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梅
山东省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山东淄博 255000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中的首要环节,指对患者从具有发病指征(或受伤始期)开始直至入院期间的一系列救治行为及过程,是院内急救的基础,优化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院前救治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管理模式以“岗前培训+上岗培训+定期考核”为主,并在医院总体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明确出诊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未能从人文角度建立符合护理人员实际需求的管理与考核制度[1]。相关研究显示,依托柔性管理理论,对急救中心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护理知识予以考核,能提升其护理质量,最大化维持院前护理秩序[2]。故本研究以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期间山东省淄博市医疗急救中心参与院前急救的护理人员8 名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管理理论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参与院前急救的护理人员8 名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按照等比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名,对照组中男2 名,女2 名;年龄23~35 岁,平均(28.33±2.80)岁;共参与院前急救264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急救66 例,呼吸系统疾病急救125 例,骨骼系统疾病急救21 例,免疫系统疾病急救35 例,神经系统疾病急救17 例。观察组中男2名,女2 名;年龄23~34 岁,平均(28.05±2.77)岁;共参与院前急救265 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急救70例,呼吸系统疾病急救130 例,骨骼系统疾病急救15 例,免疫系统疾病急救35 例,神经系统疾病急救15 例。两组院前护理人员基础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行常规考核与管理,每季度考核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技能(大考),每月考核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操作要点(小考),采取末位惩罚机制,按照当月工资3%扣除奖金。
观察组基于柔性管理理论,优化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路径,在人性化管理基础上,以院前急救工作流程为主线,致力于管理、决策、考核柔性化和奖酬机制的柔性化,具体为:①为保证所有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加强相关院前急救知识学习,通过相关培训、讲座、答疑、互动交流、情境演练等方式,为其营造柔性、稳定、开放式学习和培训环境,遵循每位护理人员接受能力和自身特点,使其灵活选择更易理解的培训方式,进而充分发挥护理人员自身潜能,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②利用以问题为导向的考核培训法,从实际护理经验、出诊经验、急救真实案例等维度,总结院前护理中常见问题,并将问题归类,如出诊不及时、现场急救措施不当、转运途中存在隐患、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等,以此提高护理人员对院前急救措施、救治要点的掌握程度,必要时利用“1 对1”考核、培训方式,进而保证院前急救护理人员能最大化配合医师完成救治、转运工作。③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岗位编排模式,为规范性完成各类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独立成科,并做好人员配置,通常情况下,每个急救单元配置医生1 名、驾驶员1 名、担架员1 名、护士1 名,如患者病情危重,路途较远,出诊时段为交通高峰期,可适当增加护士1 名和担架员1 名。④优化护理人员考核方案,综合利用平时考核+分级培训考核+飞行考核方式。其中,平时考核主要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见伤口出血控制、无菌敷料包裹断离肢体、静脉留置针输液、生命体征监测、吸氧吸痰、急救流程、转运前护理评估、神经与血管二次损伤控制等方面进行评分,1 次/周;分级培训考核中,将考核项目进行分级,一级项目为心肺复苏+除颤护理、气道管理护理、创伤救治护理,二级考核项目为止血、心肺复苏术、除颤术、气管插管术、口咽通气管置入术、呼吸机使用、固定与搬运、包扎等,1 次/月;飞行考核指不定期对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考核,1~2 次/月。⑤适当奖励,针对以上考核管理,对基础护理技能过关、实际院前急救考核结果优异的护理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如评选出“优秀护理人员”称号、“院前急救护理标杆人物”等称号,以此正向激发所有护理人员学习潜力,并向标杆看齐,同时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者,不采取惩罚措施,给予一对一辅导和教学,使其在短期内达到考核标准,以避免其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增加参训积极性。
对比两组急救中心护理人员考核总成绩、院前急救应急反应时间、救治效果。其中考核总成绩以本院自制急救中心护理人员考核量表为基准,考核其夹板固定、急救流程设置、电除颤、病情观察、止血带止血、心肺脑复苏、呼吸机使用操作、静脉留置针输液、无菌敷料包裹断离肢体、转运前护理评估10 项技能,各项10 分,分数与护理技能成正比;院前急救应急反应时间主要评估5 km 急救半径到达现场时间、进院后与门诊急诊转运时间;救治效果以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标准,包含急救人员配置不科学、转运不及时,医患纠纷,运输和准运途中二次损伤发生。
