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管理策略研究

2023-11-12 13:49杜江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19期
关键词:交通部门轨道交通乘客

杜江

(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轨道交通是在轨道上运行的交通工具,其运行需要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及环境条件下进行。轨道交通运行时,为了保障通行的质量,交通部门应做好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熟悉常见的安全事故风险,掌握轨道交通运行的实际情况,有效预防安全风险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轨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事故类型

对以往的轨道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常见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爆炸、踩踏、列车停运、撞击、坠落、脱轨、火灾等。其中列车爆炸包括列车内爆炸、车站内爆炸等多种类型;踩踏主要是指因电梯设备故障而导致的人员踩踏,或因乘客违反规定借助扶梯运输超重货物,而导致货物倾覆等情况;列车停运的原因很多,如电力故障而使运行中断、变电站跳闸而使得轨道系统瘫痪等;列车坠落、脱轨是列车脱离原来的轨道,撞击隧道内壁,铁轨发生开裂等情况。列车相撞包括对向相撞及追尾两种情况,火灾是电路发生故障导致车厢火灾,或区间隧道的电缆等设施故障而导致火灾等。此外,轨道交通安全事故还包括自然灾害、广告牌脱落等类型,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2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因素

2.1 人的因素

人是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者、建造者,也是使用者与日常维护管理者,为此,人的因素对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影响较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智能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很多乘客都只顾低头玩手机,而忽视了轨道交通站的安全标语、标识,缺乏对身边安全风险的重视。乘客安全乘车意识的缺失,使得安全隐患发生的风险增大。此外,部分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差,缺少安全风险的应急处理技术及经验,使得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期时段,轨道交通中存在拥挤情况,不能快速疏散乘客,使得轨道交通内部的环境混乱,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不利于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2.2 设备的因素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轨道交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升,逐渐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此,轨道交通运行对设备的依赖性较高。轨道交通运行的操作设备较多,如通信设备、轨道设备、牵引设备、消防设备、控制设备、信号设备等,采用设备整体运行的方式维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其他相关设备的运行效果,为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例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发生控制设备故障,会导致列车脱轨,使得乘客及列车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轨道脱轨会引起乘客的恐慌,导致踩踏事故,加大安全事故等级。

3 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应明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定岗定责的落实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管理责任,提升领导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秉持安全管控前移的理念,强化过程控制及细节管理。充分发挥技术及人才优势,强化轨道交通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领导层的安全监管意识,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交通部门应构建健全的风险监管体系,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风险监控体系中包括的风险评估,轨道交通部门可以采取定量评估、半定量评估以及定性评估等方式,按照不同的事故风险类型选择对应的评价方法,某一类型的事故风险可以选择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例如,某城市的交通部门对轨道交通项目安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安全风险因素,将风险因素细化为一二级层级指标,按照不同的指标权重值,评价安全风险因素的等级,按照风险等级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监测预警方案。一级指标主要包括4 个主要因素,分别为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设施因素、人员因素。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内容的细化,如管理因素与4 个二级指标对应,即管理对设备设施的影响、对人员的影响、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等。交通部门按照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的方式对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指标进行设定,对各个风险因素的安全评价等级进行计算,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体系,并借助软件程序设立相应的自动风险预警系统,在安全风险触发系统预设的条件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快速制定处理方案,将潜在安全隐患消除。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应注重安全运行思想建设工作,轨道交通部门应全面、深入地贯彻安全运行理念,发挥管理体系的引导功能,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事故演习,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此外,交通部门还应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此规范与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加强轨道交通的运行过程管控,强化交通部门对轨道交通运行过程的管控,促进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3.2 制定全面的监管体制

(1)第三方评估机制。交通部门应选择政府的工作人员或专业的评估咨询机构组成评估组,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评估。首先,评估小组应确定评估的内容。针对规定的交通项目,应采取分项评估方式;其次,在运行评价方面,结合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方法,对相关部门确定的内容进行评价;再次,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流程应包括获得数据、处理数据及构建评价模型;最后,合理反馈评价结果。采用公开的方式,向公众发布评价结果,借助公众监督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制定补贴机制。交通部门应制定监管考核结果的补偿机制。首先,明确补贴的金额,构建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乘客满意度、安全管理、服务管理评价体系,综合分析评价考核结果,确定补贴系数;其次,建立健全的补贴制度,交通部门按照监督考核的结果,确定补贴系数后,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补贴额进行调整,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完成各项安全运行管理任务。

