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3-11-09 07:57:42李晓丽
新西部 2023年9期
关键词:石嘴山市星海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2018年以来,石嘴山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取得瞩目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更好推动石嘴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石嘴山应抓住“天时”机遇,解决财力难题;创造“地利”优势,解决物力难题;培育“人和”动力,解决人力难题,以期推动石嘴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更高质量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18年以来,石嘴山市积极响应国家、自治区通知要求,着力推动辖区行政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更好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本文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为例分析现状,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石嘴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更高质量发展。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按照国家、自治区及石嘴山市安排部署,大武口区于2019年2月完成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所辖乡镇(街道)共成立12个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和2个经济合作社),共发放股权证书9315户。其中1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争取到中央、自治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分别是长兴街道兴民村、长胜街道长胜村、星海镇星海村、星海镇果园村、星海镇星光村、星海镇枣香村、星海镇富民村、星海镇临湖村、星海镇隆惠村和星海镇祥和村,各类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共1873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1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总收益达到94.6万元。2022年,星海镇祥河村、隆惠村、枣香村三个村率先给77户监测户、贫困户进行了优先分红,累计分红6.1万元。大武口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初见成效。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武口区所辖的12个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集体财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都能发挥较好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匮乏,内生动力不足

一是组织领导力量薄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般由村干部兼任,普遍存在学历不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市场眼光较窄、缺乏现代经营理念等问题,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集体经济,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一些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缺乏信心。一些村干部责任心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一些村干部怕承担风险,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再者,农村基层事务繁杂,任务多且重,兼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村干部对组织发展投入精力不够。

二是组织成员力量不足。由于农业生产收益有限,致使许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下滑,农村人力资源呈现出典型的老龄化和弱质化特点,组织发展力量严重不足。

三是组织成员主体意识淡薄。一些组织成员在外务工或创业,长期远离家乡,对所属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认同感,认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跟自己没多大关系,不愿为组织发展出资出力。例如,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自筹资金方面,大武口区1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有兴民村、祥和村分别自筹资金65.978万元、69.72万元,其余行政村均未进行资金自筹。

2、物力资源有限,发展空间不足

一是集体资产体量不大。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数村将集体土地、山林、水库等资产包产到户或组,可用集体资产较少;少数村有集体资产,但由于资产所在地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导致开发利用价值不大。

二是组织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前期项目谋划机制不健全。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前期项目谋划不精准,造成项目建设过程中方案频调,投资成本失控。如星海镇星海村发展生态旅游业种草养马设施项目时,未能充分考虑到突发事件对项目的影响,造成项目刚上马就落马,加之后期管护不利,最终投资失败,损失成本5.4万元。中期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虽已制定相关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严格执行和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如分红不及时,拨付资金使用不规范、财务账目管理不规范、项目档案资料不完整等。截止到2022年,只有祥河村、隆惠村、枣香村三个村率先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且分红力度不大。后期监督机制不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尚处于法律规范的边缘区,主体地位不明确,组织管理不明确,与村民委员会职责不清,导致组织监管不明确、难到位,缺乏有效监管,缺乏定期研究分析,组织发展缓慢。如隆惠村日光温棚建设项目投入120万元,由于缺乏及时的监督管理,2021年仅收益447.50元。

3、财力资源不够,增长动力不足

一是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市场主体,发展经济意愿强烈,也看准了项目,但囊中羞涩,缺乏启动资金,仅有个别村有少许村级资金,大多数行政村启动项目只能靠上级扶持资金,发展能力受限。

二是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部分项目未能较好撬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本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规模不大、可持续性不强。截至2022年,大武口區10个项目村只有星海镇富民村现代农业发展建设项目、长胜街道办事处长胜村德美斯物流园项目、星海镇枣香村壮大村集体温棚建设项目撬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本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项目经济效益不高。各行政村集体经济项目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大部分项目都产生了一定的经营收益,但由于经营方式单一,产业规模小,总体收益率不高。大武口区10个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6个实现盈利,3个出现亏损,1个尚未投入运营,发展见效慢,可持续性不强。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抓住“天时”机遇,解决财力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建立兼顾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要“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等,为后疫情时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一是抓住机遇“开源”。深入研究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自筹资金、吸引社会资金、降低发展成本、享受税收优惠等方面找出路、出政策,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引导缺乏经营管理人才或项目的行政村以现有资源、资产入股周边龙头企业或实力雄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努力发展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多元化混合型市场经营主体,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生动力。

二是严于律己“节流”。规范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从资金、资产、资源及经济合同入手,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进行全面清查,实行财务软件管理,报上级部门备案。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作用,及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财产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每一分资金都花在“刀刃”上,对有疑问的账据,请经手人、证明人、批准人进行解释说明。及时、真实地公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相关信息,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状况晒在阳光下,充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民的知情权,经得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民的质疑,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不流失、不浪费。

2、创造“地利”优势,解决物力难题

一是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完善前期项目谋划机制。实行服务外包,以项目分红为佣金,吸引专业投资顾问公司为本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完善中期管理机制。与时俱进完善修订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法规,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严格贯彻执行。完善后期监督机制。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理清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作用;适当给予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有关部门财务监督权限,形成定期查账、定期分析研判机制,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二是探索发展新路径。以公开竞标制度管理集体资源,探索集中化、规模化以及特色化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对于有资源优势的行政村,可以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经济;对于没有区位优势、资源较少的行政村,建议通过产业相融、产权同享、创新发展、合作发展、联营发展、“小团并大团”等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度挖掘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附加值,激活各类发展要素,让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更多、更好、更快惠及本村农民。

3、培育“人和”动力,解决人力难题

一是选优配强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要大胆打破传统,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事业心强、擅长经营、精通管理、拥有奉献精神、能够秉公办事的优秀人才选进村领导班子,同时加强引导乡贤、致富能手、优秀大学毕业生等带头回乡创业,带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如果人才资源有限,可尝试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外聘职业经理人担任合作社常务社长,全面负责合作社管理经营活动。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抓住“十四五”规划契机,大规模、全覆盖开展培训学习。利用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等平台,对集体经济组织法定代表人、新选举上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优秀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管理水平,坚定其发展集体经济的决心,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从源头上解决村干部“不愿干”“不会干”“不想干”“不好干”等思想问题。对于普通村民,可通过“送课下乡”等契机,深入宣讲《宪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法律知识,增强组织成员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珊珊:《沧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载《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79-80页。

[2]王晓辉、刘昊龙、于仁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载《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22(11):4-6页。

[3]笙婷婷、于光:《鄉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困境及路径》,载《乡村振兴》,2023(10):100-102页。

[4]崔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内部困境及其治理》,载《山东社会科学》,2019(4):148-153页。

作者简介

李晓丽 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石嘴山市星海集体经济
互联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2021年25期)2021-12-14 14:14:20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34
璀璨夺目的陇原国宝星海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4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08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石嘴山市非公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07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检察院依法对王炜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方圆(2017年8期)2017-05-04 20:17:44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