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利用财务管理思维剖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方式,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基本情况,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但是,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实务中,存在着财务信息滞后、计量方式不统一、报表分析流于表象等问题,使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论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逐一解析,提出通过重构财务报表、持续提升报表分析能力等举措,探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财务报表;报表分析;财务指标;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9-0191-03
1 引言
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的有效方式,是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利益相关方基于各自利益考量的抓手。例如,企业经营管理者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信息,评估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银行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决定贷款额度和期限等。但是,一份客观的财务分析报告取决于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和完整性,也取决于财务报表分析者的专业分析能力。
2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报表作为进行财务分析的信息载体,其本身的规范性和客观性程度直接决定着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目前财务报表尚有些许瑕疵,主要表现如下。
2.1.1 财务信息提供不及时
目前,财务报表数据均是基于财务会计的原则和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反映,而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会计主体已经发生了的经济业务,这就意味着财务报表最终反映的是会计主体的历史交易或事项。而财务报表分析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进一步行动提供决策信息,以历史数据分析结果为未来提供决策指导往往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失效[1]。尽管报表附注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也会作描述,但是描述的深度和广度都受限,难以为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提供有效的帮助。
2.1.2 报表项目计量口径不统一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五种合法的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现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企业必须在这五种计量属性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对相关会计要素进行价值反映。例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选择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选择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期末计量、盘盈资产选择重置成本计量、使用权资产选择现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等。基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等质量要求,不同的资产和负债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导致财务报表反映的项目的计量口径缺乏统一性,影响财务分析的效果[2]。
2.1.3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在某些经济业务核算时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例如,企业在发出存货的计价业务核算中,可以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4种计价方法中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发出成本核算;固定资产可以在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4种主要折旧方法中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计提每期折旧。这种规定赋予了企业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导致企业不同的资产甚至同一资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进一步削弱了财务分析的效果。尽管准则关于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方面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例如,企业对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则必须具有公允价值可靠取得的客观环境条件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在实务操作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逐利的动因驱使下,企业会存在违法操作,对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进行扭曲使用,使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可靠性基础受到侵蚀。
2.1.4 财务信息造假现象严重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程度直接影響财务分析的质量[3]。换言之,财务信息造假将会导致财务报表分析目标难以实现,徒费人力和物力。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受利益驱使,虚构经济业务,伪造经济数据,一次次突破底线,进行财务造假,手段之多样,金额之庞大、性质之恶劣,严重侵蚀财务报表分析的诚信基础。
2.1.5 法定报表格式单一
我国现行的财务报表格式主要是基于财政部特定的要求设置的。例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按照流动性进行排序,利润表中的各损益项目按照三步走的核算内容进行排序等。这种格式设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利于财务报表分析[4]。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为例,资产基于不同的依据有不同的分类,而不同的分类影响着财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筛选。再如,需要对企业持有的资产经营属性和金融属性进行对比分析,需要打乱现有的财务报表项目排序,并结合相关明细资料,将资产按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才能够得到理想的分析结论。
2.2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问题
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3种。这3种方法虽然在明示企业财务信息背后的信号方面屡有建树,但也存在各自的缺陷[5]。例如,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参照对象的可比性程度难以准确衡量导致参照数据的尺度难以把握,参照对象的相关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难以验证,参照的历史数据或计划数据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是否有对比意义等;采用比率分析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结构分析采用的分析对象是否实质上具有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难以准确把握,效率分析中投入与产出在构成分子和分母方面是否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需要进一步佐证,相关分析中采用的分子和分母因素是否具有相关性可能存在争议;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分析因素的排序带有主观性,分析结果带有一定的假定性。这些不可控的分析缺陷导致分析结果一定程度的失真。
2.3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存在问题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科学性除跟报表信息的有效性有关之外,报表分析人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样影响着分析结果[6]。主要表现在:部分报表分析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为分析而分析,简单地将财务数据套用在财务分析指标公式上,缺乏合理的参照比率,僵化地解释财务指标分析结果,难以发现报表信息背后隐藏的真实问题;部分报表分析人员过度依赖定量分析,对定性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分析结果的效用大打折扣;还有一部分报表分析人员利用单一的财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缺乏相互佐证指标的综合分析,导致分析结果片面甚至错误。
3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优化对策
如上所述,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由于报表会计信息本身存在的问题、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报表分析者存在的财务分析缺陷,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持续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主客观环境。
3.1 强化财务报表信息的可利用性
3.1.1 减少财务数据的时效性影响
