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清凤,滕清霞,林红,许为金
1 福建省省立医院南院 (福建福州 350028);2 福建省省立医院 (福建福州 350013)
经阴道分娩可影响产妇的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导致其产后出现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异常,影响身心健康[1]。抗逆力主要指个体在面对逆境或创伤时的能力,其强弱可影响个体希望水平,间接影响干预效果[2]。初产妇因无分娩经验,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能存在抗逆力降低的情况[3]。因此,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及抗逆力具有重要作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是一种肌肉电刺激治疗仪,集肌力评估、康复干预及功能训练等为一体,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4]。本体感觉训练主要通过对局部本体感受器进行有效刺激,提升相关神经肌肉反应能力,起到促进肌肉与筋膜韧带功能恢复的作用[5]。目前,本体感觉训练已在临床多种疾病中得到应用,但应用于产妇产后康复中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及抗逆力的影响,以期为初产妇产后康复干预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于我院分娩的83 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 例)与试验组(41 例)。对照组年龄21~34 岁,平 均(27.62±1.40)岁;孕 周37~42 周,平 均(39.23±0.59)周;接受文化教育年限6~16 年,平均(10.40±1.39)年。试验组年龄22~34 岁,平 均(27.12±1.36)岁;孕 周37~42 周,平 均(39.15±0.56)周;接受文化教育年限6~16 年,平均(10.33±1.3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产妇及其家属均已签研究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均为单胎足月妊娠;均为初产妇,且分娩方式为经阴道分娩;均为成年女性;具备正常认知、交流能力。排除标准:伴先天性盆底肌发育异常;既往有盆腔手术史;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伴器质性病变。
所有产妇均接受常规干预:分娩后母婴同室,正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方法,并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普及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产后康复的积极作用;母乳喂养前指导家属以热毛巾对其行乳房热敷,并予以心理疏导。
对照组采用本体感觉训练干预,具体操作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盆底康复医师完成。(1)两点辨别觉训练:将两脚规的两脚分规放置在产妇会阴区皮肤上,两脚距离由宽到窄逐渐缩短,询问产妇感受到1 点还是2 点感觉,感觉到1 点时停止,重复以上操作3 次。(2)位置觉与图形觉训练:于产妇会阴区画1 个九宫格,逐一为其介绍9 个区域的名称;将一次性消毒棉棒放置在任意区域,嘱产妇回答棉棒放置区域名称;利用一次性棉棒于产妇会阴区随机画任一阿拉伯数字(0~9)或大写英文字母(A~Z),嘱其回答所画字符,重复训练3 次。(3)振动觉训练:保持训练环境安静,在产妇情绪相对稳定时嘱其集中注意力配合训练,以音叉对其会阴区实施振动刺激,持续时间为5 min。上述训练时间为20 min/次,频率为1 次/2 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盆底康复治疗仪(广州通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TZP-3000)干预:嘱产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有关部位,并将设备探头均匀涂抹耦合剂,置入其阴道内部;初始刺激频率以50 Hz 为宜,根据产妇耐受情况适当调整,逐渐增至80 Hz,脉宽以150~300 μs 为宜,初始电流设置为0 mA,于刺激过程中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逐渐增至60 mA。开展Ⅰ、Ⅱ类训练,以8~32 Hz 频率刺激Ⅰ类肌纤维,以20~80 Hz 频率刺激Ⅱ类肌纤维,刺激过程中嘱产妇自主收缩盆底肌肉。30 min/次,2~3 次/周。
两组均连续干预8 周。
比较两组盆底功能、抗逆力、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1)盆底功能:采用JD-4A 型肌电图机(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定两组盆底肌平均电压及最大电压。(2)抗逆力:采用抗逆力量表中文版[6]评估两组抗逆力,包括力量、乐观及坚韧3 个方面,共25 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4 分,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抗逆力越强。(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7]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情感/ 生理职(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8 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0~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4)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评估两组睡眠质量,内容包括7 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3 分,总分21 分,评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
干预后,试验组盆底肌平均电压及最大电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功能比较(uV,±s)
表1 两组盆底功能比较(uV,±s)
