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机器人协作音乐表演

2023-11-08 15:05朱春霖
人民音乐 2023年8期
关键词:协作舞台人工智能

引言

近几年,音乐表演舞台出现了一类新的现象,那就是机器人开始登上音乐舞台,实现了演员一机器人协同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比如2018年11月26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201演奏厅,十二位独奏艺术家分别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乐团”合作演出了《长城随想曲》《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等十二首多种体裁风格的中外作品,AI机器人“乐团”现场识别演奏者音乐节奏的变化,实现了同步伴奏、协奏。2021年8月,日本音乐机器人Alter3和管弦乐团、歌剧演员、合唱团等合作,在东京新国家大剧院协作完成了机器人歌剧《超级天使》(Super Angels)的商业演出,Alte r3未经事先编程设定,凭借“脑袋”中的乐谱数据和“眼睛”“耳朵”感知到的现场舞台信息,自主地完成了指挥、演唱等角色和任务。不论是AI机器人“乐团”,还是音乐机器人Alter3,它们在演奏的精准性、合作的协调性、表演的创新性方面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准,给现场的艺术家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机器人技术逐渐渗透到国内外音乐表演领域,萌发出演员一机器人协作音乐表演的新型艺术形态。这种新兴的艺术形态将演员的创造力与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相结合,在表演方式、舞台构成、音乐呈现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有别于传统音乐表演的新的艺术特点。本文尝试通过梳理演员一机器人协作音乐表演的发展情况,分析音乐机器人给舞台表演、艺术创作、剧场关系和音乐产业带来的变革与机遇,探究加强音乐人工智能理论研究、艺术实践与人才培养的途径,以促进这类新型音乐艺术形态的发展与进步。

一、方共未艾的演员一机器人协作音乐表演

1.演员-机器人协作演出舞台剧。除了在前面提到的机器人歌剧《超级天使》之外,较早且有较大影响力的机器人歌剧可以追溯到2010年的《死亡与权力》(DeaLh and the Powers)。该剧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未来歌剧中心作曲家托德·马乔夫(Tod Machover)主导创作,在美国话剧剧院、芝加哥歌剧院、波士顿卡特勒大剧院持续演出,讲述了主人公西蒙·鲍尔斯试图回避死亡的自然规律,临死前将自己的思想意识转移到一个具有强大记忆功能的机器人中,以寻求基于科技的永生的故事。这部歌剧依托机器人、多媒体、超乐器等设备,展现了“死后重生”的西蒙·鲍尔斯(机器人饰演)与其女儿米兰达、妻子艾薇、门生尼古拉斯在亲情、爱情、恩情上的互动,激发人们对死亡与重生、道德和伦理、生命与自然、人性与科技等问题的思索。歌剧里,饰演重生后的西蒙·鲍尔斯的机器人由事先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控制,它在表演过程中能在舞台上漫步,用人声表达和唱歌,并与人类演员协作推动剧情的发展。2015年7月,德国音乐家联合柏林应用科技大学的人工智能专家开发的机器人音乐剧《My Square Lady》在柏林考米歇歌剧院公开演出。该剧参考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百老汇最成功的音乐剧《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改编自剧作家萧伯纳的《卖花女》)的剧情,讲述了机器人Myon是如何在专家的指导和训练下,向音乐家、科学家和舞台工作人员学习,从一个刻板的机器努力成长为掌握音乐技巧、学会舞台表演的智能机器人的故事,展现了机器人在舞台情感表达上的矛盾与冲突,探究了机器人与艺术家在艺术表达上的本质区别。Myon除了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学习获取音樂舞台表演能力之外,还配置有视觉和听觉传感器,可实现舞台和剧场环境的智能感知和反馈。相对于《死亡与权力》中饰演死后重生的西蒙·鲍尔斯的机器人,Myon在自主性、智能化等技术层面有着明显的进步。因此,在长达近三个小时的表演中,它可以智能地与管弦乐队、舞台、演员、观众互动,展现了机器人与音乐家协作表演的能力。

