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程丽霞(通信作者)
中国融通医疗健康有限公司莆田九十五医院 (福建莆田 351100)
青光眼为常见眼科疾病,主要病因为病理性眼压升高,表现为视神经、视功能受损。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疾病,40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3.05%,且近年来患病率逐年上升[1]。目前,外引流滤过性手术为治疗青光眼患者的常用术式,以改善眼房水流受阻情况,延缓疾病进展,但术后可能会出现滤过泡漏情况,导致感染性眼内炎(infection endophthalmitis,IE)[2-3]。IE 是指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眼内炎症,易引发眼痛、结膜水肿等症状,若不及时发现、处理,可能会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4]。因此,临床需积极探讨可能导致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IE 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术后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且更多的影响因素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IE 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收集2022 年1—10 月我院收治的92 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E 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眼科学》(第8 版)[5]中青光眼的相关诊断标准;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且手术顺利;年龄18~60 岁;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白内障或其他眼疾病;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术前伴有IE;合并肿瘤;合并造血系统、出血性疾病;合并严重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
1.2.1 IE 诊断
依据《中国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诊疗专家共识(2022 年)》[6]诊断,即青光眼患者术后6 个月内出现眼痛、视力骤降、结膜水肿、玻璃体混浊等表现,经X 线、眼眶CT 等检查排除眼内异物,行前房穿刺、抽取角巩膜伤口分泌物经病原学检查检出细菌。
1.2.2 一般资料调查
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阅读并记录患者基础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合并高血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7]相关标准,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合并糖尿病[符合《2 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8]相关标准,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合并高脂血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9]相关标准]、手术用时(<60 min、≥60 min)、吸烟史(一生吸烟时间≥6 个月)、饮酒史(每周至少饮酒1 次,每次>150 g;或戒酒时间<5 年)、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低白蛋白血症(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浆总蛋白质水平<6.0 g%)、术后眼部卫生情况等资料。
发生组合并糖尿病、手术用时、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低白蛋白血症、术后眼部卫生情况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将表1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变量说明与赋值见表2),将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IE 的情况作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用时≥60 min、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术后眼部卫生较差均为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IE 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说明
表3 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IE 的危险因素分析
滤过性手术为青光眼常用治疗方案之一,疗效确切,可延缓疾病进展。调查显示,典型小梁切除术成功率达70%~90%[10]。但临床应用发现,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屏障功能降低,可能会出现滤过泡漏并发症,从而增加细菌、真菌侵袭风险,引发IE[11]。而IE 不仅会增加患者眼部不适感,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失明[12]。因此,明确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IE 的相关影响因素尤为必要。
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用时≥60 min、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术后眼部卫生较差均为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IE 的危险因素。原因分析及建议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合并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易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且高血糖环境更利于病原菌生长,致术后IE 发生风险较高[13]。对此建议,术前应检测青光眼患者血糖情况,根据其血糖水平,积极予个体化降糖干预,并嘱其术后保持低糖饮食,以良好控制血糖水平,预防IE发生。(2)手术用时≥60 min:手术时间较长易使机体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异常分泌,且可降低病原菌防御能力,从而增加术后IE发生风险[14]。对此建议,临床医师操作期间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需及时监测相关应激指标、炎症指标水平等,并积极对症干预,以预防术后IE发生。(3)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丝裂霉素C 为术中常用抗增殖药物,其可延缓瘢痕生成,提高手术成功率。但临床研究发现,其应用时间越长、药物浓度越高,术后滤泡渗漏风险越高[15]。同时,丝裂霉素C 还可导致结膜、小梁网等结构异常,使滤过泡囊壁持续变薄,从而增加术后IE 发生风险[16]。对此建议,青光眼患者术中应严格掌控丝裂霉素C 使用浓度与时间,尽可能减少丝裂霉素C 使用,且明确丝裂霉素C 使用禁忌,严禁用于对滤过泡无明显瘢痕化的患者,以避免术后IE 发生。(4)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合并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机体免疫力较弱,从而影响组织修复能力,还可影响正常菌群平衡性,降低病原菌抵御能力,从而增加术后IE 发生风险[17]。对此建议,应重视青光眼患者营养状况,适当予白蛋白补充,并指导其食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以改善营养状况,预防术后IE 发生。(5)术后眼部卫生较差:术后眼部卫生差的患者因不重视眼部清洁使病原菌进入滤过泡泡壁,加之玻璃体内蛋白质丰富,利于细菌生长与繁殖,从而会引发炎症,导致IE 发生[18]。对此建议,应予青光眼患者疾病宣教,结合其文化程度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强调术后眼部清洁的重要性,嘱患者在滴眼液前做好手卫生清洁,尽量使用棉签擦拭泪水,避免使用纸巾擦拭,且严禁揉眼,以预防IE 发生。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有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因此,未来仍需开展前瞻性、大样本量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IE 的相关因素。
综上所述,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IE 受合并糖尿病、手术用时、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低白蛋白血症、术后眼部卫生情况等因素影响,可据此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如积极控制血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 等,以预防术后发生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