由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历史经济业务,信息的滞后性尽管影响着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但目前尚未找到更好的方案进行替代,只能通过减少财务数据时效性的负面影响,提高报表分析质量。笔者建议在进行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之前,先将由于时间流逝造成的物价波动进行调整,统一不同时期金额的购买力,同时,剔除时间久远的数据,最大程度保证财务数据的可利用性。
3.1.2 统一报表项目计量口径
目前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属性受制于会计准则的要求,主要基于谨慎性原则和减少舞弊风险的现实考量,并不能准确反映报表项目的客观价值。而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利用财务报表项目数据为决策提供有效会计信息,这明显区别于会计准则的要求。因此,为更准确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需要对报表项目的计量口径进行统一。考虑到决策的服务属性和数据的可搜集難度等因素,笔者建议对财务报表项目统一调整为公允价值计量是比较可取的方式。
3.1.3 减少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裁量空间
尽管现行会计准则关于会计政策的选取有比较严格的条件,但是在实务操作中,由于监管的深度和广度尚存在较大提高空间,而决策具有及时性,即便事后发现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但仍不能弥补基于财务报表分析而进行的决策失误。因此,在涉及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基于决策需要,减少会计政策的自由裁量空间。例如,对于企业持有的某些大批量存货,通过赋予扫码识别功能,采用个别计价法进行发出计价核算。实务中,企业进行会计估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摊销方法、完工进度等方面,主观性比较强,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效果。笔者建议,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应立足于第三方角度,结合行业和企业佐证资料独立进行会计估计判断,尽可能保障财务数据的会计估计客观性。
3.1.4 审慎甄别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对于非上市公司,由于其财务报告信息没有对外披露的强制性要求,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因此,作为企业内部真实参与经济活动的内幕知情者,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有条件去甄别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进一步的财务分析提供可靠性保证。对于上市公司,由于其财务报告信息定期披露的刚性要求,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除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外,外部人员也是重要的报表信息使用者。鉴于外部使用者虽然没有具体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在披露前必须经专业的第三方鉴证机构,即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理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外部报表信息使用者可以相信披露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当然,具有明显的数据逻辑错误和造假痕迹的财务数据,报表分析者仍需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否则,不能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3.1.5 重构管理用财务报表
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活动,需要对现行法定报表格式和项目进行重构。例如,企业的经营活动衍生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一般工商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因此,需要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区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其经济活动的性质区分为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重构基于流动性编制的法定格式的资产负债表;将利润表中的损益按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进行重新分类,重构基于三步法编制的法定利润表。
3.2 改进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囿于现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局限性,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应努力拓展分析渠道,矫正基于单一指标的分析结论[7]。例如,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时,既要选择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等单项分析指标,也要选择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综合分析指标进行佐证。当然,财务指标的构造主要是通过分析发现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因此,财务分析人员可以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对财务指标组成因素适当删减改造,切忌生搬硬套财务数据,为分析而分析。同时,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应积极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其他财务分析方法,如经济增加值法、财务预警-Z预警模型等,进一步增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科学性。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应积极突破现有的分析框架桎梏,增加诸如经营协调性分析、信用成本分析等内容,多角度分析论证,增强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3.3 提升财务报表分析者的分析能力
目前,人类社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的更新容量和更新速度要求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要持续加速学习新的分析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更加错综复杂的财务报表信息生成环境。具体来讲,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应做好以下3个方面。
3.3.1 系统研读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涉税政策
财务报表信息主要来自基于会计准则和涉税法律的账务处理,由于会计准则和涉税政策的频繁变更和修订,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只有精准掌握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要求和涉税法律的相关规定,才能判断财务报表信息的来龙去脉,甄别数据真假,判断信息可靠程度。
3.3.2 掌握财务分析的复合技能
传统的财务分析技能在信息量暴增、交易复杂化和造假推陈出新等多重因素叠加的今天,难以实现财务分析的预期目标。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分析人员需要掌握更高层次的分析技能,如数学建模、Python语言等跨学科专业分析技能,力求财务报表分析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3.3.3 积极探索财务分析新思路
现有的财务分析框架和分析指标是无数财务分析从业者经过发现总结提炼出来的,它既非一成不变,也非恣意猎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者要秉承务实创新精神,以发现和解决企业经营实际问题为行动导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财务分析新思路,不断优化财务分析框架、方法和指标。
4 结语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作为洞察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技能的直接体现。由于企业财务报表基础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相关性是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准确分析的前提,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正确解读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自身的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着财务报表分析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本文主要从强化财务报表信息可利用性、改进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和提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分析能力3個方面,提出优化财务报表分析效果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常继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21(35):50-52.
【2】王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2(09):7-9.
【3】李肖飞.浅谈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J].纳税,2021(25):99-100.
【4】杜晓茜.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商讯,2021(24):39-41.
【5】吴东婧.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2022(35):90-92.
【6】杜婷婷.探究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22(21):169-171.
【7】林芳欢.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及内容[J].投资与合作,2022(7):61-63.
【作者简介】冯申伟(1979-),男,上海人,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