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非遗项目门类丰富,具有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流交融的特色,又兼容并包南北方文化特质。希望通过这一栏目的开辟,使广大读者能够感受到流传在民众中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精彩绝伦的传统技艺、美轮美奂的传统舞蹈、精雕细琢的手工艺品中那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延庆旱船”,是延庆民间花会的艺术形式之一,表演者运用道具和动作模拟水上行舟,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旱船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融文学、历史、绘画、音乐、舞蹈为一体,在道具造型、彩绘图案、情节结构等方面,无不积淀着民众朴实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深厚的艺术情感。延庆旱船所演绎的故事多取材自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如白蛇传、八仙过海、梁红玉抗金兵、红楼梦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纷繁复杂的人情百态,不仅蕴含着民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还展现了他们对家园故土血脉相承的归属感。
延庆旱船的渊源探微
延庆地处北京西北,地势险要,“南挹居庸列翠,北踞龙门天险”,由于其作为军事要冲的特殊位置,此地的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的独特个性。延庆旱船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之中,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旱船,又称跑旱船,或划船。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有传说旱船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产生的,屈原投江后,人们争相划船去打捞他的尸体,由此形成每年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据《湖广志》记载,云梦县因河浅无法行船,于是便用竹和纸做成龙船,游行于市。还有一说是为了感念大禹的治水之功,便于农忙耕作之暇,以跑旱船追忆洪水时大禹为民众造船的功德。
唐代郑处诲《明皇杂录》载:“上每赐宴,太常陈乐,教坊大陈山车旱船等伎。”宋代《武林旧事》所记舞队之名,亦有旱划船一种。宋代田况《儒林公议》记载了一种“采莲船”,五代前蜀皇帝王衍作蓬莱山,“以绿罗画水纹为地衣”,上置莲花,舞者乘船在地衣上翩然起舞。宋代仿照其形式,设有“采莲队”,舞者乘彩船,手执莲花作舞。到了南宋时期,“采莲船”“采莲队”等宫廷舞蹈逐渐成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范成大就曾写诗描述旱船表演之盛大“旱船逻似泛,水儡近似生”,并在“自注”中写道:“夹道陆行,为竞舟之乐,谓之旱船。”明清时期,旱船与节日庆祝活动结合,成为一种节庆民俗,如《清嘉录》中写道:“看残火烛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星桥。”清代文人李振声的《百戏竹枝词》亦以“罔水行舟古所难,居然一叶下银滩”描绘“陆地行舟”之震撼,所谓“银滩”,即以锡片铺地,取“水银江海”之意也。清代《燕京岁时记》中也载有“跑旱船”之条目:“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云云。”此戏是用竹竿做成“船式”,以布蒙之,施以彩绘为“船形”,上面搭有布棚。旱船的演出需为两人,一人乘船,一人撑船,乘船者面貌清丽,扮作女子模样,将船用绳索暗系于两肩,船上设有假腿假足,系于乘船者腰间,两腿盘曲,一如真实样态。乘船者的双腿,则藏在船身之内,快慢行走,作“船行”之式。撑船者,则扮作一船夫作“撑船”之式。撑快则船快,撑慢则船慢,二人需要心手呼应,配合极为默契,表演方可美观。除撑行之外,二人还会唱起歌谣小曲,作出种种调情之式样,引人笑乐。
齐如山在《跑旱船——故都百戏之十》中介绍20世纪30年代的“跑旱船”的“性质”分为两种。一种为营业性质,在当时的北京街头并不鲜见,每年秋后农忙一过,即有一人带童子二人,到街头卖艺。“一人肩荷彩船,一童打鼓,一童击钹,在各胡同中游行,有人呼唤,即到院中演唱”,这种演出形式在乡间春冬两季亦有之,丰年尤盛。还有一种表演为善会性质,专为“报赛及娱乐之用”,每于年节扮演,多不唱歌谣,只作“船行”之式。
延庆旱船的艺术特征
延庆旱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不仅具有文化的多源性,而且还带有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明代《隆庆志》记载元宵节“张灯置会”,以娱众神。其中的“灯”为灯场,“会”为花会,旱船身处花会表演行列,其繁盛之况可见一斑。延庆花会表演套路丰富,强调“快、稳、漂、转”风格的展现,整体造型精巧、美观。旱船的制作用料考究,借鉴吸收了延庆当地的建筑样式,并加以創新,最终形成了“前低后高,前圆后尖”的艺术样式,如明代被毁的上阪泉老龙庙和火神庙的屋脊均为此种形制。延庆旱船由船身、船顶、立柱、船底、绣球、花灯等装饰物共同构成,较之旱船中的龙船、鱼船等形式,制作技艺更为精巧,船身绘有“二龙戏珠”“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并在外部布缦上绘制金鱼、海水纹、荷花、腾龙等水元素纹样。旱船上悬挂两盏粉色荷花灯,夜晚走会时,在灯光的映衬下,使旱船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延庆旱船表演中的船只数量颇有讲究,多为一、三、九,多只船表演也以三为基础单位。一只船又名为大独船,所表演的“游西湖”的故事与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用镇雷峰塔》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主要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来到江边,想要乘船过江,却遇到妖怪所化的船夫调戏,他们二人戏耍船夫的故事。