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模式研究*

2023-11-08 01:59穆光远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年10期
关键词:特派员升级农民

穆光远,王 琳

(山西省科技情报与战略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0 年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1],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过渡期,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某县科技帮扶实践,重点提出一种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剖析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给出对策建议。

1 党建引领“创新要素+”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山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任务艰巨。山西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态度和决心,一举攻克这场战役[2]。而科技创新作为主要抓手和重要着力点,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某县科技扶贫实践,提出以党建为引领的“创新要素+”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模式,见图1。

图1 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模式示意图

该模式包含“科技产业+”“科技服务平台+”“科研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创新要素,各创新要素互为依托互为作用,有效耦合,打造创新升级,拓展出新的含义。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强化责任保障、阵地保障、组织保障的“三保障”措施,进一步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方向对、推得开、有成效”。二是“科技产业+”创新要素升级。在大力开展常规科技项目帮扶的基础上,打造产业升级,以拓展产业链为目标,通过全流程科学管理,培育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形成从上游到下游,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强化科技帮扶产业生命力。三是“科技服务平台+”创新要素升级。加快农村“星创天地”建设,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制定发展和运行机制,打造科技服务体系升级,为广大农民提供从创业到孵化到加速的全过程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效对接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提供良好基础和环境。四是“科研基地+”创新要素升级。依托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现有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同步在农村生产一线建立科研基地,打造“双基地”联动升级,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中试和快速转化。五是“科技特派员+”创新要素升级。打造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升级,鼓励科技特派员带技术、带项目进入农村,以技术入股等形式领办或创办经济实体[3]。同时,注重本土人才和产业带头人的培养,帮助广大农民打破藩篱,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六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要素升级。强调合作社的整合,通过成立合作联社的方式鼓励农民抱团发展,风险共担。在此基础上打造科学管理升级,探索配备科技专职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重点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农民收益。

2 乡村振兴模式的示范推广

研究选择某县5 个贫困村对上述模式进行了示范推广。一是始终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先后委派13 名第一书记和22 名驻村工作队员执行驻村帮扶任务,出台《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利用党费帮助村党支部配备党建和学习设备,由包村厅领导亲自进村指导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建活动,强化了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制定县星创天地建设和发展方案,发挥科技金融优势,在贫困村创建了玉露香梨星创天地、连翘星创天地和启智惠农星创天地。其中,玉露香梨星创天地已成该县玉露香梨发展壮大和电商销售的支柱产业重要组成。同时,每年邀请大量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开展“三区人才”技术培训,注重培养“新农人”、“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手”,建起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激发村民自我造血能力。三是制定《县科技帮扶规划》和《年度科技行动计划》,在科技产业帮扶中注重全流程科学管理,实施玉露香梨、双孢菇、木耳、黄粉虫、中药材等多个全产业链帮扶项目。其中,玉露香梨产业从最初的几亩试验田发展到今天的万亩示范园,结合贫困村“美丽乡村”生态旅游路线,成长为县里支柱产业;食用菌产业从一孔双孢菇窑洞起步,依托山西省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和贫困村“双基地”联动升级,至今已建成了集双孢菇、木耳菌种培养、菌料生产和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大棚于一体的食用菌种植加工产业链。四是积极促进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在新型经营主体中实行土地入股、资金入社、农民入园的“三入模式”,通过技能培训、务工、分红等方式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3 乡村振兴模式的制约因素

该模式是从科技帮扶实践中凝练的理论创新,通过入户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分析出4 种制约因素。

1) 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础信息掌握不全。在制定和实施科技帮扶政策前缺乏有效的调查研究,存在调查样本不全面,农村基础信息掌握不清等问题。一是难以根据农村特定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农民实际需求,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无法找准帮扶切入点,各类科技创新要素难以有效融合,致使帮扶效率低下。二是科技帮扶与其他职能部门帮扶政策衔接和耦合不紧密,难以发挥化学反应,致使整体帮扶效果打了折扣。

2) 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生产发展追求短视。一是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导致部分农民缺乏良好的教育,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等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部分农民因认知受限而短视,以追求短期和直接利益为目标,以风险规避为原则,对科技帮扶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这都制约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难以快速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使得科技创新推广困难。

3) 产业技术含量低,缺乏科学流程管理。一是农业生产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加之缺乏技术支持,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产业升级和规模化发展受到制约。二是部分地区科技帮扶形式单调,重经费投入和成果转化本身,忽视科学流程管理,特别是对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的产业缺乏有效帮扶,难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帮扶成功率低。三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易出现产业强但帮扶效果弱的问题,农民通过产业获得的收益无法保障。

4) 缺乏高效对接平台,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农村“星创天地”建设相对滞后,无法为农民提供从创业到孵化到加速发展的全过程帮扶。二是缺乏高效的技术转移服务机制,科研人员、农民的对接和后续跟踪服务困难,科技帮扶效果差。三是科技人才服务不到位,对于科技特派员和有关科研人员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和考评机制,对于本土人才和产业带头人的关爱和培养不足。四是投入体系不健全,农业项目难以吸引社会资本,银行贷款困难,无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4 乡村振兴模式的对策建议

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过渡阶段,为进一步推动该模式在脱贫县和全省的顺利实施,结合制约因素分析提出5 项对策建议。

1)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激发农民内生动力。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要通过开展样本全面、内容翔实的入户调查,掌握农村真实情况,客观分析农民需求。在宣讲相关政策时要注重表达方式,通过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措辞和用语,减少农民认知消耗,提升政策参与意愿。要加强引导,帮助农民设立生活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建立考核机制,激发农民内生动力。要统筹运用各职能部门的帮扶政策,灵活组合各类创新要素,帮助农民选择恰当的帮扶措施,满足个性化需求,并持续给予政策扶持。

2) 科学开展全流程管理,推动特色产业升级。结合农村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从“顶层设计-专家问诊-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利益分配”全流程管理,持续做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持,重点培育一个以上优势科技帮扶产业升级,在生产一线建立科研基地,针对性集成转化一批新成果、新技术,特别加强脱贫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同时,培育壮大地方知名品牌,注重产销对接,为科技帮扶产业开拓市场铺路搭桥。

3) 汇集整合优势资源,推进“星创天地”建设。星创天地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又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学校”和农民企业家的“摇篮”。应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专业高效”的原则,汇集整合优势资源,依托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资源,以县为单位构建一批便利化、全要素的“星创天地”,通过高效联动,做好“科技顶天,服务立地”。

4) 深化科技人才制度改革,推动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国家推动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创新制度。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员分配收益制度改革,鼓励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与农村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让科技特派员付出越多、得到越多、成果越大、收益越大。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要从公益服务向创新创业转变,鼓励科技特派员依托创新平台,创办、领办、协办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4]。同时,坚持本土人才和产业带头人的培养,实现科技元素与非科技元素融合。

5) 培育科技帮扶多元载体,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优质潜力企业整合重组、强强联合,激发“倍增效应”,坚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成从上游到下游,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增强科技帮扶产业生命力。支持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技能、资金入股创办农民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重点强调帮扶载体与农民签订协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在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充分保障农民利益。

5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本文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衔接过渡背景下,基于科技帮扶实践,提出山西省以党建为引领的“创新要素+”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模式,以期为我省从脱贫攻坚向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提供模式经验。

猜你喜欢
特派员升级农民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回暖与升级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