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日趋碎片化,在此背景下,微纪录片迅速崛起。微纪录片作为一种全新的纪录片形式,既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特点,又容易被年轻群体所接受,因此成为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近年来,一些在国内备受赞誉的作品在国际传播中却没有引起太大反响。这一现象既源于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也与影像叙事策略与国际化叙事之间的矛盾有关。同时,微纪录片的品牌意识不强也是导致国际传播效果平淡的原因之一。本文将对这些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期望助力我国微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支持。
在融媒体时代,不同文化、思想和理念之间不断碰撞与融合。微纪录片是新媒体时代下出现的新型纪录片形式,既延续了传统纪录片的特点,也更受年轻群体的青睐。同时,技术的进步对纪录片的选材和制播流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交媒体平台也为微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这些都让“微纪录片”产生了新的特质,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时长短,碎片化传播优势明显。“时长”是微纪录片区别于一般纪录片的主要特点。传统纪录片的时长一般都在45分钟以上,而微纪录片的时长一般在5~25分钟之间。微纪录片的时长更符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更符合大众的接收习惯。
2.选材丰富,以小见大。微纪录片的题材主要集中于人文历史、美食旅游、环境保护、前沿科技等领域,尤其受到人们追捧的是人文历史、环境保护、美食旅游等主题。优秀的微纪录片作品一般切口较小,通过以小见大展示宏大主题。例如,《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国宝”这一切入点来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人巧夺天工的创造力。《我们都是追梦人》则通过表现普通人的生活,来展现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追梦故事。因此,微纪录片能够在有限的时长内通过对某个群体或事物细节的阐述,凸显出宏大的主题,实现多元化的传播效果。
3.叙事生动,贴近年轻受众。微纪录片能够以有趣的方式讲述抽象的选题。例如,《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国宝开口讲故事。在描述“曾侯乙编钟”时,解说词生动地描绘了钟的形象:“眉眼盛满盈盈笑意,圈圈抬头纹漾成欢乐的曲线,击鼓说唱俑侧身抬手比出了一个‘C位’;四平八稳一脸‘铁青’的曾侯乙编钟忍不住要‘发言’:‘Duang……’”这种解说词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贴合年轻受众的语言习惯,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种年轻化的表达方式不仅重塑了纪录片的语言结构,更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迅速吸引了大批粉丝,使得这部纪录片一度成为网络“爆款”。
4.生产模式多样,“PGC化”优势明显。微纪录片极为贴合新媒体语境下大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易于分享和转载。此外,由于微纪录片的制作门槛较低,普通民众也可以自主进行微纪录片的制作。因此,微纪录片在诞生之初主要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许多专业制作机构意识到其商业潜力,因此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入微纪录片领域,使微纪录片的生产由UGC向PGC过渡。例如,“知了青年”制作的《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等微纪录片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专业制作团队的加入使微纪录片有了质的提升,不仅丰富了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拓展了我国优质文化的传播空间,为我国微纪录片国际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推进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微纪录片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国外大众能够领略到更多元的中国文化。然而,许多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微纪录片在国外却反响平平,这暴露出我国微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1.影像叙事方式未能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国纪录片网发布的《2022年度纪录片发展报告》数据,2022年全网共上线网络纪录片318部,其中独播作品176部。全网共上线网播电视纪录片297部,同比增长11%,其中独播作品56部。网播电视纪录片连续三年呈增长态势。报告还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纪录片在题材多元、类型多样、精品涌现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以及VLOG的兴起,微纪录片的制作主体以及题材类型变得更加多元化。例如,《我们都是追梦人》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平凡生活,《最美浙江人》传播真善美和正能量,《一分钟》致敬奋斗者和劳动者。这类题材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嵌入到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反映时代的变迁。这类纪录片更关注个体故事,这也是它们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然而,这类题材虽然具有潜在的国际市场,但其叙事方式仍然与国外热门纪录片存在一定差别。此外,我国微纪录片的叙述角度较多,但对超越国界的共同主题的探讨略显不足,未能将个体奋斗的故事上升至全球共同议题的高度,因此难以引起国际共鸣。