利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比(%)形式描述,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人员各分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总成绩[(±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总成绩[(±s),分]
组别对照组(n=4)观察组(n=4)t 值P 值夹板固定6.37±1.03 8.51±1.10 2.840 0.030急救流程设置6.15±0.52 8.66±1.11 5.439 0.002电除颤6.99±0.57 8.68±1.03 2.871 0.028病情观察7.33±1.02 9.07±0.46 3.110 0.021止血带止血7.24±0.77 8.85±1.01 2.504 0.046心肺脑复苏7.04±1.17 8.87±0.75 2.634 0.039呼吸机使用操作7.04±1.44 9.02±0.71 2.466 0.049静脉留置针输液7.71±0.94 9.20±0.47 2.836 0.030无菌敷料包裹断离肢体7.04±1.05 9.20±0.66 3.483 0.013转运前护理评估7.51±1.07 9.04±0.46 2.627 0.039
观察组5 km 急救半径到达现场时间(8.54±0.66)min、进院后与门诊急诊转运时间(1.57±0.74)mi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院前急救应急反应时间[(±s),min]
表2 两组护理人员院前急救应急反应时间[(±s),min]
组别对照组(n=264)观察组(n=265)t 值P 值5 km 急救半径到达现场时间9.11±0.85 8.54±0.66 8.612<0.001进院后与门诊急诊转运时间2.46±0.47 1.57±0.74 16.518<0.001
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53%vs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如何进一步拉近医患、护患之间关系成为医疗界研究重点,院前急救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最前沿阵地,是本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且院前急救患者均具有病情危重、发病急等特点,故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多数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状态,面临一定工作难点与困境,如果没有及时优化管理措施、转变管理理念,做好情绪疏导,极易增加护理人员疲惫感和工作厌倦感,不利于其急救护理措施的开展,将极大地影响患者抢救成功率,且可能加大患者致残率,不利于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提升,甚至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护理满意度[3-5]。在传统院前急救管理中,为进一步提高急救效率与专业性,医院多采用惩戒式,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并对考核不合格者扣除奖金,以增强院前急救意识,最大化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6-8]。该种管理方式具有一定成效,可提升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途中监护、现场急救、伤情分拣、安全搬运等技能,但从远期来看,该方案未能充分激发护理人员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与实践潜力尚未被完全发掘,且管理与考核具有一定强制性,未能充分遵从护理人员心理特点和工作性质、特征,予以针对性考核,故更加剧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情绪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质量提升[9]。
柔性管理理念本质为人性化管理,指为最大化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采用非强制性方式,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此将决策目标柔性化,将奖酬机制柔性化,进而使得管理模式从刚性向柔性转变,对急救中心护理人员实施柔性化考核与培训,能有效结合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能对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起到较好良好效果[10-11]。黄飞鸿[12]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创新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对院前急救人员能力进行基线调查,了解人员业务需求和当前工作困境,之后采用分级培训,明确培训师资队伍,并将护理质量控制作为考核标准,提示该种考核方法能提升院前急救护理队伍技能水平,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以院前急救工作流程为主线,接受柔性化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与考核,可针对以往考核不足和院前急救难点、困点、要点进行针对性考察与培训,通过往期院前急救薄弱点,深入挖掘护理人员技能需求,并依据其个性发展情况,多元性选择考核方式,将平时考核+分级培训考核+飞行考核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以上方法与传统考核模式相比,更加适应院前急救突发性、复杂性、紧迫性、随机性等特点,能快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术和抢救仪器操作要点,在缩短现场达到时间的同时,以最快速度予以患者通气、活动限制、止血等救治措施,进而实现“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人人过”,以此提升急救质量,再加之观察组对考核不合格人员不采取惩罚措施,而是充分利用正向激励,给予一对一辅导和教学,能提升其学习与考核积极性,故该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更高,对护理技能要点掌握熟练,进而院前急救环节能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抢救有效,故可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残亡率。
综上所述,在急救中心护理人员考核中,融入柔性管理理论,能提升院前急救护理队伍考核成绩,提升其护理技能,增进护理质量,缩短院前急救应急反应时间,并降低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