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振兴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2023-11-10 00:33张立峰
种子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赤峰市种业种质

张立峰

(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赤峰市既是农牧业大市,也是种业大市。赤峰市在由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跨越过程中,种业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长期以来,赤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工作,以本地种业发展基础与优势为依托,积极引导农作物、畜禽种业发展。赤峰市种业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市场监管能力不断增强,逐步构建起以本地农牧产业结构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的种业发展体系。

1 种业发展现状

1.1 种业企业情况

赤峰市现有种子企业68 家,其中自治区发证、具有生产经营杂交玉米资质的种子企业24 家,占全区杂交玉米种子企业的1/2;旗县级发证种子企业44 家。赤峰市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各级种畜禽场87 家,其中国家级核心育种场4 家、国家级水禽良种扩繁基地1 家、国家级种公牛站1 家、自治区核心育种场2 家。2022 年赤峰市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

1.2 品种研发情况

赤峰市在农牧业品种科研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创新能力持续加强。赤峰市通过审定玉米品种284 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33 个。企业自主研发品种不断增多,以利禾系列、辰诺系列、玉龙系列和丰州系列为代表的玉米品种广为人知,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育成的抗除草剂谷子金苗系列品种表现突出。其中利禾1、玉龙7899 等玉米品种年推广面积达到6 600 hm2以上[1],抗除草剂谷子品种金苗K1 在2021 年推广面积达到13 000 hm2,占全国谷子总播种面积的15%以上。

在畜禽育种方面,赤峰市育有蒙古牛、蒙古羊、蒙古马等优良地方品种。经过多年努力,赤峰市先后培育出草原红牛、敖汉细毛羊、乌兰哈达猪、罕山白绒山羊和昭乌达肉羊五大地方优良品种,其中昭乌达肉羊群体规模达到350 余万只,2015 年取得了原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证书。

1.3 种子生产情况

1.3.1 农作物种子

赤峰市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6 000 hm2左右,其中杂交玉米制种面积5 000 hm2左右,2022 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到9 000 hm2,占全区玉米制种总面积的78.4%,产量占全区产量的78%以上,杂粮种子产量占全区95%以上。松山区先后2 次被认定为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敖汉旗2019 年被认定为自治区杂粮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1.3.2 畜禽种业

内蒙古赤峰博源种牛繁育有限公司现饲养优质后备种公牛60 头,采精牛50 余头。赤峰市肉羊核心育种场每年可提供优质种公羊6 万只,生猪国家核心育种场每年可提供优质种公猪10 万头,水禽核心育种场(扩繁基地)每年可提供优质父母代种鸭300 万羽。赤峰市改良站点和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赤峰市牛冷配站点数量达1 865 处,羊改良站点数量达2 100 处,牲畜改良率达到97%。

1.4 种业资源保护利用情况

赤峰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开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先后分别开展了3 次大规模种质资源收集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收集挽救了一批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能力进一步加强。目前,赤峰市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2 万余份,创制新种质、新组合等育种材料8 万余份。通过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充分了解种质资源特点、开展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利用传统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手段创制新种质,培育新品种。

2 种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2.1 鼓励政策措施及成效

赤峰市政府根据自治区委、区政府部署,开展种业振兴的工作。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了《赤峰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

一是加强资金奖补。立足赤峰市种业发展现实情况,重点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主要开展种子市场检查、监督抽检、品种试验、看禾选种平台建设和优良品种后补助奖励等。

二是推动科企合作[2]。积极鼓励引导赤峰市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以成果权益为纽带、利益紧密连接的科企合作机制,推动育种资源技术、人才向企业聚集。如蒙龙种业与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利禾种业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建立了稳定的科企合作关系,通过科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科研实力。

三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赤峰市优势种子企业之间实现强强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资本聚集和资源整合,改变“多小散”的经营状况。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强化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套牌等侵权行为,优化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2.2 金融政策措施及成效

加大农业发展银行对种子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并列入政策性贷款范围,以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贷款利息负担。出台种业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为种业企业纾困解难,增强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3]。

3 种业振兴面临的问题

3.1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

3.1.1 种质资源本底不清

由于长期未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致使赤峰市种质资源本底不清。在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过程中发现一些原有地方品种和野生种等种质资源已丧失,赤峰市种质资源消失速度加快。

3.1.2 种质资源保护基础薄弱

科研单位及旗县建立的保护基地未纳入统一管理、认定、挂牌程序中,同时面临着资金不足、平台和人才支撑不够等问题;种质资源信息难以进行数字化监测、信息化监管;缺乏长期保存种质资源的低温库。目前,赤峰市有农作物种质资源10 万余份,均通过常温库进行保存,由于常温种质资源库保存年限短,导致繁殖次数增多,种性退化严重。

