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锐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南阳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南阳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我们既要改革做法,也要改进想法,既要眼光向外,也要刀刃向内,既要对标向上,也要对口向下,既要完善硬件,也要提升软件,以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助力南阳更好更快推进副中心城市的建设。
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这一发展定位,对于南阳未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十四五”关键时期,以营商环境的不斷优化,助力南阳更好更快地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建设副中心城市是实现南阳崛起的历史机遇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的开局之年,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成为南阳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努力赶上时代,突破局限加速超越,完成历史性崛起的重大机遇。
(一)建设副中心城市是实现南阳现代化进程的“接力棒”
自2017年以来,南阳市从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部署建设“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到省委十届七次全会规划建设河南省“大城市”,从市委六届十二次会议提出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再到省委十一次党代会确定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省委市委为南阳制定的这一个个不断升级的目标,既见证着“十三五”时期南阳稳步走来的发展成果,又昭示着“十四五”时期南阳迈步提升的发展未来。未来五年南阳发展的“6333”目标已经确定,即: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3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万,人均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地市级城市50强。
抢下“接力棒”,跑出加速度,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既是事关全省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实现“两个确保”重要目标、优化省域发展格局、完善中原城市体系、加快南阳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副中心城市是提升南阳地位形象的“金招牌”
所谓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或产业,且距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能够带动周边区域良好发展的大城市。从经济实力看,2022年,南阳经济总量为4555亿元,仅次于郑州和洛阳,继续稳居全省第三。从行政区划看,南阳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下辖2个区、11个县市、4个开发区,常住人口约971万,是全省面积第一大市和人口第二大市。从区位优势来看,南阳地处河南省的西南部,位于郑州、武汉、西安三大都市圈合围300公里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地位,并辐射整个豫南,可与信阳、驻马店协作互动。可以说,以对综合实力、发展潜力、以及辐射力、影响力的高度认可为前提,“副中心城市”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南阳可谓是当之无愧。
(三)建设副中心城市是提升南阳影响力、辐射力的“聚宝盆”
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意味着南阳未来会有更好的政策机遇、更强的竞争优势、更多的产业汇聚和更广的发展空间。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政策才是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中最为紧缺的部分。建设副中心城市不仅是南阳的大机遇,更是全省的试验田;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高地,更是制度创新的高地。
同时,南阳在吸引产业项目和招商引资等方面也将更具竞争优势,而产业做强的同时,也必将为人才提供更大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人才资源的不断凝聚,又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因此,“副中心城市”必将成为南阳获得更多优惠政策待遇、产业发展机遇和人才吸引汇集的“聚宝盆”,大大提升南阳作为中心城区的经济首位度和对周边县域及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建设副中心城市是助力南阳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南阳的发展逐步落后,经济总量增长缓慢,资源受“虹吸”效应较为明显,与周边城市相比,总体呈现出“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格局,竞争压力日益凸显。通过建设副中心城市,实现南阳各领域全面快速发展,同样未来可期。加快推进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六条路径,即:要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引领;要着力做强产业、做强企业;要建强交通枢纽、新型基建;要紧抓第一动力、第一资源;要保障水质安全、工程安全;要加强组织领导、市域治理。这几方面来看,建设副中心城市必将成为推动南阳实现高质量全面系统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营商环境为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综合体现。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对于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以更好的营商环境锻造产业发展集聚力
建设副中心城市,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为基础。南阳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主要差在工业、弱在企业。要推动南阳产业高速发展,加快实现“强链”“延链”“补链”目标的关键,根本在于优化营商环境。在项目谋划上,要做好项目前期规划、科学布局;在招商方法方面,要充分发扬“六皮”招商精神;同时,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实行重点项目推进跟踪,严格落实“周例会、月签约、季集中开工、半年观摩、年终考评”工作制度等。
这一项项改革举措,正是推动南阳产业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产业集聚力、带动力、辐射力,努力打造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途径。
(二)以更好的营商环境营造人才创业吸引力
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发展的成果,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人。因为人既是生产力也是消费力,既是创造力也是创新力,既是发展力也是持续力。因此说,建设副中心城市,依赖于人,有人才有一切。更好的营商环境,正是吸引人才源源不断流入的根本举措。
