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梅,邵红万,赵 翔,吴亚平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动能,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向实体经济渗透,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适应性和就业稳定性的重要支撑,其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即“智改数转”) 可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全流程数字化贯通,发挥其轻资产、灵活性强和供应链管理精简的优势,提高抗风险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1],并且在2021 年10 月18 日,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集体学习时,深刻阐述“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2022 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组织了“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支持高校和企业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资源的精准对接[2],使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建设成为创新发源地,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Y 大学承接了省“英才名匠”领军企业家特训之“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对省内和Y 大学的“苏中地区中小微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计200 余家中小微企业,以“集中授课+讨论+案例分析+现场访学”方式进行系统培训,充分整合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优势资源,培育造就高素质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工匠,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战斗力,助推产业链协同创新。
为了深入了解省域中小微企业的“智改数转”现状,课题组对参与项目协作的企业的高层和一线管理者进行了调查和访谈,深度剖析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经营范围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自有资金不足、社会融资困难等痛点,多数企业认同:在全球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大环境下,“智改数转”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受传统的制造业全流程运营和管理的惯性影响,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成本高且适配性低。目前主流的“智改数转”工具采购价格偏高,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费用中小微企业无法接受,虽然规格统一功能齐全,但对于中小微企业灵活机动的生产线而言,很多功能用不上,工具迭代速度缓慢,适配性不足,一企一线一定制的成本过高。二是“智改数转”人才缺乏。中小微企业人才储备相对有限,数字化大潮下知识更新迅速、分类细密,人才匮乏已成为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之路的最大瓶颈。三是管理和组织亟需变革。“智改数转”是贯通企业的全流程变革,核心价值在于用数据打通经营管理的全部环节,较多的中小微企业在理念上还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执行端的统筹安排,业务逻辑保守,生态重构动力不足,甚至还停留在拿奖补的阶段。四是公共服务支撑保障不足。中小微企业对政府引领下的“智改数转”平台集成需求迫切,希望成立市域或行业领域的数字技术及应用工具集成平台,进而摊销研发成本,整合多方跨界资源,提升一体化、全链条转型服务能力。另外,“智改数转”见效慢、行业协同差、转型成果不明晰等因素均阻碍了中小微企业的“智改数转”进程的推进工作。
为了探究最适合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的政策、技术、工具、人才和资金支撑,需要深入考察不同的行业、性质、规模的企业,在高校协同机制下,研究经营全流程内的“智改数转”进程状态并进行评价分析,探索破解困境的最优策略。
表1 为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统计模型统计模型。参考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从高校协同层面和企业“智改数转”全流程角度考虑指标的设计和选定,同时将环节逐层分解,建立了如下指标模型框架。模型框架设计和权重设置借鉴了腾讯研究院-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报告(2022)》[3],并根据Y 大学“智改数转”校企合作方案和苏中地区中小微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企业的特点,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其中,一级指标涵盖了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等10 个进程,二级指标和权重反映了企业“智改数转”的内涵建设和业绩成果[4-5]。
表1 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统计模型
