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方言的指示叹词

2023-11-07 12:41聂骄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所指襄阳例句

聂骄阳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早在1931年,Peirce[1]就已经注意到叹词具有标示功能(indexical function),比如说某个人在街上发出的一声呼喊,不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语言符号,还能让人凭借语调、音量的高低来判断说话人所处的位置和身体特征。Wilkins[2]进一步把这种标示功能推演至叹词,并认为叹词就是指示词。指示叹词在汉语方言中所呈现的某些现象是一般叹词所没有的。陆镜光[3]将“指示叹词”的定义归纳为“有指示功能、可以单说、现场用法必须伴有手势或眼神,独立于其他词类而不是其他词类的活用或转类”的一类叹词。在句法上,指示叹词具有叹词的特征,属于虚词,语义上具有直指功能,可以代替一个含有直指成分的句子。而同属于指示词范畴的指示代词是一种代名词,代替某个指示的概念出现,属于实词。指示叹词并非只存在于汉语,陈玉洁[4]69曾指出,法语、拉丁语和俄语中都存在类似的能够独立成句,并和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的“句首指示词”。欧阳伟豪[5]将叹词和提示词均归为“起始助词”。本文采用陆镜光的观点。

在汉语中,指示叹词广泛存在于各方言区,尤其是官话区,使用相当活跃,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并不常见,只有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示的事物”的方言叹词“喏”[6]。在襄阳方言中,有一组指示叹词“么儿[mr35](唠)”,它具备了叹词的句法特点,同时又有指示功能。

一、襄阳方言指示叹词“么儿(唠)”的现场直指用法

襄阳市,简称襄,曾称襄州、襄樊,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北部与河南省交界,襄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襄阳方言中有两个指示叹词“么儿”(1)本字不明,本文写为“么儿”。和“么儿唠”,其中“么儿唠”是叹词“么儿”和语气词“唠”组合构成的指示叹词,两者可以互换,“么儿”的使用频率更高。作为指示词,它能够独立成句,也能充当句子的独立成分并在后面接其他小句,但并不来源于指示性成分;作为叹词,它在语义上与感叹关系并不明显,在用法上既有感叹特征,又有明确的指示功能。例如:

(1)A:我手机唻?

B:(眼睛看向或手指向手机)么儿!看,在这!

(2)A:你底新买底项链唻,给我看一呵儿!

B:么儿,戴到在!你看,在我手上戴着。

“么儿”和“么儿唠”的独立性很强,不能和相邻的其他语法成分连用构成句法结构,没有组合能力。语义上则有直指功能,代替一个含直指成分的完整陈述句,只是其表述功能稍受压缩,且常常伴随用手指示或出示某物的动作或眼神。它可以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可以用在句子的前、中、后,切合叹词的功能[7],相当于普通话的“瞧,这/那就是…”的意思。在襄阳方言口语中,“么儿(唠)”多用于答句,一般出现在句子的起始端或独用,在句中和句后出现时,往往是在听话人对所指对象尚未明确的情况下,说话人对所传递信息做出的补充说明,这种用法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例如:

(3)A:你给剪子甩哪儿克唠撒?

B:么儿唠,在那盒子底儿里!(看,就在那个盒子里!)

(4)我种底花儿开唠,么儿,斗是这一盆儿。(我种的花开了,你看,就是这盆!)

(5)我将儿给你买底酒,么儿唠!(这是我刚才给你买的酒,你看!)

指示叹词是典型的语用成分,通常会受语境制约,如脱离上下文,其意义便难以捉摸[8]。在不同语境中,指示叹词“么儿(唠)”表达的情感意义和语气意义的程度是有所区别的。在上面的例句中,我们如果在不脱离上下文的情况下将“么儿(唠)”后面作为补充成分的句子去掉,使其以非主谓句的形式独立出现,并不会影响句意表达,但有些例句的语气会发生变化。

相比语气词,指示叹词的句法功能跟叹词更接近,并且和叹词一样,它们既可以单说,也可以独立成句,但语气词不行。仔细观察我们又发现,它们跟叹词也不完全相同。指示叹词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表达说话人的情感,而是在言语交际方面[3]。除了提醒外,指示叹词具有非常明显的指示功能,而且是现场直指功能,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它们跟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关系推断出来。说话人说这些话时,必须同时作出的相应的肢体动作(头部动作或手势)或面部表情(望向某事物),或者进行实物的传递,用于辅助指引,使说话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交际内容所指对象上,这样交流效果才能得以体现,否则话语便会失去意义。也就是说,这些手势或表情是指示叹词发挥其传递信息功能的重要辅助手段。