2.演员-机器人合作音乐会。在音乐会中,机器人可以承担伴奏、协奏、演唱、指挥等多种不同的角色。比如,在前面提到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人工智能之夜”音乐会中,AI机器人就完成了十余首中外名曲的同步伴奏、协奏。此外,2017年9月14日,机器人YuMi在意大利威尔第歌剧院的音乐会上,先后与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与卢卡爱乐乐团合作了《女人善变》以及普契尼独幕歌剧《贾尼·斯基基》中的咏叹调《啊!我亲爱的爸爸》、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等作品。音乐会后,波切利对YuMi的指挥和整场演出赞赏有加。演出前,指挥家安德烈·科隆比尼根据要表演的曲目握着机器人的手臂进行“示教”指导,机器人通过编程的方式存储和学习这些指挥动作。通常一首几分钟的曲子,需要音乐家和工程师联合花费数十小时才能教会YuMi完成指挥任务。除了YuMi外,日本的ASIMO、Alter 2、Alter 3和韩国的EveR6等机器人也分别在东京新国家剧院、首尔韩国国家大剧院等剧场与底特律交响乐团、韩国国家交响乐团等有过指挥合作。综观上述演出,机器人担任指挥的优点是准确,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即不能即兴发挥,不能随音动而动、随乐感而感,失去了指挥家和各乐器部门之间心有灵犀的火花,因而也就无法展现饱满的音乐情感和丰富的艺术敏感性。从这个层面看,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指挥家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由它来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还是可行的。2019年4月,清华大学成立的“墨甲”机器人乐队在该校108周年校庆上完成了首演。该机器人乐队是一支具有中国典型文化特色的音乐机器人乐队,包括管乐机器人“玉衡”、弦乐机器人“瑶光”、鼓乐机器人“开阳”,分别负责中国传统乐器竹笛、箜篌、排鼓的演奏。机器人的结构和人的生理结构不尽相同,在具体的演奏技法和编曲要求上也有区别。比如管乐机器人“玉衡“的气流通断可以任意调节,无需换气,但无法模仿人类吹奏时的口型变化、舌头扰动等技法。因此,乐队所演奏的音乐需要编曲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据演奏机器人的技术特点“量身定制”。2021年4月,墨甲机器人乐队与方锦龙等音乐家合作,在新清华学堂共同奏响“弦外之音——听见未来”创意音乐会,表演了《十面埋伏》等十多首曲目。音乐会对外售票,实现了音乐机器人的商业化演出。

3.演员-机器人合作参与音乐电视节目。在国内外,音乐机器人参与电视节目的情况比较多,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歌唱家张也与钢琴弹奏机器人Teo在湖南卫视某主题晚会上合作的《新唱浏阳河》。机器人Teo为张也的演唱提供了准确的伴奏与和声,共同将浓郁的湖湘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得益彰。Teo由意大利工程师马特奥·苏兹设计制造,可以根据曲谱动态地调整关节运动,实时控制数十个手指极为灵活准确地移动,实现钢琴的弹奏。因为Teo的手指数远超人类,所以弹奏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此外,Teo头部还安装了一双“眼睛”,能感知周围的物体和舞台环境,从而实现与演员、观众的互动。Teo与张也的合作表演为观众展示了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家之间是如何产生有趣的互动和美妙的合作的,是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成功探索。Teo还与钢琴家郎朗一起录制了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并登上2018“CCTV网络春晚”,为《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伴奏。此外,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音乐技术中心开发的音乐机器人Shimon在多个电视节目中的表演也让人耳目一新。Shimon装有四个机械手臂和八只“鼓槌”,并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从数万首各种类型歌曲中学习获得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普遍规律,“成长“为具有智能的音乐机器人。Shimon不仅能利用其“大脑”实时分析舞台现场音乐,还能随机应变地与乐队合作演奏木琴,甚至可以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唱,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

二、音乐机器人给表演艺术带来跨时代的变革

1.给表演形式带来的革新。在传统的音乐舞台,无论是演奏、演唱还是指挥,表演者都是人类演员。然而,机器人登上音乐舞台,被赋予了特定的音乐功能,承担了舞臺角色,从而为传统的音乐表达和舞台呈现的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此时,艺术理论中“角色”的内涵产生了延伸和外溢——人工智能时代,角色的载体不仅仅可以是人类演员,也可以是拟人化的表演机器人。有了“角色”的身份之后,音乐机器人就具有了区别于一般舞台装置或道具的显著特征——“类人属性“。其实,并非只有社会和艺术主体的变化才会影响艺术形态,媒介或技术的革新往往也会改变传统艺术的范式。更何况,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典型的智能属性,且随着神经科学、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未来甚至有可能实现“人机一体化”。因此,音乐机器人不是普通的道具,也不同于人类演员,而是拥有表演“身体”和舞台“身份”的新角色,它改变和丰富了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

