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肇始之地,从文化历史遗存、精神财富来讲更丰富,是长江流域及其他流域所不具备的。随着物质财富增加,人类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黄河流域所拥有的人文资源、历史遗迹、文化精华,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文明所不能替代的。而近现代一百八十余年的黄河流域文明也呈现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尤其是人民治黄七十年形成的文明精神,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文明在黄河与长江间推移。唐中期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黄河流域。直到三国,长江流域才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五代十国几乎达百年的战乱,致使北方黄河流域趋于衰落。隋唐建都长安,带动北方黄河流域文明的重新复兴与崛起。然而南方长江流域经济已超过北方,但政治中心依然在黄河流域,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黄河流域形成东西结构的轴心。黄河流域的文明形态是大河文明——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再到现代的生态文明转变。从马可·波罗到伏尔泰的五百年里,西方都在表达一个伟大的中国,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上都是伟大的,都值得赞美,出现马可·波罗笔下的“大汗的大陆”到学人视野里的“大中华的帝国”“孔夫子的中国”。然而,从1750年开始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开始走向反面,出现“停滞的中国”形象,再到1855年后形成的“中国之患”“饥荒之国”形象,国家形象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标识。
晚清黄河与“中国之患”
铜瓦厢又名铜牙城,位于河南省兰考县西北25里的黄河北岸,今兰考县境内。曾是一个繁华的黄河渡口和集镇,清代兰阳第一险工。因为堤坝贴护着黄色琉璃瓦,望去宛如铜墙铁壁、金光闪闪,人们将这里称为“铜瓦厢”。从先秦到民国2500多年时间里,黄河下游决口2590多次,较大改道26次,重大改道6次,铜瓦厢所在地自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走河以来,历经金、元、明、清、民国五个时代,大小决溢143次,河道变迁频繁又复杂。后因捻军、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一时黄河难以复道兴筑,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受灾严重,山东为甚。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堤,改变了黄河七百多年由淮入海历史,向北流由大清河入海,南北大运河商贸中断。
1868年,上海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展开了黄河新河道科考活动,了解黄河决堤的原因、时间、地点以及新河道的航运能力。在亚洲文会科考报告里,西方人对黄河的描述奠定了“中国之患”这一负面形象。西人《中国乡村生活》书中指出,“在这一个多世纪中,山东中部一直被这个‘中国的悲哀’所困扰”。1880年,谢立山在绘制中国地图时,感慨“黄河,其主要长度都显示不可航行,真是‘中国之患’”。1887年,《北华捷报》在修复黄河大堤时提出“该条大河被名副其实的冠以‘中国之患’。”1908年,中国第一本系统地理学著作夏之时的《中国坤舆详志》里也使用“中国之患”。晚清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想象的“中国危船”,在山东大海上有一艘破漏欲沉的大船,船身吃载很重。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后刘鹗曾提出《治河五说》。
黄河漕运衰落,近现代铁路兴起。太平天国起义致使黄河改道,清政府以黄河和运河为主体的漕粮运输退出历史舞台。近代黄河流域兴建的干线铁路主要有京奉铁路、京汉铁路、津浦铁路、京绥铁路和陇海铁路。黄河上的三座百年铁桥,兰州黄河大桥、京汉铁路桥、济南铁路桥。兰州黄河铁桥修建于1907年,曾改名为中山橋,成为步行桥。郑州铁路桥1902年设计是一座工程浩大坚固的铁桥,1938年炸毁平汉铁路大桥。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位于济南市天桥区,德国公司设计建造,建于1909年至1912年,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悬臂梁式铁路大桥,建筑技术代表当时世界桥梁设计和工程技术较高水平。
民国时期黄河与中华现代文明
1、黄河中游考古发掘与民族国家建构
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仰韶村的考古发掘,揭开了现代意义的中国考古学。1926年,由中国学者李济主持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这是中国人独立主持的第一次考古发掘。1929年,由贾兰坡主持的周口店“北京猿人”考古发现,建构中国各民族共同祖先的理论,李济主持的殷墟甲骨文发掘证明了早期王朝的存在。1931年,梁思永主持河南安阳四盘磨和后冈遗址的发掘。1934年,梁思永发掘安阳同乐寨遗址。同年,徐旭生、何士骥、苏秉琦等发现陕西宝鸡斗鸡台地区仰韶文化遗址及西周、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
西方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先后出现埃及说、印度说、中亚说,文化西来说,中国现代国家学术科研机构应运而生,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四座高峰,在揭示中华文化、溯源中华民族、阐释中华国家、解读文化标识等主要学术任务和继承文化传承等方面贡献突出。
2、抗战与中华新文明创建
《黄河大合唱》扭转了晚清以来黄河流域灾难带给中国的负面形象,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明符号:乐曲中的黄河虽居于北方,却胸怀天下,是处于黄河之滨的延安革命政权的象征,揭示出人的伟大。从黄帝崇拜转为黄河的歌颂,从炎黄子孙转变为黄河儿女,成为中华民族一个符号。抗战时期日本对黄河进行了勘查和研究。1944年,由日本东亚研究所汇编为73万字《黄河调查综合报告书》。
3、黄河流域水旱灾频繁