3.3 完善管理环境

在对轨道交通项目进行安全运行管理时,交通部门首先应确保设备实施的安全性,应构建关键运行设备及技术条件的准入制度。在轨道交通运行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高科技的设备设施。交通部门应组建一支由项目安全管理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小组,小组内的各项职责分工应明确,以保障后续安全管理环节的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其次,扩大宣传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展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安全运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出行工具,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平稳发展;再次,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做好风险管理环境的完善与优化,如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硬件设备的应用等。交通部门应结合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实际情况,开展硬件基础设备的引入工作,借鉴国内外优秀的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案例,引入相关的基础设备,并做好新设备的测试,保证新引入设备所具备的技术,可以为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提供硬件支持;最后,完善安全管理环境,还应重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软环境优化,如交通部门定期组织安全管理相关的思政教育工作,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风险意识,并在醒目的位置加设宣传标语,构建安全运行风险管理的环境氛围。

3.4 创新技术装备

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装备已经由“整体跟跑”逐渐转变为“跟并跑”的模式。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大批先进的智能技术产生与发展,如云计算、物联网、5G、以及北斗等,这些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轨道交通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同时,实现了自主创新技术装备,促进了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领跑”地位的形成,使得智慧引领与自主创新轨道交通的技术装备,成为我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3.5 强化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现代化、网络化与智慧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运行管理已经从以往的低效粗犷转化为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其中现代化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路径,实施的主体较为理性、多元,实施的结构较为科学、开放,实施的方式较为有效、先进;网络化是管理工作的本质,既可以最大化地实现轨道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轨道线网效能的发挥,还是轨道交通实现线网规模化的基本属性;智慧化是管理手段,是在城轨运行场景与信息技术深度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系统或设备自适应、自执行、自决策、自学习、自感知的生产方式。构建人人享有、人人尽责、人人有责的现代化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管理共同体,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6 做好网络运营

城轨交通的结构网络比较复杂,却数量庞大,网络运营管理工作不能止步不前,应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进而有效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提升网络运营的能力,交通部门首先应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预测轨道交通的最大客流,如对文体景区或主要商业区车站的客流量进行分析,分析该车站的客流高峰期时间及客流特点等。客流预测可以为轨道交通的协调组织与运输规划工作提供有效指导,提升网络运营的整体水平;其次,创新网络运营组织,交通部门可以按照上下班高峰期的客流特点、潮汐现象等,采取增加高峰期短线车、大小交路等策略,也可以按照区域客流分布情况,采取跨线运营、快慢车运营等方式,提升部分区域的单双程运输能力;再次,在城轨交通网络运营时,交通部门应预先对设备设施,如信息设备、通信设备等,进行改造、升级及优化,提升网络运营的效果;最后,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运营管理体系,如消防安全管理、乘客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以此确保各项运营操作的安全性。

3.7 加强人员安全管理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阶段,人员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可以从强化工作人员责任、引导客流、乘客安全教育等方面开展。交通部门应细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例如,加强对各站点人员的警示教育培训,培训素材选取国内外常见的安全事故案例,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求工作人员以相关制度为依据,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检,交通部门也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了解工作人员的真实技术水平,按照抽查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演练,帮助工作人员补足自身能力缺陷。乘客在乘车、购票方面具有自主权。在这个过程中,乘客仅依靠自身的能力,无法有效地预防安全风险,为此,交通部门应从安全教育角度出发,以站内广播、人员引导以及指示牌等方式,形成严密的安全防控网络,如大客流上下站台会因拥挤而导致乘客被挤下轨道等情况,应由专人进行客流引导,并在醒目位置粘贴防坠落标语,提升乘客的安全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精准定位引入人员的方式,提升大客流条件下安全运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环境污染、道路拥堵、交通安全等问题不断加剧,轨道交通可以有效缓解交通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当下,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轨道交通部门应做好安全运行管理,对轨道交通运营的过程进行监管,防止安全风险发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事故风险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猜你喜欢
交通部门轨道交通乘客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最牛乘客
交通部门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强化路径思考
加强交通部门党建工作推进党建工作再创新高
车上的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交通部门财务管理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