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朝晖,彭彩红,袁 杏
(湖南工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 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可出图性等特性,适用于建筑工程全周期的管理,通过模型不但可以增强各建筑主体之间的相关协作,还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减少管道及门窗等碰撞问题,同时对建筑主体在运营过程中可以无障碍地进行空间优化设计和安保管理[1]。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已经将BIM技术列为国家强制计划,形成了完整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我国的BIM 技术实施较晚,存在推进力度不足等现象,其主要原因为符合行业的技术标准有待规范、BIM 技术人才缺口大、实施主体利益偏好不统一等。本文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开展BIM 技术人才协同培养的实践研究,系统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共生单元的逻辑关系及共生环境,并寻求“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实现各共生单元的利益偏好趋同。
共生理论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 等人提出,认为生命可以主动地改造和适应环境,并且通过共生可以促进生物进化。目前,该理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在人文社科领域被应用,各共生单元基于互惠互利的目的,构建共生环境并形成共生关系[2]。
根据《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新要求,借此共生理论植入职业教育改革大讨论。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共生理论被应用于校企横向合作方面的研究居多,如:建立良好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必须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五大理念为引领,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根本要求,遵循“协同育人、利益共享”的价值取向,打造“多元参与、共商共建”的互动格局[3];将企业与职业院校看作共生系统,产教融合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建立合作共赢的共生单元、创新引领的共生模式,营造产教融合制度环境,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赋能升级[4];建构共生化良序系统,共生合作模式必须处于“均衡互利共生”阶段,方可使得其内在的协同演化更为细化,互动协同更加深层次,才能激发出大量的协同创新利益[5]。也有将共生系统应用于中职、高职、本科之间的校校纵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强调校校之间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首先需要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共生度;推行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优化共生模式;调动本科院校参与人才“立交桥”建设的积极性,改善共生环境[6]。
在BIM 技术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共生理论的基本要素分析见图1。
图1 BIM 技术人才协同培养图
从BIM 技术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共生角度来看,共生单元可以分为引导者、培养者和使用者三个共生主体,政府、行业是BIM 技术人才供需的引导者,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市场需求从宏观层面规划人才培养政策和统筹设计技术标准;高校作为BIM 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根据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执行人才培养计划,最大程度的输出合格人才,为培训机构、企业培训部门补充培养单元;BIM 人才使用者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既承担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功能,又是实现人才价值的实施单元[7]。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多元人才协同培养的模式,高校在共同单元中应发挥主体作用,高校是架通政府、行业、企业的桥梁,需要打造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为人才储备提供保障,结合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和服务团队。企业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实际项目的运行、企业文化的展示以及技术人才就业岗位。
利益的公平合理分配须满足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两个条件,即不仅合作产生的社会整体效用可达到最优,而且各成员在合作中所获得的利益也体现为最优[8]。当前,大部分的校企合作是高校一头热,企业融入度不高,政府和行业宏观调控效果有限,关键是现有的各共生单元多为寄生或者偏利共生的交互影响关系,多元主体无法在共生的过程中实现利益的均衡互利。湖南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依托行业背景和BIM 技术需求,通过课程共建、人才共育、平台共组、师资共享的四共并举的措施,探索应用型的BIM 技术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
3.2.1 课程共建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资源库是丰富课程内容的关键,校企双方通过共建企业课程、共录施工视频、共构基本模块、共享信息平台等方式,弥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岗位差距,切实做到课程与技能无缝对接。同时BIM 课程体系应围绕提升学生的BIM技能来设置,其中基础课程突出融合度,将BIM 技术的案例资源嵌入到“土木工程制图”“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CAD”等课程;核心课程突出应用度,“建筑设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借助实际项目的BIM 模型能更直观地让学生掌握计算规则及设计原理;实践课程突出真实度,“BIM 应用”“工程项目管理实训”“毕业设计”等课程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驱动。
3.2.2 人才共育
人才共育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高校BIM 技术人才的培养,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积极邀请企业参与讨论,打破传统“学院化”的培养模式,突出BIM 技术人才的特色及适切性,在毕业设计环节打破学科和专业的隔离,依托企业的实际项目,以Revit 作为核心建模软件,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动,将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建筑学、工程管理、电气工程等专业学生组成团队协同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整合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是企业员工的培训,高校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对员工进行系统的BIM 技术理论知识培训和考证的培训。
3.2.3 平台共组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深挖学校、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共同组建BIM 产学研协同中心或研究机构等平台,通过平台致力于BIM 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解决BIM 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培养BIM 技术专业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
3.2.4 师资共享
为弥补校企合作双方BIM 技术师资力量薄弱的短板,通过挂职锻炼、人员互聘、技能培训、定向互访等方式,加强教师的BIM 技术实践技能,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与技能结构,促进校企双方的教师资源共享。
教育教学改革应以人才需求为引领,由于BIM技术在工程规划、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就要求学生拥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行业变革,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高校在人才培养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内外部共生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和行业的标准、企业的技术和应用、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内部环境包括校企共生的实习实训基地、BIM 技术的多元课程、高校开展的技术研讨。
自2016 年开始,湖南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先后与深圳建工、湖南建工、广联达等公司签订BIM 技术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多年的培养,各方面收获成效显著。
1) 学生的收获。参赛同学连续6 届获得全国高校BIM 毕业设计大赛特等奖,同时在参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等得到了长足的提升,毕业生就职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的比例持续增加。
2) 学校的收获。通过协同培养的模式,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趋向合理,课程更加丰富多彩,“双师型”的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得到了明显增长,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方式在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以参赛的模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优异的获奖成绩也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3) 企业的收获。通过BIM 技术人才协同培养新途径吸引了更多的优秀毕业生,企业内部的员工通过技术培训,掌握更加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并取得相应岗位的执业证书,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