根据评估统计模型设置了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小程序,76 家企业参与了调查,有效问卷74 份。样本企业来自于Y 大学“苏中地区中小微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英才名匠”领军企业家特训之“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和扬州市行业培训中心的企业。类型包括工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农业、信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企业规模大部分为省内的中小微企业,也覆盖了部分规上企业,企业性质有国有企业、联营企业和私营企业。
1) 总体分析。总分100 分,按规模进行分析,得到样本企业规模评价分数分布图,见图1。
图1 样本企业规模评价分数分布图
由图1 可知,样本企业的“智改数转”仍然处于较初级的进程中。即便是规上企业,总分均值也只有50.3 分。从规模来看,规上企业的“智改数转”进程明显要快于中小型企业,从而走在前列;从行业来看,批发零售业最高为59.7 分,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工业制造业28.89 分;从性质来看,联营企业评估得分最高为58.74 分,高于私营企业的26.74 分,参与调查的国有企业评估得分最低,这与之前预料的结果相差较远。
2) 进程分析。按进程进行分析,得到样本企业进程评价分数分布图,见图2。
图2 样本企业进程评价分数分布图
样本企业进程均值在不同的环节得分不均衡,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多数企业在“智改数转”进程中,设施和售后服务两个环节能够基本铺设跟进,企业有购买“智改数转”相关软硬件的意愿和实力,并且已经有部分企业能够应用数字化系统进行配件管理和维修服务,有一定的数字化基础能力及覆盖能力。多数企业在规划、文化和营销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评估分数,显示出企业管理者对于推进“智改数转”工作较为重视,数字化思维基本能够成为中小微企业自上而下的推动力。但是从图2中可以同时看到,管理维度评估得分并不能与之匹配,说明多数企业虽有“智改数转”的战略意识,但相应管理制度尚未更新,业务和财务数字化流程未能全流程无缝衔接。从图2 中可以明确,研发、生产环节得分较低,原料采购和仓储是最短板,这4 项恰好是业务流程的核心环节,说明样本企业在数字化产品研发设计方面能力薄弱,虽有部分企业能够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进行“智改数转”,但是多数企业尚未形成与供应商的数字化产业链协同,在数字化手段优化产品物流配送方面也有较大不足,“智改数转”全流程业务尚未打通。
3) 理念分析。多数样本企业缺乏整体战略变革思维。受调研企业几乎没有“全流程”的转型理念,大多数都停留在一般的软硬件工具的使用,或是简单的设备联网和数据上网阶段,并没有高度整合和集成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在研发环节,100%的样本企业都使用了数字化建模、仿真等研发设计工具,但只有25.7%的样本企业实施了研发设计的全流程数字化规划;在原料采购环节,只有不到30%的企业能够进行采购的数字化监控,且没有1 家企业能采用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系统对供应商进行数字化管理跟踪和管控;绝大多数企业的仓储物流仅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出入记账功能,仅有约10%的企业建立了数字化的仓储设备和物流配送;产品生产环节,约40%的企业设立了数字化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但是列装产品加工和装配过程的全流程信息跟踪管控的企业仅有不足9%;产品营销环节,有41.89%的企业建立了线上产品营销渠道,但仅有17.56%的企业能应用数字化技术对目标销售群体进行分析,在大数据时代,这样的表现非常落伍;售后服务环节,有20.27%的企业采用了数字化软件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系统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但是建立数字化配件管理、维修服务和呼叫中心管理的企业不足13%。
除了业务流程环节数字化转型的片面,统计也发现样本企业对于运营管理的“智改数转”衔接意识也比较薄弱。只有半数的企业一把手认可“智改数转”战略,1/3 的企业制定了战略,但设立专门部门的企业凤毛麟角(8.1%);虽然有47.29%的企业使用了企业资源管理软件,但只有12.16%的企业建立了业务和财务的数字化衔接,仅有10%左右的企业建立了面向“智改数转”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因此,对于“智改数转”概念的片面性低阶认知和管理,很难让中小微企业打破传统思维,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发生根本转变。
4) 工具分析。样本企业“智改数转”工具单一,缺乏高性价比、高适配性的“智改数转”工具供给和培训,致使抬高了企业转型门槛。统计中发现,多数样本企业的转型工具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软硬件应用阶段。仅有30%左右的企业配备了“智改数转”基础设施,采购了局域网、物联网、数据传输等硬件设备;约60%的企业采购使用了资金资源规划(FRP) 等企业管理软件;31.08%的企业建设了云服务工作。29.72%的企业进行了数字化安全设施建设,反映了企业的数据安全保障的意识还较为淡薄。另外,不同行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售后服务、采购营销等环节的差异很大,而目前的转型工具多聚焦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区块链、大数据平台等单一产品,适配性较差,各种工具之间兼容性不够,企业在选择和购买时缺乏有效甄别能力,容易出现功能重叠或资源浪费,难以精准匹配企业自身业务,影响转型成效。