因此我们认为,指示叹词是汉语研究者针对方言中的这类特殊语言现象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语言中功能类似叹词,但是同时又具有某些指示特征的成分[4]66。而且这两个词只能单用,不具备代替功能,它们并不能与其他成分组合派生出其他代词,并不存在“么儿样”“咋么儿唠”等说法,因此在词性上,我们认定其为指示叹词而非指示代词。

襄阳话的指示叹词“么儿”和“么儿唠”主要功能为现场直指,可以用来指人、指物、指方所,一般用作在交际现场提醒听话人看向某事物,也就是说,说话人的目的是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该事物上。这两个词通常在回答问题时用来指示人或物的具体位置,相当于“看,在那儿/这儿”或“看,给你”的意思,这也是指示叹词最基本的意义。

“么儿”和“么儿唠”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意义,所指均为当下眼前的事物,必须是对话双方都能够看得见的,距离有远近,可以指示出现在言谈现场的对象,也可以指示距离对话双方较远位置的对象,既可以远在天边,又可以近在咫尺,所指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指人时,一般用作指他人,在指物时通常是离发话人有一段距离但相对不远,都在说话双方的可视范围之内。跟指示代词一样,具有指示功能的叹词也区分近指远指。襄阳方言中没有专门用于近指和远指的指示叹词,我们可以将“么儿(唠)”归为中性指示词,因为无论是指人还是指物,所指对象可以存在于发话者本身,和说话人无限接近,也可以存在一定的距离,无论距离远近,都可以使用“么儿(唠)”指示,且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范围,此时其距离意义会被模糊消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么儿”和“么儿唠”的指示功能更接近于近指。例如:

(6)A:哪儿有星星?

B:(手指向星星)么儿唠!(在那儿!)

(7)A:充电器搁哪儿在?

B:么儿,你脚底下!(这儿,你脚下!)

虽然在语义上,它们和“在这儿/那儿”比较接近,但“么儿”和“么儿唠”是“非主谓句”,只能独用,不能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因此二者是无法替换的。例如:

(8)A:车停哪儿在?

* B:车停么儿在!

B:车停在那儿!

(9)A:西门桥咋还没到唻?

* B:么儿唠就是!

B:这儿就是!

有时,为了强调指示、提请注意的作用,在“么儿”“么儿唠”之后还可接若干个短的分句,一般为陈述句或反问句,可以强调指示语,对所指对象进行进一步说明。例如:

(10)A:你戴耳环唠嚜?

B:(手指向耳环)么儿,你看!(在这儿,你看!)

(11)A:这寥天野地的上哪儿找厕所撒?

B:么儿唠,那不是嚜,桥底下斗有!(你看,就在那里,桥下就有!)

在某些语境中,“么儿(唠)”可以和其他指示代词对举使用。和“恁/那/那儿”对举时,“么儿(唠)”可以充当近指,和“镇/这/这儿”对举时,“么儿(唠)”则用作远指,例如:

(12)A:我们坐哪儿?

B:么儿,你先坐,我坐那么儿!

(13)A:急诊到底在哪儿撒?

B:么儿!急诊在对门儿,这儿是住院楼!(你看,急诊在对面,这里是住院楼!)

通过观察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么儿(唠)”在使用过程中明显代替了某个类似“看,在这里/那里!”的未说出的句子,这充分体现了它的代句功能。

另外,“么儿”还有二叠和三叠的用法,“么儿”和“么儿唠”也可以连用,这样可以加强语势,强调突出话语内容,构成“么儿么儿”和“么儿么儿么儿”“么儿,么儿唠”形式,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置于句首或句末,此时句中的感叹语气最强烈,既可以表达惊喜、赞叹等积极的情感色彩,又可以表达不耐烦、嫌弃等消极的情感色彩。例如:

(14)A:你给我皮筋儿甩哪儿去唠撒?!

B:么儿么儿,斗在你手腕子上箍到在!

(15)A:张丹儿咋恁摸唻,这斗几点唠撒?!

B:么儿么儿么儿,已经到门口唠!

(16)A:哪个是你画底?

B:么儿,么儿唠!(看,那就是!)

指示叹词的这种重叠用法可以加强提醒和指示的效果,以迫使听话人注意到所指对象,突出指示的目的,此时“么儿”的感叹功能也得到了凸显,说话人往往带有着急或不耐烦的语气。

二、指示叹词“么儿(唠)”的抽象用法

现场直指是汉语方言指示叹词最基本的用法,除此之外,指示叹词还有抽象用法。这类用法大多用于对话双方并非都在现场的情况,或指示叹词所指对象并非具体实物,而是某个抽象的事件、某种现象或某个观点。说话人用指示叹词将对方的注意力引导到双方都已了解或共同经历过的已然事实上,从而向对方证明该结果或现象是对方曾认为不可能发生但又在说话人意料之中的。

此时,襄阳方言指示叹词“么儿(唠)”所代替的句子相当于“你看!”“我就说吧!”,后面往往会接一个反问句或感叹句来陈述客观事实,大都带有说服对方或埋怨的语气,同时也反映出指示叹词具有证明断言的语用功能。例如:

(17)我说这娃子不成器你还不信,么儿,他不是连大专都没考上嚜!

