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平川 瞿晓红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是全省12 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总人口3.8 万人,其中侗族人口占比60%。长期以来,长潭河侗族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以“五共”为抓手,突出“两山”理论转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立足资源禀赋、特色文化和产业特点,持续深入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形成并巩固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和顺稳定的良好局面。2019 年4 月,长潭河侗族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过去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弱、群众工作难的重点贫困乡镇一跃成为“恩施州魅力乡镇”,先后获得“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长潭河侗族乡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建强基层组织。以换届为契机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积极培养和用好各民族干部,全乡村支部书记人数土家族占比38%、侗族占比16%、苗族占比12%。在战贫战疫战洪工作中,各民族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县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两溪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兴红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传承红色基因。长潭河侗族乡是宣恩红色革命的主阵地,1933 年,红三军在恩施、宣恩开展游击斗争期间,长潭河、洗马坪是主战场。同年,宣恩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成立于猫子庄村,时任红二军团第七师师长叶光吉殉难于洗马坪白岩山。长潭河侗族乡把传承红色基因与民族团结内容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全乡各族群众牢记伟大历史、永葆初心本色、自觉维护团结。截至目前,全乡各支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200 多场(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00 余件。
抓好志愿服务。全乡成立志愿服务队43 支,注册志愿者5479 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10 场,服务群众5000 余人次。通过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深了民族团结感情,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涌现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覃雨平、熊丰财,“恩施楷模”张永祥等一批先进典型。
长潭河侗族乡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让绿色生态成为一大特色、一个品牌、一座富矿”的要求。
做好“绿”的文章,打造“萨玛长潭”品牌。依托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独特生态优势,规划建设“萨玛长潭”国家4A 级旅游景区,累计吸引投资8400 万元,一期研学康养基地建成投用。积极与湖北民族大学、恩施学院等院校开展合作,打造“萨玛长潭”美术写生基地,兴隆村、两溪河村2022 年10 月接待美术写生1500 余人次,农户户均增收1.5 万余元。
做好“茶”的文章,挖掘茶叶富矿。坚持以有机、富硒为方向,大力发展茶经济,全乡茶园面积发展到4 万余亩,实现了“人均一亩茶、增收有保障”的目标。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成立“飞来侗”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平台,加大茶叶文创产品、旅游产品研发力度,把小茶叶做成大产业。
篝火晚会
侗族大歌
侗乡萨玛鼓楼
长潭河侗族乡坚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着力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维护一方和谐稳定。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切实用文化为融合铸魂塑形赋能,挖掘侗族文化,修建侗乡鼓楼、风雨桥、亲水走廊等传统建筑,成立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传承侗族大歌、芦笙等民族歌舞文化,开展同过“六月六”、同陪“十姊妹”、同吃“刨汤宴”等民俗活动。全力打造“萨玛长潭”景区,两溪河村、兴隆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新建中心卫生院、中心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成功创建1 个省级文明村、3 个州级文明村、8 个县级文明村。
大力开展平安建设。不断强化“一统三治”,建立健全民族工作网络体系,全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全乡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