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庭陌
小时候喜欢雨天,黑云压城之时悬而未落的神秘氛围,就像酝酿一场戏剧。
冯家庄的孩子们兴奋起来,炊烟开始摇荡,蜻蜓于院落回旋,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涌入我们鼻尖。
奶奶在逼仄的厨房里炖着白萝卜,一锅浓汤被端到小桌子上时,外面开始刮大风,远处的竹林仿佛下一刻就要摧折。太阳迅速沉落,黄昏被苍茫的远山拥入怀抱。爷爷把黄牛牵到栏里,它踏过三叶草的头顶,尾巴轻轻扑打蚊蝇。
无数豆大的水滴砸落下来,雨声如诉,猛烈击打着深闭的窗棂。我轻掩柴扉,借着颤抖的烛光和家人一起吃饭,风卷残云之后伏在窗前,听蛙鸣如何在黑夜的体内跳动,似乎要指向永恒的寂静。这是我童年少有的温馨场景,尽管骤雨狂暴,但在小小的屋内,烛火好似一道橘黄的屏障,令我无比心安。
长大一些后,我对雨水好像有了奇怪的眷恋,雨丝弥漫,像是世界发出的一声轻叹。那片湿漉、飞扬的天空,仿佛映衬着我青春的境况。
那时我在县城上学,独自往返于学校和家里之间的遥远路途,因为性格孤僻而鲜有朋友。有时晚自习后下大雨,我举着单薄的小伞,路过一户户亮着灯光的人家,好像路过了一个个温柔的世界,深觉一种难言的孤寂。
彼时与我要好的女孩喜欢穿白裙子,身上常散发着栀子花的气息。印象里她喜欢哭,雨水绕过暗淡的天空挂在她的脸颊,就像两条干净的溪流。
有一次我忘记带伞,正想飞奔回家,一把洁白的小伞出现在眼前。女孩微笑着,头发上的雨点显得青涩而美好。我望着如酥春雨在学校旁的清音河边飘摆,白鹭飞舞,氤氲的雾气仿佛一层轻薄的纱裙。就这样,我的青春里留下了关于雨水的感动。
县城过去的排水系统似乎并不管用。而南国永远潮润,玉珠落地,水流被泥土分割成细如叶脉的分支,异常缓慢地朝下水道扑去。每场暴雨的来临都会使这座小城陷入短暂的荒凉。多年以后再次回想,我深深体悟到有些人确实像雨水一样流去不再回了。
再长大一些后,我摆脱了青春期的迷惘和忧郁,对这洗刷一切的雨,怀有淡淡的释然。
而今我身处异乡,仍然喜欢雨天。透过向南的窗子,我可以听见冯家庄的几声蛙鸣,只是爷爷奶奶的身影不再清晰。我还可以撑着伞走过上演悲欢离合的人家,不会再无端伤感,因为少年已不是少年。
在杜甫笔下,雨水仿若知晓润物的使命,轻轻来临,像一个安静的天使。在我看来,她更像一个陪伴多年的挚友,每一次来临都带着与亲人、友人和我们有关的记忆。她总是温柔地走近我们,空气里满是回忆的味道。
梅雨时节,雨已逗留许久,像一小片透明的海倒悬在半空,似乎要卷走些什么。但是谁又能否认,乌云散尽之后不是久違的黎明和晴好呢?
(责任编辑/李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