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分析

2023-11-16 02:58:19李本松
治淮 2023年9期
关键词:水体环境保护水利工程

李本松

(肥西县淠史杭工程潜南干渠管理分局,安徽 合肥 231200)

近年来,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根据水利部编发的《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2020 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8181.7 亿元,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压力[1]。例如,国家战略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一方面优化了我国南北水资源配置,缓解了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满足了区域“三生”用水需求,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改善了北方受水区水生态环境状态;相对给南方供水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挑战,水量减少直接影响水体原始的生态系统,进而植被覆盖率下降,水生生物减少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工程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水生态环境的保护[2]。本文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前期、中期和后期等不同阶段进行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保护措施和相应的实施路径,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1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准备、项目验收(含移交)和后评价等阶段。在水利工程建设前期需论证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等。建设施工期需关注人为活动和机械施工对水体和周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如工程本身影响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而影响水体生物生境;工程施工人员生产、生活等带来的垃圾和污染废水;机械施工带来的水土扰动、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建设完成后主要是工程本身通过对水体过流面积、水位和流速及水生态条件改变,间接影响改变了区域水生态环境。

1.1 建设前期论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审批事项包括地震部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文物局的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自然资源部门的建设用地批准、水利部门的取水许可和洪水影响评价、林业部门的建设项目占用重要湿地(一般湿地)或改变其用途的批复、气象部门的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意见等。建设前期论证的科学性及可行性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生态环境保护[3]。

1.2 建设施工期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主要影响范围为工程建设区域,影响因素为工程本身及建设工程的人员及其活动,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本身、施工人员生活和工程建设扰动等方面。工程建设本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建设闸坝工程,需要设立围堰等临时挡水工程以及泄水工程,影响水体过流面积,直接或间接影响鱼类洄游繁殖等;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生活废弃物及污染废水,如向水体内倾倒垃圾和排放生活废水,影响水体水质,造成一定污染;工程建设扰动会破坏水域岸线,同时产生水土流失等影响。建设期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些是短暂的,后期可通过相应的措施予以恢复。

1.3 工程建成后评价

工程建成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影响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过程评价等,即水利工程运行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如南水北调工程建成运行后改变了北京市的供水结构,直接或间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地下水位得以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而为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湖北十堰市关停了重污染企业,如丹江口库区取缔了延续多年的网箱养鱼产业,有效改善了当地的水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经济的发展。

2 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 工程审批流程符合法规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审批;同时审批事项应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执行。

2.2 完善水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需要形成健全完善的水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在规划思路上应注重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在建设施工中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开展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要严格按照水利部门批复的申请报告执行。

2.3 加强建设施工过程综合治理

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影响是建设施工过程,如工程建设扰动,特别突出的问题为水土流失,需强化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对现有植被进行保护,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和地面径流;对于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及污染废水,需将建设区域内产生的生活和生产废水处理后再进行排放,避免污水直接排入到自然水体中,实现建设和保护治理并重。

3 保护措施实施路径

3.1 严格法律规范制度加强惩治力度

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水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和工程建成后评价等全生命周期的审批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形成“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保护”等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3.2 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念

我国面临“水多、水少、水脏”等三大水问题,水利工程是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工程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3 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举措

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建设整个周期可能会对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重视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因地制宜,尽量选择环保性能材料,避免对周边水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前,要开展环境状况分析,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综合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从整体上预判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防止由于方案不合理给水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

4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的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工程上的一种体现。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的影响问题,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建立维护水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以实现水利工程与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水体环境保护水利工程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中国水利(2015年4期)2015-02-28 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