组别 例数 盆底肌平均电压 盆底肌最大电压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1 10.89±1.42 13.95±1.62 13.72±1.66 23.45±2.03对照组 42 10.93±1.45 12.33±1.50 13.69±1.58 20.59±1.90 t 0.127 4.729 0.084 6.629 P 0.899 <0.001 0.933 <0.001
干预后,试验组抗逆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抗逆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抗逆力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力量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1 18.59±2.25 22.47±3.45对照组 42 18.67±2.30 20.75±3.12 t 0.160 2.383 P 0.873 0.020组别 例数 乐观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1 12.37±1.62 15.26±1.89对照组 42 12.45±1.58 14.19±1.77 t 0.228 2.663 P 0.820 0.009组别 例数 坚韧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1 30.57±4.15 36.78±2.56对照组 42 30.72±4.24 34.15±4.03 t 0.163 3.539 P 0.871 0.001
干预后,试验组健康调查简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躯体疼痛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1 64.01±3.91 81.27±4.62 67.46±3.55 82.37±4.09对照组 42 64.22±3.88 76.89±4.25 67.52±3.60 77.48±4.12 t 0.246 4.497 0.076 5.426 P 0.807 <0.001 0.939 <0.001组别 例数 情感职能 生理职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1 66.10±4.32 82.56±4.82 66.43±3.89 84.47±4.56对照组 42 66.18±4.35 78.41±4.99 66.50±3.92 78.91±4.13 t 0.084 3.852 0.082 5.825 P 0.933 <0.001 0.935 <0.001组别 例数 生命力 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1 65.54±3.21 82.74±3.69 66.87±4.56 80.75±5.11对照组 42 65.60±3.22 76.45±3.42 67.12±4.61 76.40±4.87 t 0.085 8.057 0.248 3.971 P 0.933 <0.001 0.805 <0.001组别 例数 心理健康 总体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1 65.81±3.29 80.58±4.97 67.28±4.12 84.12±5.67对照组 42 66.12±3.34 75.15±4.33 67.53±4.18 78.54±5.12 t 0.426 5.311 0.274 4.708 P 0.671 <0.001 0.785 <0.001
干预后,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试验组 41 15.78±2.39 9.31±1.22 15.439 <0.001对照组 42 15.84±2.41 11.56±1.73 9.350 <0.001 t 0.114 6.832 P 0.910 <0.001
产妇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加之弹性蛋白分解,导致其盆底肌肉及神经血管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9-10]。因此,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对其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产后康复训练是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部分产妇依从性较差,且康复训练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应用效果欠佳[11-12]。抗逆力与个体对外源性刺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密切相关。受分娩及产后康复等因素的影响,初产妇抗逆力水平下降,影响康复效果。由此可见,促进初产妇盆底功能康复及提高抗逆力水平是改善初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关键。
盆底康复治疗仪通过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的方法刺激盆底神经以唤醒盆底肌肉群,从而使神经和肌肉得到锻炼,增强盆底肌功能[13]。本体感觉训练主要通过对产妇会阴区实施两点辨别觉、图形觉、位置觉及振动觉训练,增加对大脑运动皮质的感觉输入,激活本体感觉及运动协调能力,有助于产妇对刺激做出正确反应,促进盆底肌力恢复[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盆底肌平均电压及最大电压均大于对照组,抗逆力、健康调查简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改善其抗逆力、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分析原因如下:盆底康复治疗仪可通过电流刺激产妇尿道括约肌和膀胱表面神经,增强其尿道括约肌控制能力及膀胱收缩能力,促进产后恢复[15]。本体感觉与人体肌肉和大脑间的闭合环路系统有关,该训练通过刺激盆腔本体感受器可将信息从外周神经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而产生相应反馈调节,有利于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另有研究表明,盆底康复治疗仪可根据产妇盆底肌群肌力等级采用适宜的频率进行盆底肌肉刺激,能有效控制盆底肌收缩、舒张,增强深层肌纤维的收缩能力,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改善,从而提高睡眠质量[16]。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可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提高抗逆力、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