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茉
(溧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南京 21120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不仅要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还要关注农产品安全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农药虽然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但如果使用方式不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了保证作物在市场销售中的安全性,要积极创新农药残留风险管理机制,使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当前作物残留的农药主要包括有机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有机汞类、有机磷农药等。农药是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蔬菜、水果、谷物等各种作物,为其驱病除害,使其健康生长,从而让种植人员通过高效的作物种植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在使用农药后,作物中直接或间接存在有毒代谢物,尤其一些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的农药在使用后很难实现自然降解,导致人们出现疾病病变和慢性中毒的现象,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虽然目前已经禁止生产和使用“DDT”“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和有机汞类农药,但由于其残留时间较长,自然降解缓慢,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效解决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
当前参与作物种植和使用农药的群体是传统的农民,农产品种植者在使用农药时,只注重其功能,忽略了对使用量的控制,对农药残留问题缺乏重视。在各种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农药使用技术指导,作物种植人员很难对不同农药的基本特性和防治功能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在实际使用时通常采用盲目混用的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农药使用效果,部分生命力顽强的害虫甚至还会表现出抗药性。部分作物种植者在种植期间,无法明确防治对象,很难在大量药剂中选择正确的药剂并按照科学的配比使用。甚至还有部分种植者在农药使用期间不考虑时间、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药的使用不仅不能促进作物茁壮生长,反而危害作物生长,甚至导致人员中毒[1]。
此外,还有部分作物种植人员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依旧选择用超标使用农药的方式促进作物生长,导致当前部分作物存在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使农药残留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增加。
2021 年陕西省一位老人听信偏方,用敌百虫农药为因蚊虫叮咬而皮肤瘙痒的孙子治疗,最终导致两人重病送医。这种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在创新作物农药残留风险管理机制过程中,要重视提升人员安全意识,使该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
基于当前作物农药残留问题,在创新农药残留风险管理机制过程中,要重视对人们安全意识的培养,站在种植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开展有效的农药残留宣传工作,保证宣传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使种植人员了解农药使用安全规范,了解农药残留超标的后果。同时,使消费者在购买农药后通过科学的处理方式,减少作物农药残留,降低农药残留风险,减弱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在农药残留风险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和机关单位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宣传的方式,通过信息栏知识科普、专家下乡、技术进村、农业讲座、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拓宽农药安全使用宣传渠道,加大农药安全使用宣传力度,为种植人员科学选择农药提供指导,通过定期定点的农业生产培训活动,由专业人员为种植人员传授与当地实际种植情况紧密贴合的技能和知识,保证种植人员具备正确使用的基本素养,明确作物在不同状态下应该使用的农药类型,具备辨别真假农药的能力,掌握规范的安全使用农药方法和技巧。在使用农药期间保证不随意调整使用剂量、配比浓度等,深入学习各种农药产品的使用说明,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完成农药的配制和使用[2]。在此基础上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等大众媒体加强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科普,通过对《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具体内容的学习,使种植者了解农药残留过量的严重后果,明确自身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应负的法律责任,保证所有参与作物种植的相关人员知法守法,使农药残留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为了使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削弱农药残留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管理人员还要针对消费者开展有关作物农药残留清除的知识宣传活动,鼓励消费者在食用果蔬前,用淘米水、盐水、苏打水、清水等对其进行浸泡处理,待其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次冲洗,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中和作物上农药残留的毒性,减弱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针对部分作物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可以用碳酸氢钠碱性溶液对其进行浸泡,使残留农药被分解。针对梨、苹果、茄子、黄瓜等带皮的果蔬,可以在食用前先对其进行削皮处理。与其他类型的作物相比,大部分带叶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较大,要先剥去外部叶片后,用流动的水对其内部进行彻底清洗,之后再食用。针对部分可以保存的根茎类蔬菜,可以等待其农药残留完全挥发后再食用。通过知识宣传活动的开展,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规范自身的食品处理方式,减少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问题作为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经常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随着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持续发展。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以大致分为免疫分析法、生物测定法等,且在样品处理中还包括固相萃取技术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等。由于磷肥可以促进作物幼苗生长,使其根系生长更快,进而加快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增强作物抵抗寒冷、干旱、倒伏、病虫害的能力,提升其结实率,因此,在作物农药残留问题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最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在选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时,可以加强对气相色谱法、气相质谱与色谱联用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4 种技术的应用,这些检测方法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尽快获得作物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可以应用快检试剂盒,但此类试剂盒在当前的应用中存在不稳定的缺点,无法保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虽然当前我国农药残留检验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且这些技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农药种类多样,基于农药检测种类的差异,在对同一个作物农药残留检测时,要重视对各种农药检测方法的正确选择和应用。