要正视南阳区位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现实,以更优的用人环境,开辟更多的用人用智渠道,逐渐形成扩散效应。继续升级实施“诸葛英才计划”,不断拓宽获得和使用人才的方式。良好的营商环境具有“连锁反应”,能发挥出“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果。在高端人才上,核心是引、育、用共同发力,还可以通过租、借、购等形式,在发达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借力科研院所以及通过并购拥有研发实力的企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不拘一格用人格局。
(三)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打造交通体系辐射力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省委、省政府對南阳新的赋能定位。“十四五”时期南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走在全省前列,实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与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这是南阳把握发展大趋势、服务国家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经济影响力辐射力的根本保障。
因此,必须抢抓机遇,不断构建南阳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畅通经济要素流动通道,以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带动营商环境的提升,为南阳发展提供新平台、新支撑。
(四)以更好的营商环境塑造城市品质亲和力。
加快实施城市更新提质行动,重塑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承载力、凝聚力、竞争力,塑造更有亲和力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这既是提升城市营商环境根本要求,也是打造南阳副中心城市的根本任务。
借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南阳城市环境、面貌不断改善,但基础设施欠账多、功能不完善、特色亮点不突出的问题仍然存在。要坚持“精筑城、强功能、兴产业、广聚人”的要求,携河发展,高品位扮靓白河,高标准发展沿河经济,打造白河生态经济带,让“一河两岸”成为南阳的“外滩”“陆家嘴”和“网红打卡地”。在南阳新城区,随着月季大观园、白河湿地公园、福海等绿地水系项目相继建成或加快推进,一个“向水而居”“推窗见绿”的新城区,彰显了城市的灵动和气质。以此,打造南阳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化城市新形象。
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一项全方位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系统集成、全域推进、整体发力、久久为功。
(一)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改革做法,也要改进想法
改变保守陈旧的思想观念,来一场“头脑风暴”和观念革命,是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必须首先进行的课题。与发达地区相比,南阳干部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最大的短板是能力作风的短板。要坚决打破“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盆地意识,自觉摒弃“妄自尊大、妄自菲薄”的错误心态,主动跳出得过且过的安逸陷阱,推动形成“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善谋发展、勇争一流、行动迅速、大抓落实、廉政为民”的浓厚氛围。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求突破。强化拼争意识,克服“躺平”思想,逢一必争、逢冠必夺,做到工作落后无地自容、不是一流寝食难安,用今天的“拼搏力度”换取明天的“发展高度”,用政务服务改革的力度换取企业群众的满意度。
(二)优化营商环境,既要视野向外,也要刀刃向内
优化营商环境,首先是一场视野向外的改变。必须走出南阳,通过与先进地区对比,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与不足。开放是解锁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密码。通过开展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跳出南阳看南阳、跳出河南看南阳,打开大门搞建设,以达到对标先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认清差距的目的。
同时,优化营商环境也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既要低头看自身不足,更要抬头看企业所盼,既要考虑“我能为企业做什么”,更要考虑“企业需要我做什么”。同时,还要冲破各自为政的利益藩篱,把眼光放得更高,多算全市的大账而不是地方的小账,算经济的总账而不是部门的分账,算发展的远账而不是眼前的近账,以放出活水才能养好鱼的胸怀,不断放开审批的闸门,降低市场的门槛,尽一切可能减少市场主体的运营成本。
(三)优化营商环境,既要对标向上,也要对口向下
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按照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根据全国营商环境评比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针对21项一级指标特别是其中15项具有可比性指标,进行“照方抓药”的整改与完善。
同时,也要对口向下,瞄准并联单位、串联部门、办事流程、企业反馈等方面,完成自我审视与改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各部门协同合作,打破职权壁垒,打通职能界限,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一件事一日结”。全面推广“宛快办”APP,聚焦减环节压时限,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以平台整合服务、联通信息、统一标准,努力打造无证明城市。
(四)优化营商环境,既要完善硬件,也要提升软件
优化营商环境,要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和智慧城市的软件改造,通过交通体系的大改善,助力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大进步。
引入智能停泊车系统。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升停车场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取缔非法停车场,合理配置公共停车区域位置及容量,规范统一停车场计费标准和收费系统,停车场空位快速导引,引入推广不停车收费等。提高重点路段、重要地点、景点的交通指示标志的密度和更新效率,在主要干道和重点路段普及运用与全市交通指挥系统联网的智能电子路标系统,便于对道路交通和停泊车拥堵状况进行提前预警。
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以数字化方式服务城市公共资源、政策图谱、企业信息在全市范围内高效精准匹配对接,实现不见面通办、无接触沟通,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激活跨区域招商引资,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为地方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显著价值。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政企合作,扩大行业合作,优化配置流程,提升环境基础,利用配置数据,重点解决地方政府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服务,推进智慧南阳和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政务服务载体,赋能副中心城市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