5) 投入与收益分析。“智改数转”是对组织流程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对传统企业管理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知识结构冲击,且数字化转型时滞较长,不像普通项目投资那样有明确的回报周期与明晰的回报收益,这造成企业“智改数转”信心缺位,内外驱动力和协作有限。样本企业中48.64%的企业没有对“智改数转”进行预算支出;25.67%的企业的预算支出在5%以内;37.83%的企业没有任何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投入;大于30%投入的仅占9.4%。73%的企业没有设置“智改数转”部门,19%的企业“智改数转”员工人数低于5%,对于制造业而言,这样的预算支出和资金人员投入比例过低,将无法支撑后续的转型发展。
统计同时显示,有41.89%的企业认为目前的“智改数转”投入没有带来任何成本的下降,还有32.43%的企业认为成本仅下降了不到5%。样本企业中,已经执行“智改数转”的企业,多数企业负责人对“智改数转”的整体收益认知是正向的、积极的,这些企业认为对比“智改数转”前后,能感受到的最大好处依次是:经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36.17%)、生产经营成本下降(21.28%)、企业竞争力更加具有弹复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抵挡危机(14.89%)、企业营业收入提升(12.77%) 等。
6) 高校协同分析。校企合作为企业“智改数转”提供了较强的智力支持。有Y 大学科技副总入驻的企业均邀请科技副总参与了“智改数转”研发流程,32.43%的样本企业采纳了Y 大学物流专业教师一站式采购软件运营服务(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解决方案;94.59%的企业认同Y 大学产教数字化融合策略,并表达了高度重视;同时Y 大学的“云仓配”技术方案和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方案也获得78.37%的样本企业的首肯。另外在访谈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当前企业对数字化投资的预算和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对推动数字化投资回报周期和效果还缺少认知和信心,非常希望看到合作高校的专家对企业“智改数转”做一个清晰的成本收益分析,或者得到某家“智改数转”成功企业的详细分析报告作为参考,从而增强企业“智改数转”的信心和认可度。
参与调研的样本企业在规模、性质和行业方面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本课题组的调研模型立足于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内外部条件支撑和阶段性特征,关注关键瓶颈问题和内在逻辑关系。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以下结论。
1)“智改数转”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被中小微企业广泛接受。“智改数转”的本质是企业提高生产力、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力工具和核心战略,企业需要从源头和理念上突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摒弃路径依赖,创新组织、业务、流程、协作等多个领域,重塑对企业发展与生存的认知,并从上至下推行“智改数转”理念,培养企业全员以“智改数转”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形成企业的“智改数转”文化,共培共建数字化生态圈。
2) 中小微企业的“智改数转”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建设全链条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数字化进程中很多问题和困境环环相扣,各种执行端、政策端等系统性挑战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资源象限,需要整合多方跨界资源,由政府、高校、互联网大数据公司、人力资源、金融机构等相关联的数字化主体,搭建服务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的生态伙伴体系,构建“创新+外溢”的集成化平台,放宽“智改数转”创新项目的准入门槛,激励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与拓展,在技术、人才、变革、政策等多方面成为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的有力助手。
3) 规划纵向的财政税收金融资源,组合横向的社会资金,为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提供普惠性支持。通过专项基金、集中采购、平台补贴、投贷联动、宣传推广、优惠贷款等手段,加大纵向和横向各类资金对于“智改数转”的汇聚和投入,创新金融产品,激励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的获得感和行动力。
4) 建立高校协同的人才引培工程,破解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痛点堵点。引导地方高校设立“智改数转”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或平台,实施订单式学科建设,解决企业“智改数转”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供需匹配不足的矛盾;培养“智改数转”领军技能人才,以财政支持引导企业深化“智改数转”素养技能的在职培训,并创新人才共享服务体系,深度挖掘数字化人才资源。
中小微企业是产业转型和跃升的经济基础,以科学统计和评估为基座,以企业核心需求为牵引,探索理念培育、体系创新、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路径,可促进稳健高效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