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骏
潘军强,是个“临安发布”老粉丝都熟悉的名字。作为“临安发布”公众号多年的编辑,多数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识其人,但他却有着很多动人的故事。
上天并未给潘军强过多眷顾,出生于1974年的他,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供其读书颇为不易。家境的原因,让他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砖厂搬砖,时年未满20 岁的潘军强,挺着单薄的身体,硬生生地扛下了人生的第一份重负。
工作辛苦至极,潘军强却从未抱怨。他骨子里始终憋着一股与命运抗争的不甘之气。为圆大学梦,他报名参加自学考试。为安心复习,潘军强选择住在厂里,工厂下班后的清静恰是他需要的学习氛围。在简陋的环境中,潘军强兼顾工作和学习,通过了高等教育律师专科自学考试,拿到了毕业证书。之后,潘军强又通过三年函授学习,获得了杭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历。
学历提升后,潘军强开始了一段在农村学校执教的生涯。他在这份工作上投入了十二分的热情。备课、上课、批改、辅导,都一丝不苟。他说,自己要对学生负责,更需要对这份职业负责。有一件让潘军强印象深刻的事:在担任班主任时,有一次他深夜骑车去家访,车灯突然熄灭,险些跌落悬崖。至今回想起来,他依然心有余悸,却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经过不懈的努力,2002年8月,潘军强通过杭州市教育局公开招考,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身份有变,对工作和学生的热爱却始终如一。执教期间,他曾多次荣获校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所带班级也多次荣获临安市优秀班级,他在教坛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潘军强不只有实践的摸索,更有理论的钻研。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往往会结合当下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归纳和总结。课余时间,潘军强喜欢阅读一些教育教学类的前沿性文章,收听时政要闻,关注社会要点,学习同行经验,博采众长,提升自己。
与此同时,他也尝试写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文章,彼时刚兴起的博客恰恰为他抒发己见提供了窗口。随着文章增多和粉丝的积累,潘军强在博客上渐渐做出了名气。粉丝大多是全国各地教育界同行,被他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吸引,与他展开交流探讨。
在日复一日的互动和传播中,潘军强倾心打造的网上教育家园产生了全国级的影响力,荣誉接踵而至。在此期间,他的博客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网博客之星、光明网教育名博、人民网十大教育博客、长三角十大博客……随着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潘军强在教育界崭露头角。
潘军强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境——“献身教育无怨悔,解读人文天地宽”。脚踏乡土,仰望苍穹,学生眼中那个关怀备至又严厉有方的潘老师,哪怕置身尘埃,胸中依然装着星辰大海。
每一篇倾注心血的博文,都是他情感的真实表达,是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度拷问。他不仅自渡彼岸,也用心中的光芒,照亮了无数渴望改变命运的学子和粉丝。
对于编辑“临安发布”,潘军强是主动请缨。彼时,发轫伊始的“临安发布”公众号求贤若渴,而符合条件并敢于承担的人却寥寥无几。已调任至机关部门工作的潘军强觉得自己有写作经验,而且博客粉丝众多,可以一试。
新媒体工作本身是个苦活,作为区委区政府的官方发布尤甚。公众号编辑是一项异常繁琐的工作。有时为了收集素材,潘军需要打数十次电话,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最忙的日子里,潘军强需要连续一周加班至凌晨,次日8 点半照常到办公室,准备新一天的条目和内容。潘军强幽默地说,做到第四天就有点晕乎乎了,像喝醉酒一样。
公众号内容编辑完成后,需要进行初审、二审和终审,有时候最终的发布时间,经常是差几秒就是凌晨12 点。被公众号拖住的时间节奏,形同打仗。潘军强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他的母亲长期卧病在床,周末他常会起个大早,赶回老家,照料母亲,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临安城区,因为还有公众号的内容需要制作。这样的来去匆匆,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对于一个忠于职守的编辑来说,这是必经之苦。热爱的背后,从来都是悲喜交集。
无悔付出换来的是骄人成绩。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潘军强创作出多篇10 万+阅读量的爆文。其中,那篇《9月7日,陪我回家打山核桃可好?》网络刷屏,激发了山核桃农的情感共鸣,仅后台留言就收到3000 多条。
从2015年至2021年,即潘军强编辑“临安发布”期间,他与同事一起勇挑重担,克服人员紧张、任务繁重的现实困难,用心策划选题,高品质输出文章,为临安宣传战线,站好了极为重要的一班岗。5年里,“临安发布”每年都入选浙江政务发布前十强,每三个临安人中,就有一个“临安发布”的粉丝。这项众人畏难的工作,被“孤勇者”潘军强硬生生扛起,成为文化输出的一个闪亮品牌。
借助博客打下的基础,潘军强继续扩大宣传临安的阵地。目前,潘军强共拥有全网粉丝60 余万,他把临安的政治、经济、民生、旅游等最新资讯全网推送,他开设的“临安正能量”“迹痕点点”等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10 亿次。
从砖厂装卸工到乡村代课教师,从博客达人到区融媒体宣传骨干,潘军强将工作都做到了非凡的高度,通过矢志不渝地拼搏,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生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