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青年成才观的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

2023-11-08 02:09孟范莉镡鹤婧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时代价值

孟范莉 镡鹤婧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青年成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探讨了如何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关于新时代青年健康成才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青年成才观。习近平青年成才观不仅具有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而且对于引导青年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成才;基本特征;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432.6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3.05.002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年成才的深厚文化根基,明确指出了青年健康成才的正确方向、正确道路和正确方法,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形成了习近平青年成才观。习近平青年成才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指引新时代青年健康成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纲领和实践指南。

一、习近平青年成才观的基本特征

●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只能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青年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要实现自身价值,并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青年也应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作为自身价值追求,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成才观的基础上,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运用到青年成才思想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成才的人民性和实践性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许多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1]习近平青年时期曾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实际上就是在上社会的大学、上群众的大学,那段经历使他受益匪浅,也为他后期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实践基础。

由此可知,人民性和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的。人民性需要通过深入基层实践来实现,社会实践是青年实现人民性的根本途径,是青年深入基层、认知群众、了解国家基层运作方式的重要维度。青年只有深入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成为社会性的人才。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习近平青年成才观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时代化科学化的青年理论。

第一,习近平青年成才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成才的理论,并适应新的时代条件、结合青年特征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总结,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指导广大青年健康成才,引领广大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砥砺奋进。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好继承性和创造性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青年成长成才的育人资源。”[2]习近平青年成才观注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人的文化根基,强调现代青年成才的深厚文化底蕴,并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理论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文化支撑,从整体上引导广大青年成为自觉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人才。第三,习近平青年成才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习近平青年成才观深深植根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实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新时代实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青年始终是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创新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青年人继承先辈们留下的奋斗业绩,并不断创造新时代的伟大胜利。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随着世界性交往的深入,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影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历史眼光的培养,始终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和风格,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的综合体现。世界性表现为与全人类相互关联的特性和本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日益成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这就要求青年一代主动融入世界,顺势而为,利用世界发展机遇助力自身成长成才。

新时代青年不仅要学习本国的理论知识,还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在交流互鉴中增强自身能力和本领。同时,世界的进步也需要青年一代为之奋斗,广大青年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意识认识世界,以更加真挚博大的情怀融入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3]青年梦、国家梦和世界梦密切相关,中国青年要立志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的青年要有爱国情怀和开放的国际视野,发扬中华文化所崇尚的和谐共存、天下为公的精神,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致辞:“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青年思维活跃,应该以平等、尊重、友好的眼光看待和而不同,以欣赏、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

习近平青年成才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世界和平发展的追求紧密结合,提倡各国青年相知相亲、携手同行,鼓励青年成为国际间友好往来的新一代使者,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实现人类更好的发展注入青春动力。

二、习近平青年成才观的理论价值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理论

习近平围绕青年成才形成的科学理论,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精髓,又同中国当前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推动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一,丰富了青年成才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教育要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指出劳动实践是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和列宁都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其中马克思把教育理解为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他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习近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践锻炼和学习教育的成才方法,指出青年成才要深入基层,强调基层是青年人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鼓励青年到基层一线接受实践锻炼。此外,习近平还从理想信念、过硬本领、创新创造、艰苦奋斗、高尚品格等方面指导新时代青年提高能力和水平。

第二,拓展了青年成才环境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青年一代要自觉投入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革命事业中,他们积极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南。列宁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注重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重要作用,即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创造革命的先进青年组织。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提出青年要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习近平不仅高度重视青年团的重要作用,而且注重发挥多方合力,协同党和政府、家庭、学校等各社会主体共同肩负起培育青年的责任,营造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注重培养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

第三,提出了青年成才科学的价值评价。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满足自身需要,也不断地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满足着他人的需要,展现出人的价值,这为青年成才的价值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一方面,人才的价值实现要求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保证。另一方面,人才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和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理论,既肯定青年成才的社会性价值,促进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结合新时代青年成长的特点,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5]