“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黄河中下游生态环境岌岌可危:1855年铜瓦厢决口,河南、山东、直隶3省40余州,受灾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飞蝗七载——咸丰年间的蝗灾;丁戊奇荒——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1920年,北五省大旱灾和甘肃大地震;1921-1938年的二十六年内,17个年份都有决溢地点达到27县。1928-1930年,西北、华北大饥荒。1933年的特大洪水,陕西的泾渭、北洛河纷纷在夏季暴涨,下游自温县开始至长垣200多公里内决口56处,共计74处。1942-1943年的中原大旱灾。民国1912年至1948年共三十七年,黄河有30年决溢,到1930年代越演越烈。1933年,黄河中游发生水灾,下游漫溢31处,决口73处,这年是黄河决溢口门最多一年。1935年,“黄河在山东鄄城县董庄决口,山东、江苏两省27个县受灾,面积1.2万平方公里,灾民34万人,伤亡3750人,财产损失折1.95亿元。”1938年,花园口黄河决堤,河水淹没豫、皖、苏三省44个县市,导致89万人死亡,1250万难民流离失所,而日军仅伤亡千人,四个月后战时陪都武汉失守,洪水切断经过黄河南岸的陇海铁路,据战后调查统计,豫东受灾的20个县中,32%的耕地被淹,被淹耕地总面积达到733800亩。黄河还沉淀了大约1亿顿淤泥,这些淤泥覆盖了大片土地。洪水淹没了河南东部45%的村庄。其中有8个县一半以上的村庄被毁,扶沟县被毁村庄数量更是达到了91%上。进入21世纪,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很尖锐,下游河道频繁断流,洪水威胁依然,下游地上二级悬河现象将长期存在,使得主河槽萎缩,过洪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斜河、滚河。
共和国黄河水利与改天换地新中国
水利工程(包括堤、坝、库、闸等体系)是人类处理人水关系的伟大创造,是现代中国标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现国家民族发展。
建国前水利事业建设。1915年,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开学,标志着我国第一所黄河水利高等学校诞生。李仪祉在陕西建立陕西水利道路工程学校,1932年又创立陕西水利专修班。193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李仪祉任委员长,张含英任秘书长。1929年河南省建设厅长张钫创办河南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学校,1942年发展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立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共和国重大水利。1952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京视察,在郑州发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人民胜利渠是共和国第一个水利工程,又名引黄灌溉济卫工程。1959年,毛泽东提出骑马游黄河、长江。1954-1955年的黄河治理计划。全国人大批准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远景规划是在黄河干流梯级开发规划:第一段龙羊峡至青铜峡,水利发电;第二段青铜峡到河口镇,灌溉和航运;第三段河口镇至龙门,发电;第四段龙门至桃花峪防洪、发电。共和国在继承前代加强下游堤防,整治下游河道的治黄方案时,大规模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积极开展中下游水土保持工作也是现代中国发展必然途径。
邓子恢引用郭沫若的诗“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苍生?”1957-1961年的三门峡水利枢纽——万里黄河第一坝,打下二战后苏联技术模式烙印。推动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水利高潮是1955年发起,1957年的农田水利运动,李準的《李双双小传》就是反映大兴农田水利时由于缺少劳动力妇女也参加生产劳动的故事。在1960年代出版的《红旗歌谣》里处处可见新中国水利建设的描述。1960年代的青铜峡水利枢纽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的历史,镌刻着红色中国历史记忆,充盈着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昂扬的奋斗精神。唐代韦蟾诗中所写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引黄灌溉将中华文明向北又推移了几个纬度。1978年龙羊峡水库开工,1992年竣工,1988年李家峡水库开工,1991年10月截流,2001年竣工,新中国建立后黄河流域形成的灌区主要分布在湟水两岸、甘宁沿黄高原、宁蒙河套平原、汾渭盆地、黄河下游平原、河南伊洛沁河及山东大汶河谷川地,其中河套平原灌区、汾渭灌区和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面积占全河的70%以上,用水量80%。
修建红旗渠是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水利事件。1960年代,林县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奋战近十年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共消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架设151座渡槽,修起总干渠长70.6公里,干、支渠遍布各乡镇的水利工程,体现太行山里的逆天改命精神,愚公移山精神。阮章竞曾在其《漳河水》里写道:“漳河水,九十九道湾,层层树,重重山,层层绿树重重雾,重重高山云断路。”红旗渠引漳河水灌溉,克服重重苦难,彰显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千米,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千米。1990年代在小浪底筑坝则是黄河在中上游最后一个筑坝有利的地域,对防洪、减淤、发电、灌溉和防凌都有重要作用。