3.2 优势特色品种培育方面

3.2.1 新品种选育研究和利用水平存在差距

在作物新品种研究上,赤峰市玉米、谷子、高粱育种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但其他作物特别是蔬菜育种水平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育种技术方面,赤峰市农科所及大部分种子企业主要依赖于常规育种技术。在育种方式及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与其他先进地区仍存在明显差距。

3.2.2 新品种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截至目前,赤峰市申请品种授权保护的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谷子、高粱和向日葵5 种。但部分育种主体及科研育种人员对品种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之品种权申请时间长等原因,导致一些科研育种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近年来,经多部门联合对种子市场的监督整治,赤峰市种子市场秩序得到有效优化,但种业侵权事件还时有发生,品种保护工作亟须加强。

3.3 聚焦良种化水平提升方面

3.3.1 种业企业总体规模小

赤峰市共有68 家农作物种业企业,其中,经营额1 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3 家,经营额500 万~1 000 万元的企业有7 家。赤峰市种业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低,无法形成龙头产业集群。

3.3.2 “育繁推”脱节

目前,赤峰市只有利禾农业1 家集育、繁、推为一体的种业企业。赤峰市的种子研发、生产、推广环节存在脱节的问题,难以在科研院所、企业、农户之间形成畅通的信息通道,研发与市场仍然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3.4 制种基地建设方面

一是缺少穗烘干设备。缺少果穗烘干设备已经成为钳制赤峰市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是种子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近年来,虽然在制种基地进行了机械化作业示范,种子生产、机播和机防等环节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但在玉米制种去雄、单粒点播和机收环节尚未实现大的突破,制约了赤峰市种子产业效益的提升。

三是种子加工全程自动化能力落后。企业缺少自动化装备,加工过程未实现全程自动化、数字化监控,消耗的人力成本较大。这是阻碍赤峰市种子质量和种业发展的一块短板,亟须解决。

4 推进种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种质普查,摸清资源本底,建立自治区级种质资源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

在完成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地方品种、濒临灭绝种质资源的收集力度,多渠道、多方式扩大种质资源的搜集区域,重点搜集具有抗病、耐低温弱光、耐干旱等特性的种质资源,加快摸清赤峰市种质资源“家底”的速度[4]。对现有的核心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对于性状不全的种子进行鉴定统计,建立高标准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

4.2 突出重点,加强种质资源的系统规划和创新利用

一是制订赤峰市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0 年,赤峰市农牧种质资源实现应保尽保,畜禽资源保护利用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玉米、马铃薯、向日葵、谷子和杂粮杂豆等主栽作物种源自给率提高10%以上;牛、羊、马、生猪、鸭等核心种源基本实现自主可控。

二是开展资源精准鉴定评价。采用传统性能测定和信息化、分子辅助标记等现代技术,对农作物、中药材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精准鉴定量不少于入库资源的10%。

4.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资源保护能力

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项目,整合各方资源,统筹规划内蒙古东部作物种质资源库、畜禽核心种质资源库和保种场,加快实现种质资源保存和活体保护全覆盖。启动建设内蒙古东部作物种质资源库,加强对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完善现有畜禽保种场,争取建设国家级畜禽保种场2 家以上。

4.4 加快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强化种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科研创新能力强、经营规模广、产业链长、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种业企业做大做强[5]。到2030 年,培育2~3 家经营范围辐射全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

4.5 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推动种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要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基层种业监管执法力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种业监管体系。

二是要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建议加快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制订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实施步骤和方法,明确判定标准、技术方法,推动利企制度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优化企业扶持政策。研究出台支持种业企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推进企业贷款贴息优惠政策落实,引导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等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兼并重组和创新研发,助力企业发展。

四是要改善市场发展环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大种业市场监管处罚和案件公开曝光力度,规避造假侵权者行为。

4.6 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依托松山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翁牛特旗自治区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敖汉旗国家级杂粮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发展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购进先进果穗烘干设备,分区域布局安排在制种条件好、规模大的重点旗县乡镇的制种基地,提高种子发芽率。

5 结束语

近年来,赤峰市出台的政策措施助力种业振兴卓有成效。但赤峰市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存在种质资源本底不清、种质资源保护基础薄弱、新品种选育研究水平落后、种业企业总体规模小和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加快推进赤峰市种业振兴,必须围绕摸清资源本底、加强种质资源利用、提升资源保护能力、加快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赤峰市种业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种业名企展示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