大独船的演员一般为三人,船夫撑船,其他二人分别扮演许仙和白娘子,白娘子驾船头,许仙驾船尾。表演的时候,船夫需要模拟船在河流上颠簸前行之样态,在做出许多拨船动作的同时,做出轻浮的挑逗样子,运用眼神、动作等做到神态生动、自然,白娘子和许仙则需要对船夫的动作、神态一一作出回应,通过晃动大船,与船夫配合表演。表演到高潮时,船夫还需要扑倒在大独船的中间,表达其对白娘子的垂涎之心,整场表演诙谐幽默,演员表演栩栩如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三只船、九只船演绎的依旧为《白蛇传》的故事,讲述了许仙在西湖边遇到白娘子,心生爱慕,结为夫妻的故事。延庆旱船中《白蛇传》故事的演绎与地域文化及历史发展脉络相交融,充分体现了民众的生活理想和社会欲求,更因运河文化元素的增添逐渐成为“地方”之故事,在延庆旱船的表演与历史叙事、地理景观、风俗习惯、民俗语言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艺术的“在地化”。除《白蛇传》故事之外,九只船还表演过八仙过海和梁红玉抗金兵的故事。八仙过海讲的是八仙由于用法宝渡海,惊动了东海龙王,两方大打出手,互有折损,最终在如来佛的调解下,风波得以平息。梁红玉抗金兵则源自历史故事,讲述南宋时期润州守将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抗击金兵的英勇事迹,这一主题的旱船流行于20世纪中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自力更生,抵御外辱”的思想意识。这一时期,还流传一种主题为农工互助的旱船,有的拿着各种农具,有的背着步枪,共同抒发着民众对保家卫国,共建美好幸福家园的希冀与向往,“内在地表达了民众群体对于所处自然与社会地域空间中经济政治生活诸多关系和历史变化的认识”。
延庆旱船带有南北交融的艺术特点,即具有北方花会的豪放与粗犷,又有南方特有的细腻与婉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藝术风格在延庆旱船的表演中达成了一种和谐与统一。如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表演者则注重动作力度的把控,用脚尖抓地,使用巧劲带动船行,力求做到船行如滑;在疾风骤雨的时候,表演者的动作则大开大合,呈现“涌船”“转船”的有惊无险。“涌船”需要在疾行时候骤停,船头翘起又快速低落;“转船”则需要在原地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快速转动,以展现船行江中,被卷入漩涡时的惊险场面,这二者都需要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巧与对旱船绝对的掌控力。在旱船的表演中,艺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戏曲基本功,如“立星星”“三点地”“挺尸翻身”“双飞脚”等动作均带有戏曲舞台表演的痕迹。为增强表演的感染力,延庆旱船所使用的音乐伴奏更是糅合了当地民间歌谣的嘹亮和高亢,其中的豪迈奔放更是带给民众一种明快豁达的情绪和热烈喜庆的氛围。常用的伴奏曲牌有《将军令》《得胜令》《寿星花》《小磨坊》《句句双》,等等。唢呐、大鼓、小钹等中国传统器乐的伴奏更是为旱船的表演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曲调节拍的错落有致,使延庆旱船的表演伴随着情节的演进呈现出轻重缓急的变化,在调动情绪的同时,更赋予表演一种独特的“戏剧感”。
延庆旱船的价值意涵
延庆旱船历经数百年传承,以其对民风民俗、民间舞蹈、音乐、绘画、手工技艺的“传承”与“突破”和戏曲艺术的“转化”与“创新”独树一帜。更为重要的是,延庆旱船作为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流与交融的艺术样态,不仅通过表演诠释了地域文化内核,更有助于展现民间花会艺术的民俗底蕴,践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4年,延庆旱船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此,围绕延庆旱船的传承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的优秀范例,散落于延庆各地的旱船技艺经过搜集、整理与创编,摆脱了原来的“松散”状态,一些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传承人的缺失即将消失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段落,也在传承方式与传播媒介的转化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集“诗、画、舞、乐”为一身的延庆旱船在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表演中展现了人们通达乐观、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并和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可谓“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真正做到了守正创新、雅俗共鉴。表演中的舞蹈动作、音乐伴奏、造型结构等艺术手段充分展现了延庆文化中的“共生”与“流动”之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通俗性。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延庆旱船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样式,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及“新生”,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发展路径。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