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选择性必修3
备考指南
本单元内容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集中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从考查方式来看,聚焦多元一体、文化认同、以人为本、敬天保民、民本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政以德、和而不同等历史核心概念,由此考查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内涵、农耕经济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多结合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互鉴的相关史实,聚焦佛教本土化、利玛窦、西学东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四大发明、启蒙运动等历史核心概念,由此考查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时空隧道
重点难点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勃兴与奠基
(1)远古: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共同的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2.形成与繁盛
(1)汉朝: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魏晋:玄学盛行。
(3)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4)宋代:三教吸收融合,理学兴起。
3.传承与转折
明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康雍乾时期,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鉗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4.衰落与复兴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明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伦理
观 重视以人为本 “敬天保民”“仁”“仁政”“民贵君轻” 自然
观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家国
观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价值
观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为政以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生
观 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处世
观 和而不同 “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本土性: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2.价值
(1)精神上: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内容上: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作用上: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的日渐本土化
(1)开始:两汉之际,自古印度传入中国。
(2)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3)完成本土化:隋唐时期,出现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4)由盛转衰:宋明时期,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5)影响
①积极: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建筑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消极: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理念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西学东渐”
(1)早期——明末清初
①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清初,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全面开始——鸦片战争以后
①清朝晚期: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翻译西方书籍;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②民国初年:发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中华文化是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之一,在独立起源和演变、文明发达的程度、对周边文化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科技发明都在历史上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辐射其他国家的文化,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进程。不仅惠及东亚文化圈,对欧洲在内的其他世界文化也有很大影响。
3.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看法,能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理念和思路,启发人们用中国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去解决人类的共同难题。
扫码关注,免费获取高考真题和提分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