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及措施配置要点

2023-11-09 06:46吴敬贵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10期
关键词:蓄水池枣庄市梯田

刘 坤,吴敬贵,邢 涛

(1.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枣庄 277100;2.枣庄市市中区周村水库事务中心,山东 枣庄 277100)

0 引言

2023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有机结合,提供更多更优蕴含水土保持功能的生态产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新阶段水土保持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1]。

2023年2月,水利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重点任务为:实施治山保水,守护绿水青山;实施治河疏水,实现河畅景美;统筹治污洁水,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以水兴业,助力乡村振兴。

自2018年批复实施《枣庄市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以来,全市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8条,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近60km2,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6%以上。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实施促进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村民居住环境。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设计治理模式是关键,措施配置是重点,结合近年来枣庄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设计及建设情况,以枣庄市市中区峨山口生态清洁小流域为典型,对建设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1 基本情况

1.1 小流域概况

枣庄市市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鲁中南山地丘陵南沿,境内北、南部低山起伏,地势较高,中部地势平缓。全区200m以上低山丘陵区面积27.06km2,占全区总面积的7.2%。周村水库位于市中区东北部孟庄镇境内,属于中型水库,是枣庄市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

峨山口小流域位于市中区东北部,周村水库以西,涉及行政村4个,流域总面积17.55km2,流域内海拔在110~340m之间,总体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小流域为石灰岩山区,属于典型的岱崮地貌,土壤主要为褐土,流域内林草覆盖率约为31.4%。

峨山口小流域以农业生产为主,部分村庄形成了干杂果(板栗、核桃)、草莓、水蜜桃、大樱桃等特色产业。依托流域内的周村水库、龟山、“十里黄山涧”等旅游资源,地方大力推动乡村游活动,有效带动了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

1.2 主要问题

通过现场踏勘及问题诊断,项目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问题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水土流失

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约11.01km2,其中轻度侵蚀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2%,中度侵蚀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8%,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为638km2/a。

通过现场调查,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一部分为山体中下部的水蚀坡林地和低标准梯田,由于开垦时间较长、地块分散、维护维修标准较低等原因,普遍存在缺少田间排水系统、地堰破碎、树盘缺失等问题,直接导致梯田的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强降雨情况下容易造成地堰损毁,山坡地表形成冲刷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另一部分为山体上部,由于项目区属于石灰岩山区,山坡陡峭,地面坡度一般在30°以上,土层薄,植被覆盖情况较差,既是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也是治理恢复的困难区域[2]。

(2)沟道淤积

项目区主要沟道有3条,沟壑密度0.46km/km2,沟壑面积占流域总面积55.3%。北侧老山口沟道,涉及4条支沟,干沟长约1.2km,平均比降约0.038,直接汇入周村水库。中部黄山涧沟道,涉及6条支沟,干沟长约2.9km,平均比降约0.026,直接汇入周村水库。南侧道沟河,为峄城大沙河支流,上游为峨山口塘坝,中间接纳6条小型沟道,沟道长度0.5~1km,平均比降约0.05左右。

通过现场调查,沟道上游淤积严重,原有拦水拦沙设施无法继续发挥效益;沟道护岸等级较低,护岸工程不连续,影响沟道自然排水;沟道两侧道路、梯田缺少必要的截排水措施,沟道汇水不畅。

(3)农业生产条件

项目区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面积645.36hm2,主要种植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等粮食作物,经济林面积477.63hm2,主要栽植有花椒、板栗、核桃、桃树、大樱桃等。

通过现场调查,项目区部分区域缺少雨水集蓄设施。项目区内建设有多座蓄水池,但均为农业部门建设提灌式蓄水池,无法集蓄雨水资源;山上部有山泉水出露,但缺少蓄水设施,无法长期利用;村民利用田间洼地蓄水,面源污染严重,缺少配套的引排水设施。

项目区内生产路等级较低,以土质路面为主,缺少排水系统,不利于机械化耕作、运输,且会在雨水冲刷下加剧区域水土流失,特别是山中上部的经济林生产路,机动车通行困难,无法满足生产运输要求。

(4)村容村貌

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项目区内各村庄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农村垃圾转运体制较有成效,乡村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及厕所革命正在完善中。现状村居绿地侵占严重,缺少绿化美化措施;农村垃圾分类尚未完全普及推广;农村广场布置简单、利用率较低;乡村游、农家乐等相关服务宣传设施较少。

项目区南侧上道沟村现有农村广场一处,中间有泉,名为“泉头”,有“百泉之头”的美称。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广场经常作为农村宴席用地,卫生环境较差,缺少必要的截水措施和围栏,地表污水容易汇入泉池,污染水环境,影响村容村貌。

2 治理模式与措施配置

2.1 治理模式

通过小流域调查,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峨山口小流域拟建设以绿色产业为主导,兼具水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功能的生态清洁小流域。

本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拟通过封禁治理、田面(坡面)整修、沟道整治、蓄水池建设、生产路建设、村庄美化等相关措施,对流域范围内存在的水土流失以及面源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整治,提高改善土地生产力,最终达到“清水出沟”的目的,使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河道及沟渠水环境得到净化,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加强,生态环境和村庄环境得到优化,基本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和谐[3]。