在作物农药残留风险管理过程中,要保证农药检测方法选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结合当前作物种类综合应用多种检测方法,保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全面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当前,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确定最适宜的作物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不断完善农药残留检测体系,可使相关检测机构检测农药残留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农药残留风险管理中,要对产生农药残留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梳理,从源头开始抓起。一方面,要强化种植人员的农药安全使用意识,重视农药配制规范。另一方面,要加大农药销售监管力度,严格审核各个农药出售单位的经营资质,保证农药在销售的全过程中配备专业的技术指导工作人员,将配套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到实处,对农药的包装、生产日期、产品合格证等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其标签各项信息内容的规范性。不定期开展拉网式巡查活动,及时发现假农药销售问题,并对其销售来源开展追堵行动,禁止三证不完善的农药及假冒伪劣产品进入销售市场,严厉打击违反农药市场运行规范的行为,维护良好的农药市场秩序,对农药生产销售到实际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严厉惩处各种坑农欺农的行为[4]。
2021 年3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联合公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在新标准中增加了农药品种和限量标准。与之前的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具有涉及范围广、调整幅度大、品种和标准数量多的特点,加大了对高风险农药品种的监管力度,增加了蔬菜等特色小宗作物限量标准,完善了农药残留限量配药检测方法标准。
要将科学的作物农药残留标准体系作为开展农药残留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于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的农药残留超标的作物,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处罚或没收措施,严格监管作物种植源头的农药使用情况,审查农产品生产种植基地,对农村蔬菜生产活动中各种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对作物销售开展严格的监管工作,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农贸市场中的农产品送检,同时对销售农药残留超标作物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相关人员可以将安全检测中心设置在大中型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建立完善的作物市场流通准入机制,使农产品销售质量和安全得到保障。
在对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同时,要关注植保设备的创新和推广,用高效的植保机械替代化学农药,提升农药利用率,减少作物生长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种植者可以使用高性能喷雾器,将智能喷雾控制系统安装在普通的喷雾机上,通过更换喷嘴,使其喷涂误差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并将误差控制在5%以内。通过对农药喷洒过程中滴漏、排放、运行等过程的有效控制,使因应用平台落后导致的农药残留和农药浪费得到有效改善,提升农药残留风险管理效果。
除了机械设备外,还要关注农药使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在当前作物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通常是由于土壤肥力无法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对此,在农药残留风险管理中可以加强对新农药剂型的开发,既要保证使用的有效性,还要保证安全性。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作物种植的土壤条件、生长状况和气候条件等要素,对不同的农药种类进行科学选择,按照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应用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配制剂量。为了避免杂草和害虫很快出现耐药性,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农药种类的合理轮换,并使农药使用量尽可能减少[5]。另外,在化学药品的使用中既要对其喷洒位置进行严格控制,还要用适宜的添加剂替代杀虫剂,减少杀虫剂使用量。在除草环节,要贯彻安全有效的处理原则,结合时间和状态规范用药,并坚持以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的处理方式,保证杂草处理的高效性。不论是除草还是施肥,严禁使用残留时间过长的农药,避免对后续作物的生长造成损害。
在开展作物农药残留风险管理工作期间,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和作物农药残留标准,加强对市场中有毒农药的管理,对其喷洒对象做出明确要求,禁止在茶叶、蔬菜、水果等作物上使用,保证农药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另外,政府部门要对当地的农资交易市场进行严格管理,加大假冒伪劣产品查处力度,严禁其进入市场流通,构建购销账户,加大对非法农药经销商的查处力度,保证农药残留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得到切实贯彻,提升各种农药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使农药质量从源头上得到提升。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注重区分各种措施的优先级别,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控、物理化学诱杀等方式替代化学农药,构建高效低风险、生态友好、环境兼容的绿色防控模式,结合作物实际生长状况,选择绿色防控技术。同时,建立全面防虫除草机制,通过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尽量避免病虫害发生和土壤养分过度消耗,在保证作物健康生长的前提下减少药物使用,提升作物种植效益。
农产品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这也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为了加强作物农药残留风险管理,保证农药品类选择的正确性及其药剂配制的规范性,要使种植者树立科学的农药使用意识,从不同角度保障农药使用安全,提升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