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23-11-10 00:33张文发
种子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防治效果番茄药剂

张文发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30)

近年来,我国学者为增加番茄产量,保障种植质量,对番茄种植开展了研究,部分区域开始运用大棚等方式进行种植。虽然大棚能营造良好的种植环境,但容易滋生各种有害微生物,病虫害发生概率。由此可见,研究番茄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尤为关键。

1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择

番茄品种直接影响其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在品种选择时应因地制宜,并在种植过程中科学使用大棚。例如,在早春时节便可通过大棚为番茄营造良好的种植条件。此外,选择品种需尽可能挑选抗高温、耐旱的品种,若是运用大茬栽培则需确保果蔬密度与田间间距[1]。

1.2 前期准备

在番茄播种前需要结合季节、环境以及土壤条件制订科学的种植方案。若当地环境条件较好,也可提前播种,或者适当延长采收时间,为番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条件。若使用小棚种植,则要提前播种,这样可错开病虫害高发期。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在4 月底开始种植番茄。在种植前要先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 h 左右,之后将其放置在50 ℃以上的热水中浸泡20 min。在浸泡过程中要不停搅拌种子,使其受热均匀,不会出现烫伤而影响种子的质量。通过充分浸泡能有效规避溃疡病以及早疫病,增强番茄种子的抗病能力。

与此同时,还需强化播种后期的管理工作。为提高番茄的种植效率,技术人员需要做好前期种子处理工作,并在种子上端覆盖厚0.5 cm 厚的土壤。在出苗后为保障番茄的生长速度,要为其营造良好的通风环境并及时浇灌,确保其充分汲取水分。

1.3 栽培管理

番茄定植通常在每年5—6 月,此时番茄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较高,需确保排灌方便才能保障番茄生长条件,防止种子腐烂。与此同时,定植过程中应结合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科学施肥,满足番茄对养分的需求。现阶段来看,在定植期间需要施有机肥37 500 kg/hm2、复合肥900 kg/hm2。此外,在定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可结合地下水状况适当调整定植深度。为保障定植的质量,若地下水水位较高,则定植深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对根部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枯萎病等各类病害的发生概率。松土也是保障移栽质量的关键,在松土时需将重点放在缓苗处理上,前期不可过多浇水[2]。

1.4 肥水管理

在种植番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土壤环境,不能过于潮湿。尤其是在雨季,需要基于降水情况及时排灌,在出现第1 棵穗果之后应科学施肥,补充番茄所属的营养物质,每隔15 d 施用1 次,氯化钾用量为135~165 kg/hm2。

2 番茄病害防治技术

2.1 猝倒病

番茄在出苗期极易患猝倒病,这时幼苗期根茎生长并不完整,若受到病菌的影响极易产生水渍状病斑,之后会顺着根茎发展遍布植株的茎叶区域,此时会导致幼苗倒伏或死亡。由于该病发病十分迅速,在短时间内便会死亡,因此被称为猝倒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有瓜果腐霉菌。为防止番茄患猝倒病而降低产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若发现患病植株要及时清理,并施用68%精甲霜·锰锌药剂或者3%恶霉灵溶液防治。

目前,随着人们对猝倒病的了解逐渐加深,相关工作人员也会运用90%代森锰锌,每隔10 d 喷洒1 次,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2 立枯病

立枯病发病前期,病菌会进入幼苗的茎部使其表面生成褐色斑点,此时会大幅度削弱幼苗的生长态势,使其出现蔫萎的情况。后期随着病情加剧,褐色斑点会逐渐扩大直至完全覆盖在植株茎部。发生立枯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立枯丝核菌的影响,该种细菌极易在高温环境下快速滋生。在我国秋季大棚种植的过程中立枯病十分常见,10 月末至11 月初为高发期,种植人员可喷洒多菌灵溶液防治,可以与土壤搅拌混合施用。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植株的表面再次撒1 层药土,目的是保证幼苗生长质量。此外,如果在植株定植后发生立枯病,可以选择50%异菌脲粉剂1 200 倍液或15%恶霉灵药剂对植株表面进行喷洒防治,每间隔7 d 喷洒1 次,需连续用药30 d 以上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如果立枯病与猝倒病一同发生,可施用恶霉灵药剂、50%福美奴800 倍液防治,具体用药量要根据患病植株的实际情况而定。

2.3 灰霉病

灰霉病会在植株的根、叶、茎上产生灰色的霉状物质,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病症发展速度较快。灰霉病主要发生在12 月至第2 年5 月,若是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且光照不足,超过90%的区域都会受到灰霉病的影响。为有效防治灰霉病,需要在前期选地过程中选择地势较高,且排水性能较好的区域。为了从源头降低病菌对植株的影响,可以选择0.4%~0.5%霉威溶剂提前喷洒在植株表面。果实期,可以选择腐霉利可药剂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治灰霉病时病菌易对药剂产生抗药性,所以在用药过程中要科学管控用药量及用药频率,可以多种药物混合交替施用,防治效果显著[3]。

2.4 早疫病

早疫病也称为夏疫病,主要发生在夏季。在发病时,植株根茎叶以及果实都会受其影响,发病初期叶片会产生水渍状斑点,发病后期病斑逐渐扩大为(3.2~51.0)mm×(3~19)mm 的黄色光晕。发病初期,每间隔10 d 施用1 次百菌清药剂225 kg/hm2,或者使用药剂烟熏的方式防止病情加剧、扩散。此外,也可选择10%丙环唑乳油和80%异菌脲进行防治,每间隔10 d 喷洒1 次。注意应多种药剂混合施用,防治效果显著。

