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政策如何有效促进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
——基于政策感知的视角研究

2023-11-10 09:02马竞殷赵云蔡翔刘宇博
生态经济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公共政策垃圾居民

马竞,殷赵云,蔡翔,刘宇博

(1.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1 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早在2000年6月,我国正式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以下简称“垃圾分类”)试点。但随着该项工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垃圾分类政策未能取得实质成效[1-2]。这将导致垃圾分类制度难以在更大范围施行,从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现阶段分析垃圾分类政策低效原因,积极寻求改进措施,对于推动垃圾分类制度工作全局乃至保障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内外主流学术观点,垃圾分类政策成效关键取决于其能否促进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3-4]。然而,从因果分析的视角来看,学界对垃圾分类政策与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关系研究不足。具体表现在,垃圾分类政策没有以核心解释变量呈现,而是常常作为拓展变量纳入行为模型进行分析[5]。由此容易忽视政策干预的潜在解释功能,不利于揭示政策低效的内在原因。此外,从公共政策形成的视角来看,垃圾分类政策制定始终遵循“自上而下”的建构逻辑。这种精英群体主导的政策形成方式或许是造成垃圾分类政策低效的根本原因。向玉琼[6]认为,“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把作为政策受众的普通民众排除在外,使政策内容与日常生活割裂开来,公共政策变成了“自说自话”而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李德国等[7]则指出,“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通常简单地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假设分析人类行为。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十分复杂,建立在简化假设基础上的公共政策往往难以发挥作用。有鉴于此,行为公共政策的学者们呼吁将现实的人类行为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起点[8]。这一“自下而上”的政策建构逻辑主要基于“行为洞察”,即对政策受众的心理与行为规律认识,试图在政策设计中使用柔性政策工具或隐性策略指导,以期破解政策失灵的现实困境[9]。

“自下而上”的逻辑无疑为改进公共政策成效提供全新思考路径。特别是针对垃圾分类政策,其最终目的是使居民从“被动管制者”转变为“主动分类者”[10],理应充分研判政策受众的行为规律,降低心理阻抗并促成自发性的政策遵从[11]。然而,如何依循“自下而上”逻辑实现这一点,目前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李燕[12]提出了“主体—特质—环境”的政策遵从概念分析框架;吕小康等[13]强调了心理暗示对政策遵从的可能功效;BATTAGLIO 等[14]建议采用助推策略提高公共政策的可遵从度;等等。总体而言,尽管学者们做出了有益工作,但政策实施与受众的政策遵从行为之间仍然缺乏一个明确传导[15]。同时,这类研究以质性讨论为主,相关的实证分析显得尤为不足,迫切需要积累经验证据并拓展其理论深度。

综上所述,本文将基于田野调查数据,尝试引入“政策感知”核心解释变量,用以探究垃圾分类政策与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之间的心理传导机理。进一步使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精确测算垃圾分类政策对居民采取垃圾分类行为的解释程度。此外,为克服样本选择性偏差,研究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获取更为稳健的估计结果。由此形成的相关政策建议,期望为改善当前垃圾分类状况、提升政策成效以及不断推进全国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域

研究的地域选定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是国务院确立的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46 个试点城市之一。西安市居民消费接近全国平均水平[16],消费水平直接决定居民生活垃圾排放量,因此具有一定的城市代表性。此外,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居民相互交流形成稳定的行为认知[17],可以相对较好地满足行为调查的需要。

2.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课题组于2020 年8 月在西安市中心城区开展的社会调查。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具体而言,以西安市下辖的6 个中心城区(碑林、新城、莲湖、雁塔、未央、灞桥)为子目标总体。运用网络爬虫技术,根据租房价格信息对各城区内的居民社区进行经济水平划分(高档、中档、低档)。之后,在城区内的各档社区中随机抽取1 个社区作为观测点。这样,共确立18 个社区观测点,总计1 378 名社区居民参与了社会调查。

2.3 变量选择

2.3.1 垃圾分类行为

心理学研究认为,行为一般包括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其中,行为意向是一个概念性变量,需要通过设定相应的观测指标进行间接推估。为此,本研究采用“我愿意花时间进行垃圾分类(BI1)”“我计划进行垃圾分类(BI2)”“我会尽力进行垃圾分类(BI3)”等观测指标的均值反映垃圾分类行为意向。同时,采用“您平时会分类处理垃圾吗”的观测指标反映垃圾分类实际行为。测量量表采用李克特5 级量表,“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2.3.2 政策感知

