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皖西
2014年5月,艺术家朱赢椿在南京师范大学的随园书坊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便形鸟。从此,他一头扎进便形鸟的世界,观察、收集、绘画,持续9年。
“便形鸟”的名字,取“随物赋形、便宜行事”之意。它并不属于世俗意义上的鸟类,而是由鸟粪变幻而来,来自朱赢椿的内心创造。
以下是朱赢椿的自述。
我和便形鸟结缘于2014年5月3日。那一天,阳光明媚,暖风拂面,我正准备从书坊出发去上海看一场莫奈的展览,走到院子门口,突然,一坨白色的鸟粪从天而降,坠落到我的左臂上,并飞溅到我的左手和左脸上。黑色的呢子外套上,白色的鸟粪异常扎眼。鸟粪慢慢渗透进羊绒面料,我的心情跌落谷底,看展计划也泡汤了。
外套上的鸟粪慢慢变干,边缘轮廓也逐渐清晰。我盯着鸟粪入了神,不停变换观察角度,一只大脑袋、大眼、长着长长翅膀的鸟儿出现在我面前。
我拿出素描本,试着描绘鸟粪的奇异形状,又拿出水彩颜料和笔,给它涂上颜色。鸟的身体是翠绿色,嘴巴是赭色,尾部是土黄色,瞳孔是黑色,最后我还点了一下高光,鸟儿仿佛活了起来。
世界上第一只“便形鸟”诞生了。
晾晒衣服的间隙,我又在院子周围查看,发现自己每天路过的地方,有着各式各样的鸟粪,我竟从未留意过。这让我一下子来了兴致,还未等本子干透,我就开始继续搜寻地上的鸟粪,把它们画成形态各异的鸟。
“复活”便形鸟的行动,从此一发不可收。
我到国外访问、游玩,三顾卢浮宫而不入。因为我觉得卢浮宫门口广场的鸟粪比较多,就一直在那里拍照、写生,从没有进去过。
我知道卢浮宫里面有很多大师的作品,但可以想象那个空间,无非就是很多人在仰望很多人的伟大创作。而便形鸟的世界完全是我创造的,创造的喜悦和力量,比我进美术馆去看大师的作品还要大。
第一眼是非常重要的。每当我的眼睛和一个便形鸟的痕迹相遇的刹那,我心里就知道它是什么造型了。
便形鸟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性则是我根据它们的外形设定的。
比如“驴鸣”,它的头两侧有触须,眼睛、耳朵都长在触须上,张大嘴巴,腹部浑圆,所以我设定它“常振翅朝天大叫,声如驴鸣”;“啮山”的牙齿就像一把钳子,可以咬合,所以它常常啃啮着一块山石,在天上飞。
便形鸟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比如,“穿窬”经常穿墙透壁,盗走小孩袜帽,戴在两耳之上;“揣歪”喜欢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戏弄其他鸟类,还喜欢站在道路两旁,用尾巴绊人取乐……
我画的便形鸟很少有萌萌的、美美的,都是有点调皮的、怪怪的、坏坏的。这些爱捉弄人的性格不至于让人觉得厌恶,便形鸟的本质是善良的。
便形鸟就像是我的秘密,很少被拿出来示人,我就像在从事“地下工作”。直到2016年12月的一天,南京很冷,我躲在一个背风的墙角画便形鸟,一位妈妈领着一个小男孩路过。
孩子好奇地跑上来,速写本上的便形鸟让他非常兴奋,他问了我很多奇怪的问题,还问我是否可以带他一起观察鸟,然后仰头看向妈妈,寻求同意。妈妈没有回答,只是催促孩子赶紧回去做作业,做完作业还要学钢琴。
失望的男孩被妈妈连拖带拽向校门口走去,他的目光,让我至今难忘。
我决定把自己画的便形鸟结集成册,希望更多父母能够看到,希望他们能抽些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去寻找便形鸟。这不需要长途跋涉,也不需要一掷千金。
我还虚构了一个便形鸟星球,这个星球快乐无边、喜悦无比,便形鸟每天生活得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只不过它们太有好奇心了,发现有一个星球叫地球,上面的人类竟然还有战争、焦虑、悲伤和孤独,它们想要来体验。
所以大量便形鸟来到地球上,然而,它们在地球上遇到了危险,野兽追捕它们,人类捕猎、关押它们。为了保护自己,它们从天而降,变成鸟粪的样子。人和兽看到这是一坨鸟屎,都绕开走。
这种方式也有一个弊端,经过风吹日晒,超过24小时,它们就无法变回来了。想要变回来,需要人的帮助。有资格复活便形鸟的人,需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好奇心,好奇心越强,他的能力就越强;第二,要有耐心,具备观察、绘画、表达的能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有爱心。
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时,很多孩子都抢着说:“我能!我能!”后来,很多家长告诉我,说他们的孩子得了“鸟粪综合征”,看到鸟粪就喃喃自语,还总拉着家长去公园寻找便形鸟的痕迹,希望复活它们。
直到现在,我已经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畫的500多只便形鸟。
回想2014年的那个春日,我虽然错过了莫奈的《睡莲》,却收获了和便形鸟9年的共处时光。我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享受到非凡的乐趣。
我意识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转变观念。当我们遇到一件很令人沮丧、在世俗观念里觉得很晦气的事情,如果我们转变观念,用艺术的眼光、用创作的眼光看待它,它可能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让你发现另一个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幻想世界。
鸟粪当然是丑陋的、让人厌烦的东西,但当我们转变视角,它的形状又是美的。便形鸟教会我们,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件日常的东西,经过我们的创作、变化之后,也会变得非常独特。
我希望成年人也能重拾好奇心,和他们的孩子一样,或者像他们儿时一样,依然能看到美和新奇的事物。
(摘自《新周刊》2023年第12期,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