2.5 晚疫病

晚疫病主要为害叶片及新茎。当果实受到影响,表面会出现水渍状斑点,颜色多为灰褐色,边缘存在不规则纹路。在后续病症发展过程中,斑点逐渐成为白色霉斑并由内而外向果实内部为害。晚疫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区域,一旦温度较低会停止蔓延。对于大棚种植来讲,晚疫病高发期在3—5 月和9—11 月。可以使用烟熏药剂的方式防治晚疫病,烟熏药剂主要包括百菌清以及霜霉灵等,发病前期用百菌清或霜霉灵45~52.5 kg/hm2进行防治,发病后期用百菌清或霜霉灵300 kg/hm2防治效果显著[4]。晚疫病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要每间隔7~8 d 交替施用其他药剂,防止削弱药效。在此过程中,为降低对果实的影响,药剂的用量也要十分谨慎,在采收前8 d 停止用药,防止果实残留药物,影响其产量以及后续销售。

2.6 叶霉病

叶霉病的典型特征是对叶片以及花朵产生影响,使其表面出现黑斑。此病害主要发生在花果期,多为春季5—6 月以及秋季10 月左右,且春季出现此病症,影响最为严重。叶霉病病原为孢状霉菌,在前期可用50%百菌清57.6~65.4 kg/hm2烟熏处理。在后续也可运用10%粉尘药剂,每隔7~11 d喷洒1 次,与其他药物交替施用质量更佳。

3 番茄虫害防治技术

3.1 白粉虱

白粉虱也被称为小白蛾,主要靠汲取植物茎叶的汁液生存。在白粉虱的影响下,番茄叶片会逐渐变黄,并在短期内枯萎。与此同时,白粉虱的分泌物也会影响周围的植株和果实。结合目前的调查数据来看,白粉虱可能会携带不同类型的病毒,因此在发病前期必须及时进行防治。通常情况下,防治白粉虱有3 种方法。

一是农业防治。发现植株受到影响后应及时处理患病植株以及周围杂草,从而控制害虫。

二是物理防治。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白粉虱有一定的趋黄性,可通过设置黄板的方式开展害虫的引诱和捕杀工作。

三是化学防治。可施用25%扑虱灵2 500 倍液进行防治,每7 d 喷洒1 次,连续施用30 d 左右,防治效果显著。

3.2 蚜虫病

蚜虫属于群居生物,会汲取内部汁液对植株造成严重影响。在受到蚜虫影响之后,叶片会变成黄色后逐渐扭曲,整个植株弯折,且不会再继续生长,难以开花结果,直至死亡。相比于蚜虫对植株直接的影响,蚜虫还会传播大量细菌和病毒,若是前期没有及时治理,便会在发生蚜虫的同时发生其他病害,导致大面积减产,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此种害虫主要有以下几种防治方式。

一是在拉秧之后及时处理周围杂草,并在其大范围扩散之前喷药,缩小害虫扩散范围。

二是运用黄板吸引蚜虫并集中处理,减少虫口数量。

三是施用50%抗蚜威2 000 倍液进行防治。在喷洒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叶片以及害虫生长区域。

3.3 地老虎

地老虎也被称为夜盗虫,在番茄定植期间为害严重。幼虫期的地老虎会进入番茄心叶区域以及周围的土壤对植株的叶片造成为害。35 d 左右的地老虎会在夜晚对根茎产生影响,导致番茄的茎叶大面积折断,无法继续生长,种植人员需要设置黑光灯诱杀地老虎。与此同时,可选择95%敌百虫与杂草相混合制成毒饵,从源头诱杀。在此基础上,防治幼虫可选择2.7%溴氰菊酯3 000 倍液,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4 番茄病虫害药剂喷洒技术运用注意事项

4.1 科学用药,削弱病虫的抗药性

一是在用药过程中避免长时间施用同一种药剂,否则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从而造成资源浪费,降低经济效益。

二是严格管控药剂的用量,并不是浓度越高越好,否则极易腐蚀植株,甚至在根茎上大量残留农药。

三是严格管控用药频率。一般药剂的喷洒周期为8~11 d,至少也要间隔7 d 之后再次用药。若是大棚种植,最多1 个月用药不超过4 次,否则会加大药剂残留量,威胁人体健康。

4.2 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用药

在病虫害产生的过程中,常见的疾病高发期有以下阶段。

一是出苗期。由于该阶段幼苗较小,极易在外界的影响下感染细菌甚至死亡,此时便要提前准备杀菌剂。

二是定植后的缓苗阶段。此时植株处于高速生长阶段,极易产生早疫病等病害,因此需要采取一次性喷洒药剂的方式对植株表面加以处理,使其形成保护膜,避免发生细菌感染。

三是在结果初期。由于开花导致植株叶片汲取营养物质困难,且较为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要喷洒药剂进行预防。

4.3 强化喷洒技术运用,保障用药效果

喷洒过程要自下而上,先喷根部逐渐向上,这样才能够保证用药均匀。在喷洒过程中,不同药剂的使用时间也不同,需结合降水、光照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时间和种类。总而言之,对于番茄种植来讲,田间管理尤为关键,要科学用药,不仅要关注不同药剂的用量,而且在浓度调配方面也要具有针对性,从源头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提高农户经济收益、增加产量奠定良好的基础[5]。

在采收阶段,由于果实生长需要,内部的营养物质主要集中于果实,此时植株的抗病能力进一步减弱,并且随着浇灌次数的增加,湿度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在每次浇水前观察是否存在发病的可能,并及时喷洒药剂,防止病虫害对植株产生严重影响。

5 结束语

对于番茄栽培来讲,病虫害的防治重点在于前期预防,只有预防到位才能从源头上降低对番茄栽培质量的影响。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制订科学的植保方案,并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技术强化防治效果。与此同时,在药剂运用方面需科学合理,不能过量或施用有毒药品,为实现绿色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防治效果番茄药剂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