因此,该水利工程对治理开发黄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演进被地理资源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生态困境,或者因为特定的生态危机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因此,要在更快、更高、更强的现代性逻辑中,重铸自然秩序,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近代意义上的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是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是生物群落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现代生态指从生物的生存状态深入到人的生存状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开始到20世纪初,追求工业化,工業化形成与扩张,到工业化的结构。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正式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战略,意味工业化时代,一百多年形成的各种利益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改进。生态文明是一场全方位的伟大变革,是一种观念彻底变革,1962年,蕾切尔写下《寂静的春天》引发世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1948年,《大地伦理》“万物含生”,美国缪尔被尊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1864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州立公园,于1890年继黄石公园成为世界第二座国家公园。
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于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沃土中的现代化,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同频共振、同向共进的现代化。1950年代成立了水保三站:(1)1951年,在陇东黄土高原董志源腹地西峰镇成立西峰水土保持工作站。(2)1952年,黄委会将陕西省扩建的绥德米脂水土保持站并入陕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3)1953年,中国第一个水土保持科研机构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室移交黄委西北黄河工程局,更名为陇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1953年5月5日,400名查勘队员分成9队走上黄土高原,展开对黄河中上游的无定河、泾河、三川河、皇甫川、窟野河、北洛河、延河等31条支流进行查勘,历时八个月。
1954年,黄委会对黄河流域的湟水、庄浪河、祖厉河、清水河进行查勘。1950年代的两次查勘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的全面大查勘,涉及国土面积达21.3万平方公里,反映我国治理黄河的决心。农业学大寨时的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冷梦《高西沟调查——中国新农村启示录》,1965年高西沟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大寨式典型,全国第一块坡式梯田和水平梯田诞生在米脂县。
几点思考
1、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治黄是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
大禹因治水成为英雄、帝王,治水走过的土地成为华夏界域,汉武帝堵黄河口,康熙、雍正、乾隆都曾经耗费很大精力治水,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基本上都在治黄方面下过大工夫。国家权力的形成与集体水利事业有关,亦即与控制集体劳动的人力有关,而与土地所有制没有直接关系。古埃及国家产生与尼罗河洪水治理有关,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国家机构组织出现,与引水、用水需要和斗争有关。
2、黄河流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延伸了黄河和华北的象征意义,将其与农民和革命联系起来,这是近现代黄河地理景观所要展现的核心内容
中国人与黄河相伴的五千年时光里,对黄河形成既自豪,又忧患的心态。20世纪黄河水患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心灵创伤,新中国成立前黄河的肆虐,蒋介石花园口决堤造成的社会与生态的创伤,黄河成为“中国之殇”的隐喻,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黄河成了一个图腾,一个集体身份的文化试金石。”中国共产党建国七十余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治黄奇迹,新政权得以在社会和国际上树立威信。黄河北流于渤海湾入海已有一百六十余年,但没有改道,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理黄河。黄河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是中国革命发生逆转、最终夺取胜利的关键地理因素,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新政权对黄河及其流域生态环境的改造,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黄河中国”。20世纪以来,黄河综合开发利用更是塑造现代中国的重要手段。
3、黄河流域形成的中华文明从典型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和新时代生态文明转型
古老的中国正发生着新变化,黄河流域的人们正经历着不同以往的新生活。黄河流域拥有的人文资源、历史遗迹、文化精华是长江流域以及其他流域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富裕情况下,人类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黄河流域拥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日益凸显出来。中华文明的根本在于农耕,中国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农民,中国最广阔的土地在农村,然而它们都在嬗变:乡村变成城镇,农民变为农民工,或城镇居民、多种经营农场主,农业种植生产已被农业生态旅游、新兴科技工业替代。
作者简介
刘 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黄河文化、城市文化、文学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