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留会
(郑州路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急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扩大国有资产的规模。项目投资作为能够扩大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国有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但是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手段应对项目投资的风险,导致项目投资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收益,甚至制约了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研究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对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通过加强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管控,项目投资在健全的制度体系监管下进行,能够有序开展,从而降低项目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市场数据,分析市场行情,确定投资目标,能够实现国有企业项目投资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时,要完善国有企业相关制度体系,将管理方法着眼于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促进国有企业长效发展[1]。
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风险管控意识,决定了国有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推进。目前尽管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了项目投资对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其并没有意识到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片面认为项目投资只有收益没有风险,致使企业内部缺乏应对项目投资带来风险的准备。
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领导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企业内部的项目投资无法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财务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也缺乏风险防控认识,对于防范风险的意识较为薄弱,往往只负责领导安排的财务工作或负责自身分内的工作,没有主动去对项目投资的风险进行预测,同时制定应对风险的方案,极大限制企业对于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的应用。
国有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便是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对项目的评估机制。
在投资建设新项目的过程中,势必要对其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与此同时投入到其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设备,都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项生产要素都能够按照投资计划有序进行,推动投资项目的实现。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或者是内部控制的重心并没有向项目投资倾斜,缺乏应对项目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生产秩序的混乱管理以及资源分配不平衡,极易造成项目投资财务风险的产生,使得国有企业的项目投资无法有效开展。
项目评估机制主要是指对该投资项目的全程考量和监控追踪,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对投资项目的风险、风险应对措施、价值等内容进行界定和明确,使其在国有企业开展项目投资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引和指导,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国有企业缺乏严谨的项目评估机制,或者是对于项目评估机制不完善。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项目评估时,只是在项目投资开始前进行考量,在项目开始后缺乏全程的监管和考量,缺乏应对风险的准备同时也无法对风险进行预警[2]。
国有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注入不同渠道获取的资金,而这些各种不同资金的比重和结构便是融资结构。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外部的资金进行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国有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时的经济压力,但融资结构是具有重心的,当融资结构的重心偏向国有企业时,国有企业应对项目投资的风险更具备能动性,能够有效遏制风险。
而融资结构的重心偏向外部,一旦发生财务风险,极易造成风险的失控。因此不同的融资结构,对于项目投资的开展具有不同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为减小自身的经济压力,在不影响原有产业生产的情况下,大量引入外部资金,通过融资开展项目投资,而外部资金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将不受国有企业的控制,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极大制约。
国有企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融资结构的多样性是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就当前形势而言,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只是管理者局限于短期利益后所采取的,没有立足企业更长远的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并不合理,其主要表现在极度依赖外部融资,与此同时内部融资较少,一方面不利于风险的掌控,另一方面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极易使国有企业丧失该项目建设生产的主动权和能动性,因而投资项目无法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考虑,致使项目的资金效益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收效甚微[3]。
在进行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决定了该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效果。
目前来看,大部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其相关知识水平也较为一般,特别是对于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无法进行有效的管控和调节。造成这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对于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例如,部分企业管理部门在内部实行按资排辈,以资历作为考核的标准,不仅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管理积极性,还极易使管理人员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去主动学习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
企业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水平一般,使得国有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效率十分不高,对于项目的财务数据核算也存在误差;除此之外,由于管理人员的不专业管理,极易使项目投资的开展产生风险。
在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大部分国有企业会遇到诸如市场调研不充分、投资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尽管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等渠道,有效的解决资金运作的问题,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的时候缺乏清晰的投资目标,导致投资方向的混乱,企业的投资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风险。而国有企业投资目标不明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对于市场调研不充分,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导致投资项目的运营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对国有企业未来的项目投资计划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管理方法的实施,同时限制了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项目投资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财务风险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风险防控的意识贯彻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从国企的角度来看,应从如下方面着手不断增强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达到加强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第一,重视各部门负责人的意识,开展专题的培训班,使其意识到必须做好防范风险工作,改变现行的经营方式,引进新的经营理念,推动国有企业项目投资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在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的前提下,对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进行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加强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积极落实,并根据新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交流联系与协作,对于项目投资开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评,并以工作内容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并将考评结果与业绩奖励、惩罚等因素结合起来,以促进项目投资有序展开,提高员工工作效率[4]。
内部控制体系和全过程项目评估机制是开展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最重要举措,能够全方位、全过程地对项目投资进行有效监管和控制。内部控制体系和全过程项目评估机制是一项对投资项目进行连续追踪、动态监测的工作,在投资过程中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人力、物力,因此需要对参与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管理人员有更高的专业性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法律、财务、税务、金融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胜任能力,定期对被投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现场回访,及时掌握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正常经营发生重大变动的已投企业,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并对其进行风险预警。
内部控制体系和全过程项目评估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国民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同时在实施阶段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自身的经营状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和全过程项目评估机制,能够对投资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预警,从而为国有企业投资中的退出时机、退出方式等提供了可操作的余地,以降低国有企业遭遇风险时的损失。
由于投资项目的特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使得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要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实施动态化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国有企业要做好预算与分析工作,特别是在资金支出与收入等方面,要做到科学化,以避免财政空洞,同时也要重视财务预警管理工作,提高应急能力。
其次,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尤其是财务状况、对其生产运营情况的分析与控制以及财务报告体系的健全也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实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对投资决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最后,要对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的审核,通过归类、分析、评估,使企业的投资方案得以修改,在进行管理时,确保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并确保投资工作的收益[5]。
在进行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应重视人员的培养和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对管理人员而言,其需要对所搜集到的财务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系统地认识到市场的变化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科学地评估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可能遭遇的风险,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指引。
为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一方面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人才考核机制,杜绝以资历为指标的评判标准,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具体情况进行考核,使得考核更加公平公正,激发员工的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风险防范引起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定期地邀请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加其相关专业知识,比如项目投资的管理方法、风险应对的具体措施等等,有针对性地增加培训内容,保证其在项目投资的过程中更好地实施财务内控管理工作。
在进行项目投资之前,国有企业要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行业领域展开详细的调查研究,并总结出相关的数据,明确项目投资的具体目标,找到正确的市场定位,对投资目标做好充分的规划,从而降低国企项目投资的财务管理风险。市场调研工作与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在项目的投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不同阶段的运营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对可能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国有企业而言,在对成熟项目进行直接投资的同时,也可以对一些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并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当中,从而建立起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
此外,国有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可以采取分期支付的方法,减少投资风险的损失,并强化对财务资金的投入风险的控制,防止损失扩大。另外,在进行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不能过度依赖外部融资,要将项目开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更好地落实内部控制[6]。
综上所述,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加之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开展项目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项目投资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国有企业具备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体系和制度之上。针对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盲目跟风开展项目投资,而自身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应该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以规避项目投资产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