2.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变化。演员-机器人协作音乐舞台表演对大多数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等艺术创作者而言是新鲜事物,对广大观众来说更是新的观演体验。然而,艺术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艺术创作不能拘泥于艺术媒介和艺术工具的使用,艺术家天然的创新属性决定了他们必将不断寻求打破媒介的边界,用最新的科技工具为艺术创作服务。机器人登上表演舞台,为音乐家的创作提供了新思维、新视野。结合机器人的特点和舞台角色,音乐舞台艺术创作者可以从声音、身份、身体、造型、动作、空间、道具、环境等艺术元素人手来进行想象、创新和设计,借用不同的情节和符号来表达艺术思想,打破传统音乐舞台艺术的思维定式,让音乐创作具有更多的可能。当前,一些音乐家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渗入艺术创作领域时代趋势,或者说,机器人登上音乐表演舞台已成为必然。因此,他们愿意成为这种新型艺术形态的弄潮儿,率先去尝试和创作演员一机器人协作共融的作品。这些新的实践给艺术家们带来了新的创作体验,也为其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

3.给剧场关系带来的变迁。在观众眼里,音乐机器人是舞台上的特殊演员,而不是传统的道具,从而对机器人的表演有期盼、有互动、有情感寄托。他们对机器人比较好奇,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这个距离不像与演员的心理距离那么近,也不是与道具的心理距离那么远。在演员眼里,机器人是协作完成音乐表演的伙伴。同为舞台角色的载体,演员和音乐机器人有相似的舞台属性,他们之间准确配合、彼此交互、互相烘托。久而久之,演员对机器人的“机器感”会逐渐消减,情感的互动则会慢慢增多。对于作曲家、编剧、导演等艺术创作者而言,演员一机器人协作共融的技术手段可转化为有力的舞台语言,将技术的优势转化为更好的音乐呈现。他们可以根据机器人和人类演员的特点设计和分配不同的舞台角色,实现更丰富的艺术传达。

4.给音乐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应用于创作、生产、表演、传播、消费等音乐产业链各环节。一方面,部分传统音乐产业模式将受到挑战,面临调整升级,甚至重构:另一方面,新兴科技也给音乐产业赋予了更大的生机,促进音乐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形成新的音乐业态和产业价值,使得市场空间更广阔、消费内容更丰富、产业结构更立体。正如俞峰教授在“音乐与人工智能之夜”音乐会的致辞中所说“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音乐会,我国整个音乐行业将进入到一个智能化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艺术专业相结合将会促进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将成为音乐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典范。”

三、发展演员-机器人协作音乐表演艺术形态亟须解决的问题

1.创新艺术理论。演员一机器人协作音乐表演是新事物,学界对其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诸多指导舞台实践的艺术理论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探究。比如:演员-机器人协作表演对传统舞台艺术形态有何冲击和影响?音乐机器人与传统道具、舞台装置在艺术角色上有何根本性差异?机器人登上表演舞台,如何改变观众的观看心理和观演习惯?机器人作为艺术传达的新载体,对艺术呈现有何具体作用?如何处理机器人与演员的关系、机器人与舞台的关系、机器人与观众的关系?如何解释演员-机器人协作表演与整个剧场的关系?等等。这些理论问题是随着演员一机器人协作音乐表演这一新型艺术形态的出现而出现的。只有相关的艺术理论问题得到突破,这类新型的艺术形态才能得以行稳致远。

2.丰富艺术实践。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搭起了科技和艺术之间的新桥梁,使音乐家能够以全新的方式去实践新的艺术形式。音乐机器人作为音乐表达、舞台呈现、艺术实践的新媒介、新工具,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艺术思想的表达和舞台内容的呈现。因此,丰富和发展演员一机器人协作表演这类新型音乐形态的艺术实践,一方面要不断发展音乐机器人技术,通过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拟人化水平,提升舞台表演的艺术性、交互性和感染性,使之更易被观众接受和喜爱;二是社会、剧院和学校等组织要鼓励这类新型音乐形态的发展,多给舞台演出等艺术实践的机会,使之贴近观众、贴近社会。

3.加强人才培养。不论是理论问题的突破,还是艺术实践的推进,核心落脚点是要有大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渗透到音乐表演领域,在音乐制作、音乐教育、音乐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越来越大,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既有音乐专长又懂新兴科技的专业化从业人员还很欠缺。所以,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音乐科技人才培养与传统音乐人才培养不同,它必须涵盖艺术教育和工程教育,需要探索跨学科门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年,我国部分独立音乐学院和一些综合性大学已在积极探索智能化时代艺术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培养文艺与科技兼修的复合型音乐人才。这些艺术教育的新探索将为解决音乐科技人才短缺问题找到有效途径。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使机器人登上音乐表演舞台,与艺术家一起合作呈现了有声有色、引人入胜的表演。显然,音乐机器人就是能“催生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的新兴技术之一。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更好的舞台表达和艺术呈现。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音乐舞台表演研究”(20YBQ075)阶段性成果]

朱春霖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博士后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协作舞台人工智能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团结协作成功易
人工智能与就业
协作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