●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传统文化中的诗词警句和名人典故来涵育青年,这些用典生动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青年成才思想。

第一,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浸润下,中国青年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他创新运用《礼记》中的经典智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箴言,箴言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既是习近平青年成才观的精神根脉,又是青年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针。

第二,在激励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中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年的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化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这是广大青年树立文化自信的根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兴盛。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习近平青年成才观以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去激励广大青年,要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使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守好文化底线,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

第三,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开展对外交流的优良传统,丝绸之路的开辟,隋唐时期大批使者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等等,都是中外友好往来的生动实践。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也在吸收外来文明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发展。历史证明,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获得了丰富的滋养,并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广大青年应该对包含中华文明在内的各种文明秉持学习借鉴的态度,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加强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新时代青年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充实和完善了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的思想理论,包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成就”,有关青年成才的论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习近平青年成才观鲜明提出了“党管青年”原则,始终强调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深刻诠释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战略思想,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8],将实现中国梦的总任务融入当代青年思想;第三,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切感受为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标定了青年成才方向,丰富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第四,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世界各国青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鼓励不同文明互学互鉴,丰富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第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坚定“四个自信”,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法治、强军、生态等方面为青年成才提供了理论指引,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习近平青年成才观的实践价值

●为当代青年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青年全面发展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

在理想信念上,新时代青年人生阅历有限,需要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因此广大青年要加强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知识的学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四个自信”中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在爱国情怀上,要把爱国主义贯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年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青年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厚德育才上,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广大青年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心、公德善心、大德铸魂;在学习铸才上,青年应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拓展知识体系的宽度和深度,在学习中增长见识,做到敏而好学、知行合一,沿着探求真理、顿悟道理、明辨事理的方向前进;在体育强才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的身心健康问题,提出学校教育要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帮助广大青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磨练意志;在美育化才上,当前美育仍然是青年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强美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需要,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避免把美育局限在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上,要树立大美育观,坚持以美的规律全面育才;在劳育励才上,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劳动光荣、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引导青年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劳动实践中苦练本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为新时代青年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

习近平青年成才观回答了当前关于青年教育的问题,具体阐释了“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等时代性课题,为推动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关于“为谁培养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广大青年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新时代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有思辨精神,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想潮流的影响,在面对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个人和国家、民族和世界等方面的问题时可能会有困惑。因此,更加需要深入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能够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

第二,关于“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我们党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黨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并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五个模范”“五个带头”的要求,为青年全面发展提供了努力方向和实践指导。

第三,关于“怎样培养青年”。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共青团在青年教育工作中的组织领导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在青年群体中传播党的思想,必须适应青年特点,必须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将共青团的政治优势、规模优势和组织优势叠加起来,帮助他们早立志、立大志。其次,要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要多方协同。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求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家庭应该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教育和妇联等相关部门应该协调社会资源,以支持学校和家庭搞好教育。整个社会都要承担起青年成才的责任,要坚持关心和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全面认识国情,把握时代趋势,找准人生方向。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才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青年成才观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为青年成才提供了实践指导,激励广大有志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挺膺担当,踔厉奋进。

经济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鼓励青年在各领域勇于创新、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政治方面,要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奋斗目标。要引导青年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思想、推动工作。文化方面,青年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其内心的文化自信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兴衰密切相关。青年是文化自信和自强的主力军,应该在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动担当,积极投身于有利于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文化传承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社会方面,中国梦的实现要求当代青年在本世纪中叶,不但要建立起一个社会公平公正、人民安居乐业、社区平安和谐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进一步提升的和谐社会与治理体系,还要担负起实现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升的社会文明责任。生态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青年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定盘星”和“指南针”。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基层青年干部要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站出来、冲上去、顶得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实干担当书写新的绿色奇迹,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3]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1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56-55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07-108.

[6]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J].求是,2022,(14).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8]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

作者简介

孟范莉,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

其现实问题。

镡鹤婧,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现实问题。

责任编辑 安然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时代价值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国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借鉴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