政策感知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核心解释变量。与传统的行为干预政策不同,垃圾分类政策兼具规制和服务特征,需要政策受众的主动参与[10]。换言之,居民的治理角色行为由客体向主体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的政策目标。依据政策遵从[12]和心理动力场[18]的相关理论,政策感知是促成居民这一治理角色行为转变的关键。原因在于,外部环境刺激作用于个体行为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个体感知形成心理事实[19]。而政策感知所释放的积极的认知、情感等心理事实,能够有效降低政策受众的心理阻抗,进而促成个体态度和行为的转变[13]。这也与近年来行为公共政策的学者们所推崇的“行为洞察”观念相一致,因而政策感知对“自下而上”政策建构视角具有融合作用。同时政策感知也融合了“自上而下”政策建构视角的有关要素。本研究就此认为政策感知视角能够整合李燕[12]指出的政策遵从行为的政策情境与行为特征两条研究进路。基于此,本研究将政策感知作为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核心解释变量。该变量测度参考了WAN 等[20]提出的政策效果测度量表,并充分结合西安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内容,即采用“垃圾分类政策能够使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PP1)”“垃圾分类政策清楚地解释了垃圾分类的好处(PP2)”“垃圾分类政策鼓励了我对垃圾进行分类(PP3)”“垃圾分类政策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提供了便利(PP4)”“总的来说,垃圾分类政策是有效的(PP5)”等观测指标进行测度。

2.3.3 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核心解释变量,研究还需纳入其他解释变量以建构相关分析模型。态度意识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5],知识与宣传对亲环境行为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而不同人口特征往往导致亲环境行为的表现差异[21]。为此,本研究从态度意识、知识与宣传、人口特征三个方面,选取可能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产生影响的解释变量。具体变量的描述情况见表1。

表1 解释变量的描述分析

2.4 模型设定

在探究变量之间的具体作用路径时,回归模型可以避免出现测量误差破坏统计显著性,因而相较于其他模型更具适用性[22]。本研究对垃圾分类实际行为采用有序Probit 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模型方程如下:

式中:Yi在模型方程中指垃圾分类实际行为;ζ为模型常量;λ、αi、βi、γi为变量向量;policy为政策感知变量,awarenessi为“态度意识”变量集,knowledgei为“知识与宣传”变量集,demographicsi为“人口特征”变量集;εi为随机扰动项。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社会调查中共回收问卷1 378 份,剔除个人基本信息缺失、部分答题空缺和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1 102 份,有效问卷率达79.97%。课题组先前一项涉及环境行为调查样本量的元分析发现,当样本量超过600 时,能够较大程度保证统计结果的稳健性[5]。由此推断本研究所用样本量是适当的。

3.1 基本估计结果

要判断政策感知是否会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影响,首先应设置基准模型,之后引入政策感知变量,观察模型变换前后的差异结果。需要指出的是,垃圾分类行为意向与实际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将垃圾分类行为意向纳入实际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如此一来,假设某些变量既会影响垃圾分类行为意向,又会对实际行为产生作用,同时行为意向会显著地影响实际行为。则说明,这些变量对垃圾分类实际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本研究的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大部分解释变量在模型中呈现显著性,说明本研究设定的理论模型较为合理,实证结果具有可靠性。模型(1)和(3)是基准模型。加入政策感知变量后,基准模型中呈显著性变量的系数符号和显著性水平均未发生变化。并且,政策感知变量与垃圾分类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显著相关。模型(2)和(4)的R2和伪R2较基准模型有所增加。统计结果表明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有正向影响,即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政策感知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采取垃圾分类行为。这项发现为政策遵从的理论范式提供了有益的实证经验补充。

表2 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一般认为,公共政策的作用在于改变政策受众的行为[23]。但传统的政策研究通常将政策实施与受众行为视为简单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缺乏中间过程的理论推演[15],特别是忽略了政策受众的心理事实形成机理,因而难以评估和改善政策成效。公共政策实施效果不仅受到制度、规则和技术的约束,也受制于人类自身行为模式[24],即需要从受众的行为认知视角去解释公共政策。对此,鉴于本研究已证实政策感知能够影响垃圾分类行为,我们认为在政策分析中引入政策感知变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政策感知作为政策实施和受众行为之间的传导因素,能够有效反映政策实施成效。具体来说,由政策实施形成的政策感知如果促成了受众的行为改变,说明“政策实施→政策感知→行为改变”的传导畅通,政策实施有效。否则,说明政策低效甚至无效。这为评估垃圾分类政策乃至公共政策效果提供了可行办法。根据本研究数据推断,西安市的垃圾分类政策是有效的。然而,要精确估算该政策的作用大小,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另一方面,基于政策感知的中间传导过程可知,提升居民的政策感知将更加直接地促进居民采取垃圾分类行为,从而改进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目前,我国政府一般采取强制监管或经济激励的措施来规范公民行为,但成本较大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从变量测度所用的观测指标可以看出,本研究提出的政策感知变量不以行为限制和物质诱导为基础。这意味着为提高政策遵从度,制定专门的策略用以提升居民政策感知,可能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目标可及性,也将大大节约行政成本,显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3.2 政策感知的机制分析

