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吉林省《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和《通化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相继出台,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面对改革开放新征程、区域竞争新态势、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通化县把干部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政策措施、资金投入、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通过“三链”协同推进,打造独具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干部人才体制机制,为开创通化县振兴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和智力支撑。
构建“举贤择优”的源头选拔链,打造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快车道”。从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发力,统筹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优化人才工作体制。坚持党管干部人才,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共通化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任务和运行机制的意见》,形成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县长双组长负责制,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通化县人才服务中心”,统筹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引进机制。统筹事业编制110个,建立“人才编制池”,按照“统筹使用、特需特辦、人走编收”的原则管理使用,重点满足高层次、专业技术、急需紧缺等人才引进需求。择优招录硕士研究生49人,其中985、211院校毕业生15人、留学生2人。紧紧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组织实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签约急需紧缺岗位49人,吸纳高校毕业生165人,为企业解决引才难问题。常态化联系域外人才,动态掌握通化县籍域外人才信息,建立通化县籍域外人才信息库。开展域外人员回引工作,成功回引事业编制人员64人。积极开展“三支一扶”“学子归巢”等大学生引进工作,三年共引进80余人。构建人才储备体系。聚焦实施“强基培苗”(314151)选育工程,持续完善年轻干部发现、培养、使用机制,充分利用“干部智慧化系统”,组建383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库,吸纳储备一批专业人才。连续四年实施“超前引才”计划,经过各合作高校推荐和县人才服务中心面试考察,共有97名优秀在校大学生到县直部门和乡镇进行实践锻炼,在生活补助、住宿等方面给予实习大学生保障。目前,已有5人考录到通化县工作。
强化“知行合一”的实践培养链,打造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新高地”。从选育培养和长远发展入手,培育敢担当善作为的中坚力量。实施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先后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3653人次;对接网络优质师资和课程,开展线上培训1315人次。联系通化师范学院、国家开放大学等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在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优秀中青年干部、村干部等57人取得入学资格。始终把企业家视为可贵的财富和资源,连续12年开展企业家节系列主题活动,组织规上企业家赴清华、北大、厦大等省内外高校学习12次。培养服务企业后备经营管理人才,开展新生代企业家论坛。每年举办小微企业经营者培训班,激发创业热情。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田秀才”“土专家”的培养,认定通化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通化县聚创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田间学苑”)两个培育基地,培育高素质农民211人,其中主体带头人127人、专业型职业农民84人。开展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通过定向培养、名师名医帮带等多种形式,每年培训教育、医疗工作者4000余人次。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赋予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职称自主评审权。支持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发放技能竞赛补贴12万元。实施实践历练行动。围绕中央和省、市战略部署,紧扣时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打破地域行业干部“体内循环”壁垒,全力抓好干部互派挂职锻炼,推动各层级干部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增强本领、提升能力。近三年,选派10名干部赴临海交流挂职、1名干部援藏、41名干部任村(社区)“第一书记”;抽调493名优秀干部参与县委、县政府攻坚工作;选派2名专业型优秀中青年干部到东宝药业挂职服务。采取“双选会”的形式,将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充实到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企业服务锻炼,并由组织部门跟踪管理培养,实现个人专业特长与岗位需求的高度契合。实施服务企业人才事业编制专项招聘,采取“事业留编,企业用人”模式,为企业和人才的双向选择提供了充分了解时间,人才在服务期满后可辞去事业编制留在企业工作,打通企业与事业人才互通渠道。
抓牢“拴心留人”的选用保障链,打造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磁力场”。从人员激励和发展环境着眼,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打造聚才用才平台。支持东宝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建站资助,奖励5万元科研经费,对引进的博士给予每年5万元生活补贴。加大对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人才金融扶持,投入资金800万元,扶持国家和省级星创天地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家。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先后与长春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联合培养、乡村振兴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成立科研成果转化和长白山区特色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等示范基地。三年来,申报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0余项,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2个。柔性引进的张无敌教授被评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营造尊才爱才环境。编制《通化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制定《通化县人才年度奖励走访慰问办法》《通化县人才公寓管理办法》《通化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助管理办法》《关于通化县企业人才年度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奖励办法(试行)》等政策,贯穿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服务全过程。东宝药业、安睿特等4家企业19名科技创新人才享受税后奖励近110万元。采取“一事一议”,妥善解决人才安居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关键实事”8件。每年对通化县优秀人才(团队)进行走访慰问,累计走访人才63名、团队11个,发放慰问金40余万元。完善正向激励体系。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持续推动容错纠错“两个办法”和“新十条”落实。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建立担当作为纪实档案,对干部重大任务表现、工作实绩等跟踪纪实。释放“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选人用人信号,2022年对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23名基层一线干部予以提拔使用;用好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岗职级晋升政策,晋升县管干部职级60人、事业单位管理岗八级职员76人,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作者系中共通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姜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