2.配音字幕译制与跨文化思维之间有差距。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必然需要配音和字幕编译,但翻译语言往往与跨文化思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微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在促进叙事方式国际化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纪录片配音和字幕译制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跨文化思维的问题。如果不运用跨文化思维进行“文化转换”,微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果将大打折扣。目前,我国纪录片制作方对选题策划、叙事方式、表现方式以及营销手段都比较重视,但对内容编译的关注仍然不足,直译较多而意译较少,特别是在翻译一些需要“会意”的词语时,还存在一定不足。例如,人民日报于2019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微纪录片《回家》分享了三个回家过年的故事,并在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播出。这部影片中,如何准确地向国外大众翻译中国文化中“家”的内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没有准确的翻译或深入的解析,就很难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因此,微纪录片在国际传播时除了要注重国际化表达,还需要对内容进行精准的编译,从而避免国际传播时出现文化阻碍。
3.品牌意识薄弱与品牌化传播趋势之间有差距。微纪录片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一种载体,品牌化经营对于加深国外大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微纪录片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还具备开发系列纪录片的潜力。与文化输出大国相比,我国微纪录片宣发机构的国际传播经验尚不成熟,主要依靠海外社交平台、联合制作、海外版客户端和电影节参展等渠道进行传播。尽管目前有一些微纪录片在海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但还未实现集成化的传播效果。此外,缺乏品牌效应的微纪录片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不足,导致国外大众很难通过微纪录片深入了解当代中国。
因此,如何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微纪录片,促进品牌效应的持续增长,以及如何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和影像语言的深度融合,从而使我国的微纪录片更具中国特色,已成为当前微纪录片国际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
增强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是纪录片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为了促进微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破局,应在题材、品牌、拍摄、编译等方面进一步探索,让海外观众充分理解中国文化内涵,增强优秀文化海外影响力。
1.注重选材方向,以优秀题材讲好“中国故事”。过去,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故事”往往侧重表现我国社会落后的一面和激烈的阶级矛盾,给国外观众留下刻板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因此,新时代的纪录片从业者应该努力创作具有正面示范意义的高质量作品,传播中国的新面貌和新风气,让全世界人民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当代中国。为此,要了解国外受众的欣赏品味和意识形态,抓住优质题材,创新呈现方式。要注重自然景观类纪录片的制作,大手笔展现我国的壮美山河;要注重挖掘社会冷暖,展现人性之美和中国价值;要注重讲好改革开放故事,展现创新中国;要注重解析社会制度,让世界人民理解我国的制度优势。
2.树立品牌意识,构建国际化品牌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微纪录片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多契机。作为我国最具潜力的文化产品形态之一,创作微纪录片要树立品牌意识,进行品牌化经营。具体而言,微纪录片创作要在叙事方式、人物塑造、情节描述和内容表达中融入中国文化,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符号效应的作品。在主题策划阶段,要建立明确的文化内涵标识系统,重点选取和策划能够反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物、故事、文物等,使微纪录片在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够向世界宣传我国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使微纪录片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和名片,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微纪录片的创作应充分考虑选题的可持续性,即能否开发系列纪录片以提升品牌效应。例如,由“知了青年”推出的“了不起频道”就是一次有益的品牌构建尝试。目前,“知了青年”依托了不起频道,已开发出《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三日为期》等优秀纪录片。其中,《了不起的村落》在收官阶段全网点击量破亿,今日头条播放量超2500万,成为该频道最成功、最优质的视频内容之一。“知了青年”出品的纪录片在网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强化了作品的传播价值。
3.拍摄剪辑手法与国际接轨,构建符合国际审美的作品。微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手法非常重要。Vlog的出现为微纪录片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剪辑过程中,可以在特定情节中插入动画特效,这既能推动情节发展,又能强化微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和趣味性。在视觉效果呈现方面,可以运用时下年轻人喜欢的跳接、3D、快切、变格等影视制作手法,尽量营造出电影的质感,呈现高质量、精良的内容和画面。这种制作风格更加符合国际大众的审美偏好,有助于提升微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果。
4.注重内容编译技巧,根据不同语言习惯进行有效翻译。语言和思维方式之间的鸿沟是微纪录片国际传播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在后期制作中,解说和字幕的译制质量直接影响传播效果。首先,针对微纪录片的主题和传播对象的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编译策略,精准传达原文的含义。同时,后期配音要根据原文的节奏和情节的发展进行调整,避免音画不匹配的情况。其次,微纪录片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较难翻译的内容,可以采用“注释”策略,帮助国际大众理解。最后,译制时应根据不同地区观众的语言习惯进行翻译,以提高微纪录片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