根据以上回归分析结果,可以推断政策感知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足以表明二者的作用机制关系。由于公共政策在改变受众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塑造良好的个人规范信念。本研究即借助规范激活理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的作用机制。路径分析的标准化估计结果如图1 所示。本研究涉及的规范激活理论结构方程模型包含结果意识(观测指标由AC1、AC2、AC3表示,见表1)、责任归属(观测指标由AR1、AR2、AR3表示,见表1)、个人规范(观测指标由PN1、PN2、PN3表示,见表1)、政策感知(观测指标由PP1、PP2、PP3、PP4、PP5表示,指标具体内容参见2.3.2 节)、分类意向(观测指标由BI1、BI2、BI3表示,指标具体内容参见2.3.1 节)和分类行为等要素,e1、e2、…表示残差项。

图1 基于规范激活理论模型的政策感知路径分析结果

模型的各项适配度指标均达到理想值,整体匹配度较好。同时,所有路径系数均通过Bootstrap检验,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这一研究发现再次印证基本估计结果中有关结论的可靠性(表2),即政策感知既会影响垃圾分类行为意向,又会对实际行为产生作用,同时行为意向会显著地影响实际行为。具体来看,在规范激活理论模型中,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意向的直接效应为0.165,间接效应为0.204;而对于垃圾分类实际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140,间接效应为0.219。其中,个人规范发挥了主要传导作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公共政策代表了某些社会规范的具体内容,社会规范在居民思维意识中内化形成主观或个人规范。因此,政策感知可能成为居民行为规范的重要来源。那么,当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政策是有效的,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就会增加。根据社会学的观点,这种信任加强了政府和居民之间的依赖关系,使居民更愿意为了实现政府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行为[25],即遵从垃圾分类政策的行为规范要求。

此外,由于政策感知能够与诸多心理特征变量发生关系,我们推断政策感知不仅仅是个变量,它还是一个以感知为特征的心理系统机制。为了检验这个论断,我们对部分留有联系方式的受访者进行了回访调查。调查发现,一些具有较高程度政策感知的居民对政府表现出了特别的好感。由此产生的情愫会使他们无意识地采取垃圾分类行为,说明存在与政策感知相关的外周途径。

3.3 政策感知解释贡献率的测度

基于本文提出的政策感知能够有效反映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可以将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的解释贡献作为垃圾分类政策成效的一种直观体现。在变量解释贡献测算方面,以往学者们多采用Fields 分解法[26],但该方法难以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法通过计算组合博弈框架下各变量的边际解释贡献,能有效克服模型分解中可能出现的内生性和多重共线性的干扰[27],因而被用于本研究当中。同时,为了便于比较,我们还测算了其他几个重要变量的解释贡献,结果见表3。

表3 基于夏普里值分解的各变量解释贡献率

由表3 可知,尽管政策感知能够促进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但解释贡献率较低。从政策感知的视角来看,西安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欠佳。鉴于当前国内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水平不高,垃圾分类政策应当尽可能发挥其重要功效,但实际效果不足。这与TAI 等[1]和刘庆健[2]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然而,较低的解释贡献率也说明西安市垃圾分类政策具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为此,本研究以政策感知为因变量,探究影响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便利性感知是制约垃圾分类政策成效的关键因素。当居民明确感觉到垃圾分类桶数量充足、垃圾分类桶安放位置便利等,他们的政策感知程度会显著增强,同时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频率也随之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策感知的解释变量与垃圾分类行为在统计上几乎没有显著关系。因此,本研究认为以政策感知为主要抓手能够更加全面和有效地提升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

3.4 基于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基准回归模型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而导致回归结果不可靠。稳健性检验中,本研究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即基于反事实框架建构准实验,将态度意识、知识与宣传和个体特征等影响因素作为协变量,探究政策感知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净效应。由于目前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中的干预变量多为二分变量,本研究首先对政策感知进行降维处理。以变量均值为分界,将样本分成“高政策感知群体”和“低政策感知群体”。两组样本除政策感知强弱有差异外,其余无明显区别。此外,由于行为意向是实际行为最重要的前因变量,在稳健性检验过程中本研究主要探讨政策感知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意向的影响。最近邻匹配、卡尺匹配和核匹配等常用匹配方法被用于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倾向得分匹配的处理效应

