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财政科技投入情况分析与优化建议*

2023-11-08 01:58马相毓张淑芳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太原市山西省

马相毓,张淑芳

(山西省科技情报与战略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财政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是影响地区创新的重要因素。刘和东[1]研究揭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因果关系。李惠娟等[2]研究发现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二者呈现长期稳定的特征,前者对后者具有推动作用。吴非等[3]的研究表明不同区域的禀赋差异带来了显著的异质性,中部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能显著提升地区创新力。一些学者还研究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朱春奎[4]根据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建立二者间的模型,揭示了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张优智[5]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研究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在一定的滞后期内,两者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因此,研究山西省财政科技投入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山西省财政科技投入整体情况

1.1 财政科技投入规模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财政科技支出约为268 亿元,5 年来整体呈上升趋势,只有2019 年小幅下降。其中,2017 年的增速最大,达到45.4%;2020 年支出最多,超过65 亿元。山西省省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2018 年最多,为18.79 亿元;山西省省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呈现相同的趋势,2020 年的比重不足1%;山西省省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山西省的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2018 年有小幅增加。其中,2016 年、2018 年、2019 年的比重超过30%,2017 年的比重超过25%,2020 年的比重最小,不足20%。

1.2 财政科技投入领域分析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财政科技支出中(见图1),投入最多的领域是技术研究与开发,5 年投入金额达137 亿元;在科技交流与合作领域投入最少,不足2 亿元;基础研究和社会科学领域投入也较少,分别是2.39 亿元和2.98 亿元。

图1 “十三五”山西财政科技支出科目分布情况

2 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部署安排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山西省科技计划主要分为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基金)、平台基地和人才专项五大类(见图2)。“十三五”时期,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8 873 项,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资助金额约21.19 亿元,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角度看,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立项数量最多,共计3 952 项,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次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立项达799 项,呈波动上升趋势。从资助金额的角度看,投入最多的项目是科技重大专项,达6.79 亿元,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次是重点研发计划,约5.1 亿元。

图2 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数及资助金额

除了以上五大类专项,山西省科技计划还有一些其他专项。为了响应国家双创政策,山西省在2017 年开设了扶持众创空间发展专项,取消了专利推广专项。山西省2020 年实行了机构重塑性改革,同时又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再加上新冠疫情,山西省的科技计划专项有了很大的调整。取消了软科学研究计划和扶持众创空间发展专项,新增了能源科技创新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科技创新奖补、深度贫困县科技精准扶贫专项等,投入资金占2020 年科技计划投入资金的51%左右。

3 山西省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山西省财政科技支出和投入强度偏低

“十三五”时期,山西省财政科技支出占山西省财政支出的比重约为1.2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在中部六省中处于末位(见表1),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差距更大。广东省的财政科技支出在全国范围内居于首位(约4 726 亿元),约为山西省的17.65 倍;安徽省的财政科技支出在中部六省中最高(约1 563 亿元),约为山西省的5.8 倍。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3.2 山西省内各市科技支出和投入强度呈现较为明显的不均衡状态

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在山西省11 个地市中排名第一,其余各市整体较之薄弱。从支出总量来看,“十三五”期间,山西省11 个地市中,省会太原市财政科技支出最多,约为109.93 亿元,是其他10 个地市之和的1.35 倍左右,远超其他地市;阳泉市和朔州市财政科技支出排名靠后,分别是3.72 亿元和2.95 亿元(见图3)。从支出占比来看,“十三五”期间,省会太原市财政科技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在1.96%~5.38%之间,只有2016年占比低于2%,2017—2020 年占比均高于3.5%;而其他地市的财政科技支出占比低于1%,远不及省会太原市。2016—2020 年,11 个地市中,只有晋城市的财政科技支出方面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他地市有升有降。

图3 山西省11 个地市财政科技支出

3.3 山西省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内在要求。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高水平科技强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近年来,我国也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由2016 年的822.9 亿元增加到2020 年的1 467 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5.55%。纵观国内,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研究支出远高于山西省。以2020 年的数据为例,上海市的基础研究支出约为128.28 亿元,广东省的基础研究支出约为204.1 亿元,北京市的基础研究支出约为373.1 亿元,而山西省的基础研究支出仅有11.42 亿元。上海市、广东省和北京市的基础研究支出约为山西省的11 倍、18 倍和33 倍。在中部六省中,山西省的基础研究支出也居于末位,还是以2020 年的数据为例,湖北省和安徽省的基础研究支出分别是147.38 亿元和179.59 亿元,约为山西省的4 倍和5 倍。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4 优化山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的建议

1) 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近几年,山西省在财政科技支出方面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低于全国水平。政府应该发挥科技投入的带头作用,根据省情运用“有形之手”,积极出台科技政策,确保山西省财政科技支出占山西省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稳步增长,形成财政科技支出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体制机制。同时,政府还应该不断优化山西省内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山西省,通过前补助、后补助等多种方式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政府也可以依托山西省的地理特点以及晋文化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 在山西建设,得到中央的有力支持,提升山西省的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2) 优化科技人才的引进制度,确保科技人员“引得进,留得住”。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科技人才。山西省内10 个地市财政科技投入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与省会太原市差距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技人才。目前,国内一些发达地区以及一些省会城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补贴政策吸引人才。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自2018 年以来,太原市在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方面出台和完善了相关政策。2018 年,为4 090 人次发放补贴金额0.34 亿元;2019 年,为14 433 人次发放补贴金额1.89 亿元;2020 年,为23 585 人次发放补贴金额3.53 亿元;2021 年,为34 431 人次发放补贴金额5.41 亿元。2018—2021 年,太原市吸引人才及家属10 万余人落户太原(数据来源于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山西省其他地市也可以借鉴太原市的经验,出台科技人才引进政策,与此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机制确保科技人才在本地长期发展。一是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保障,解决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二是完善科技人才的晋升制度,以科技人才的能力和贡献为主,破除“唯论文、唯职称”等不良倾向。

3) 优化科技投入的分配方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二战末期,布什递交给罗斯福总统的科学报告《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中指出,如果忽视基础研究,那么工业发展将停滞不前[6]。假若把科技研发比作高楼,则基础研究就是地基。然而,基础研究难度大、周期长、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同时基础研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故基础研究往往需要政府来主导[7-8]。山西省的基础研究支出以及占R&D 经费支出的比重都偏低,因此,山西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推动山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甚至是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基础研究工作大多是由高等院校来完成,山西省人民政府应该加大对山西省内有较强基础研究能力的高校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高校青年科研工作者投身于基础研究,给予他们更多的容错机会与激励奖励政策,使其能够安心开展基础研究。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应该引导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在减税降费方面实施政策倾斜,让企业有更多的财力开展基础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太原市山西省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