根据项目区现状问题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需求,考虑项目投资强度、地方配套能力以及长期规划方向,在采取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控体系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以下4种治理模式。

(1)“以封为主,以育为辅”生态自然修复

对山顶或坡上部的疏林地、荒草地、裸岩区域进行封禁治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行生态修复。部分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可以按照“适地适树”原则进行补植,提高林草覆盖率。

(2)“以修为主,以新为辅”面上整治工程

项目区经过多年的生产开垦和农民自发整治,面上措施基本定型,大规模的新建反而会破坏稳定的地表形态,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本次治理根据地类现状,主要提高梯田标准,补充排水措施;对部分破碎地块进行连片整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水蚀坡林地就地取材,布置树盘、地堰。用最轻微的扰动方式,提高水土保持功能,最大限度减少大规模新建造成原地貌破坏。

(3)“按需设置,点线面结合”亮点工程

综合治理措施的布置要突出重点,提前谋划重点治理区域。点状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为主按需设置,重点面上措施以改善水土流失为主结合点型工程布置,点型工程通过线性工程连接,形成治理环路,着力打造工程亮点,突出治理成效。

(4)“改善为主,‘治宣’结合”村居环境治理

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因地制宜将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宣传措施相结合,突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主题,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群众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意识。

2.2 措施配置

(1)封禁治理

项目区封禁治理面积总计254.16hm2,对林草植被较少的部分地块进行补植。全面封禁域内不设置封闭围栏,只在主要沟口、路旁设置标志牌;加强抚育管理,加快植被恢复;补植区域根据立地条件,补植侧柏、黄栌等乡土树种。

(2)整修梯田

项目区整修低标准梯田309.43hm2,其中局部整修259.94hm2,全面整修49.49hm2。局部整修梯田主要内容为破损地堰修复、低标准地堰提升、坡地田面平整;排水沟整修包括田间排水沟清淤、修建排水顺接。全面整修主要将破碎梯田连接成片,提高梯田等级,并修建完整排水系统。

(3)水蚀坡林地整修

项目区水蚀坡林地整修436.41hm2,主要建设内容为地堰整修、树盘整修、排水沟整修。地堰整修集中在山下部经济林,主要修复原有梯田砌石地堰;树盘整修集中在山中上部,主要是修复坡面经济林树盘子,就地取材,采用碎石干砌;排水沟整修集中在经济林内部生产路2侧,主要为清淤、修建排水顺接。

(4)蓄水池

项目区布设蓄水池7座,全部为集雨蓄水池,与梯田排水系统、道路排水系统连接。蓄水池选址考虑便于集排水、利用施工、方便利用的原则。蓄水池主要由水池、沉沙池、排水沟3部分构成,附属设施有人梯,围栏,进水管、工程标识牌及安全警示牌。1#蓄水池为整修,利用现有池体,四周布设围栏,对上游进水渠道进行清淤加固,恢复其沉沙、引水功能;2#、3#、4#、5#、6#蓄水池均位于生产路一侧,与现有排水系统连接;7#蓄水池位于山鞍部,主要集蓄山间泉水。

(5)沟道治理

本次沟道治理包括3块内容,分别为沟道清淤、河道护岸、坑塘整治。黄山涧沟道上游堰坝进行清淤,恢复其蓄水拦沙功能;道沟河中段进行河道整治,2侧新建生态砌石护岸,稳固岸坡,与下游已建护岸工程连接,提高河道排水能力;道沟河西支坑塘整治,新建上游汇流排水沟3条,拦蓄周边地块雨水,提高蓄水能力,新建溢流口排水沟,疏通水路,减少降雨沟蚀。

(6)生产路

生产路的布设结合蓄水池工程、沟道工程、全面整修工程结合。项目区对4条生产路进行硬化整修,主要是地面平整硬化,补充建设排水系统,与现有硬化生产路连接。

(7)村居环境改善

村居环境治理与提升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美化村居环境,利用村内路旁空地、闲置宅基地、文化广场四周空地,栽植美化绿化效果好的园林绿化树种。②利用“城乡垃圾一体化”成果,推广垃圾分类,布设智能垃圾分类屋;③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利用现有资源,整治“泉头广场”,整治内容包括违建拆除、泉池清淤、地表透水铺装、安全围栏、布置景观小品绿化;④结合工程标识牌、封禁治理牌布设水土保持宣传措施,结合“泉头广场”布设小流域宣传栏和水土保持科普栏,宣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水土保持科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小流域概况、生态清洁小流域理念等。

上述措施配置技术路线详见表1。

表1 峨山口生态清洁小流域措施配置技术路线

3 结语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系统工作、民生工程,需要将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4]。鲁中南低山丘陵区是山东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枣庄市在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时,在采取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控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思路,结合地方特色和自身条件,完善治理模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效益。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成后,投资制度、管理制度、效益监测、提升完善都需要深入研究,探索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效益评估模型、长期发展模型、地方特色模型、全过程管理模式是今后工作重点。

猜你喜欢
蓄水池枣庄市梯田
小胖猪的困惑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Pico便携式浇花器
Aqueducts
山东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
PP模块化蓄水池在海岛施工的应用
梯田之恋
新型城镇化推进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