三种匹配方法得到的平均处理效应均为正,高政策感知群体的垃圾分类行为意向高出低政策感知群体0.131~0.152 个单位,平均高出0.142 个单位,说明政策感知给居民带来了垃圾分类行为意向提升0.142 个单位的净效应。为保证倾向值得分匹配法得到的结果有效,本研究对样本数据进行平衡性检验和共同支撑区域检验。平衡性检验结果显示,匹配后伪R2从0.271 下降至0.003~0.271,LR 统计量的值从407.03 下降至5.42~407.03,标准化偏差也得到了大幅下降(从85%下降至8%~15%)。由此可知,通过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高政策感知群体和低政策感知群体中解释变量的差异,匹配结果可靠。此外,在共同支撑区域检验中,匹配前和匹配后的核密度图(图2)显示两组样本的倾向得分值有较大范围的重叠,表明进行匹配后仅损失少量样本,共同支撑域条件较好。综上,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剔除了混杂因素影响后,政策感知仍能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再次印证了前文得出的研究结论。

图2 倾向值得分在匹配前后的核密度分布

3.5 进一步讨论: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分组估计

在表2 中,年龄的平方项与垃圾分类行为意向呈正相关,说明年龄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较为复杂,二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对此,我们按年龄段将研究对象分组,进一步探究政策感知的影响作用。为了提高模型精度,态度、结果意识、责任归属等基准模型不显著变量被移除。年龄分组的估计结果如表5 和表6 所示。

表5 不同年龄段分组检验(垃圾分类行为意向)

年龄分组的估计结果显示,对于“25~34岁”“35~44 岁”“55~64 岁”的中青年群体,政策感知的估计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政策感知促进了该部分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然而,对于“7~14 岁”“15~24岁”的青少年群体,政策感知的估计系数不显著,甚至为负,说明政策感知没有对他们发挥出积极作用。这一结果应当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因为青少年阶段是环境意识培养和垃圾分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理应对其产生有益影响。

究其主要原因,西安市青少年群体缺乏有效的政策感知渠道,政府相关宣传不够到位。我们的调研发现,西安市“7~14 岁”“15~24 岁”的青少年群体中,有42.24%的受访者不知道西安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接收垃圾分类知识、感知垃圾分类政策内容的重要渠道。但从西安市大中小学校的宣传手段来看,中小学校目前仍以黑板报等传统宣传方式为主,大学则更多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宣传和普及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灵活应变能力,且各项活动之间重复度比较高,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致垃圾分类政策的具体要求难以落到实处。此外,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有所缺失。这两类政策感知渠道和信息宣传途径,未能与学校教育有机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合作体系,因此难以培育青少年良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观念。我们在回访中也发现,青少年普遍认为三者相互割裂,内容单调乏味,环境教育的功能作用十分有限。未来,作为垃圾分类治理的后发国家,我国对青少年垃圾分类及生态文明教育应由单向灌输转为多重路径融合,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教育体系,重视个人经验参与、行为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如此才更有可能破解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仍较低的难点问题。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均会产生正向影响。从年龄段来看,受影响的居民主要为中青年群体,青少年群体没有形成有效的、积极的政策感知。原因在于青少年缺乏有效的政策感知渠道,政府相关宣传不够到位。(2)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以间接效应为主,个人规范、责任意识、责任归属等是重要的传导因素。并且,作为一个以感知为特征的心理系统机制,政策感知还可能存在外周途径的作用形式。(3)尽管政策感知能够促进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但其解释贡献率较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西安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欠佳,仍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4)便利性感知是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政策感知的关键因素。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政策研究部门应当重视政策感知在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发挥政策感知的评估功能;(2)政策感知可以作为提升垃圾分类政策成效的重要抓手,通过提升便利性感知,如提供充足的垃圾分类桶等,有效改善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状况;(3)要注重发挥垃圾分类政策心理暗示和情感启发的功能作用,可采用人性化的政策叙事手法增强居民的心灵体验,以获取较好的政策遵从度;(4)要拓宽渠道,丰富政策传播形式,形成“学校—社区—家庭”环境教育合力,努力提升青少年群体积极的政策感知;(5)综合运用政策感知、规范培养、责任意识强化等措施手段,聚力促进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

猜你喜欢
公共政策垃圾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倒垃圾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倒垃圾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