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2023-11-11 09:54戴余凡陈华英王惠萍谢梅燕林琼敏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3年19期
关键词:运动障碍卧床二聚体

戴余凡,陈华英,王惠萍,谢梅燕,林琼敏(通信作者)

莆田九十五医院 (福建莆田 351100)

脑出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骤、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好发于老年人群,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方式,可有效清除出血,挽救患者生命。但患者术后需经历一个长期的康复过程,且需长期制动,加之患者多为老年,常合并诸多基础疾病,导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风险增加[2]。有研究报道,约40%脑出血患者会在发病后2 周内并发DVT[3]。而DVT 发生较为隐匿,易被医患忽视,若治疗不及时可诱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4]。故需尽早明确影响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DVT 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进行早期预防。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 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6 月至2022 年9 月我院收治的78 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年龄>60 岁;术前无血栓;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凝血功能障碍;近4 周有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服用史;近3 个月内有手术史;合并下肢骨折。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采用我院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静脉内是否留置管道、卧床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是否存在下肢运动障碍、凝血酶时间及D-二聚体、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等临床数据。

1.2.2 实验室指标检测

抽取患者术后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置于含有3.2%枸缘酸钠的0.2 ml 试管中抗凝,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与血清。取部分血浆置于Eppendorf 管中,置于-80 ℃低温冰箱中保存。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海萱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普利生C2000-A 型)检测凝血酶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D-二聚体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EXC400 型)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

1.2.3 DVT 判定

患者术后住院康复期间,接受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深圳市贝斯曼精密仪器有限公司,BV-520P型)检查,若检查中提示有血栓即可确诊。根据患者是否发生DVT 将其分为DVT 组与非DVT 组。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老年脑出血患者DVT 发生情况

78 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中,18 例术后发生DVT,发生率为23.08%。

2.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卧床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肢运动障碍发生率、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3 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DVT 的相关危险因素

将表1 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赋值说明见表2),将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DVT 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卧床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术后下肢运动障碍、D-二聚体水平高均为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DVT 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主要自变量赋值

表3 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DVT 危险因素的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DVT 是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下肢静脉内血液回流受阻所致,常导致下肢肿胀及疼痛,严重时可诱发肺部血栓,影响整体治疗效果,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5-6]。本研究发现,78 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中,18 例术后发生DVT,发生率为23.08%。提示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DVT 的风险较高,临床应予以重视,积极寻找有效预防方案,以降低术后DVT 发生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卧床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术后下肢运动障碍、D-二聚体水平高均为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DVT 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如下。(1)卧床时间长:患者术后若长时间卧床,整个躯体长期制动,血液不流通,致使血液凝集,诱发DVT。而卧床时间短的患者下床较早,可通过活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避免形成血栓[2-3]。临床应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功能康复锻炼方案,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针对病情严重早期无法下床的患者,护士可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锻炼,以促进长期制动及受压迫部位、关节活动,加快血液循环,预防DVT 发生[7]。(2)手术时间长:手术时间越长的患者往往病情更重,术后可能出现长期昏迷或偏瘫,导致患者机体活动受限,血液流通缓慢,最终凝集形成血栓[8]。此外,长时间的手术会增加机体应激反应,导致血液黏度升高,增加术后血栓发生风险[9]。术前临床应综合评估患者疾病及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并由院内资深医师进行手术治疗,最大限度避免手术对机体造成损伤。(3)术后下肢运动障碍:术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患肢无法主动运动,导致下肢肌力下降,血液循环减缓,随着时间延长,血液在下肢静脉中聚集,形成血栓[10]。临床应加强对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患肢功能的锻炼,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4)D-二聚体水平高: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正常状态下人体中含量较低,而出现纤溶或凝血后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因此,D-二聚体可反映体内凝血状况[11]。老年脑出血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循环较慢,易形成血栓[14]。临床应加强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检测,通过观察D-二聚体变化评估血液凝滞及血栓形成情况,以及时给予相关干预,促进血液微循环,降低术后DVT 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DVT 的风险较高,患者卧床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术后下肢运动障碍、D- 二聚体水平高均为相关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卧床二聚体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1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