(18)A:完唠,我公交卡找不到唠!

B:早斗叫你弄个绳子挂脖子上,么儿唠,还是搞掉唠吧!

在以上例句中,叹词“么儿(唠)”的指示功能明显减弱了,此时说话人在交际的同时并不需要配合使用态势语言,更不需要在交际现场传递实物,说话人只是用语言提示现场发生了某个现象或事件,有的甚至不再要求事件具有现场性,往往是过去或现在已然发生的事实,此时说话人所指的是双方都已经确认的既定事实,说话人使用指示叹词的目的是向对方说明在该事实发生之前,自己就已经有所预料,认为早该如此,但对方却并未发现或不认同,从而向对方证明该预料是正确的。陆镜光[3]将指示叹词的这种用法称为“非现场用法”。

三、“么儿(唠)”的语用功能

指示叹词“么儿(唠)”的指示功能包括人物、事物、空间、时间和性状,作为直指词,它们后面带有其他小句时,句中常常会同时出现“这/那”“镇/恁”等指示代词。“么儿(唠)”的直指功能有具体和抽象之分。所指对象可以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相对的、模糊的、抽象的事物。指示的具体或抽象是相对的,除了客观存在的事实之外,对话双方的主观认知也会影响听话人对信息的把握。当所指事物处于双方的认知范围内,是其所熟悉的,所指对象就可接受“么儿(唠)”的指代。当对话双方所掌握的关于所指对象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听话人对其熟悉程度较低时,说话人就需要借助态势语言,即肢体动作或面部表情来传达信息。

(一)指空间

“么儿(唠)”可以用来指示具体方所,可以是对话双方都能看到的明显对象,也可以是当下虽然看不到但已客观存在的虚拟空间,说话人此时伴随的态势语言通常为眼神或头部动作,也可以是手势。例如:

(19)A:我坐哪儿?

B:(眼睛看向或指向座位)么儿!(这儿!)

(20)A:将儿那个视频我没看到。

B:(眼睛看向或指向电脑)么儿,我网盘上有。(这儿,在我网盘里!)

以上例句中,第一例“么儿”所指的座位是双方眼前的具体地点,是实际且具体的空间。第二例的“么儿”指听话人想要获取的信息所存储的虚拟空间,而说话人手中的电脑是读取该信息的工具。

也可以用来指示对象所处的大致方向、范围或相对位置,此时“么儿”的所指具有不确定性,不表示具体方所。例如:

(21)A:我狗子咋找不到唠唻?

B:(眼睛看向或头转向室外)么儿,上外头找去。

(22)A:我还是想找个稳定底班上。

B:(眼睛看向或指向某一不确定方向)么儿,到他们体制内上班去。

以上例句中,“么儿”所指的“外头”和“体制内”都是一个泛指的空间,表示某个大致的方向或具备某些特征的一类场所。

(二)指事物

“么儿”可以用来指示除空间、时间以外的人和事物,可以是定指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泛指某一类人或事物。例如:

(23)A:褂子(外套)给我拿来唠嚜?

B:(眼睛看向或指外套)么儿,拿错唠。(看,我拿错了。)

(24)A:你这儿太挤唠,我咋睡撒?!

B:(眼睛看向或头转向室外)嫌我这儿小,么儿,跟要饭底睡去。

以上例句中,例(23)的“么儿”所指的外套是具体物品,例(24)所指“要饭的”泛指某个抽象群体。

此时说话人伴随的动作除面部表情和手势之外,还有可能是传递某物的动作,此时“么儿(唠)”的提醒功能更加明显,并且带有给予意义,它所代替的句子相当于“给你!”,表达中性的情感色彩。例如:

(25)A:卫生纸还有嚜?

B:(将卫生纸递给对方,眼睛看向卫生纸)么儿唠。(在这里,给!)

(26)A:给我拿瓶儿水!

B:(将水递给对方)么儿唠!(给你!)

(三)指性状

“么儿(唠)”可以用来指示事物或伴随的某个性质、状态、动作、数量或程度。例如:

(27)A:馍馍(馒头)做好唠嚜?

B:(眼睛看向或指向馒头)么儿,还蒸到在!

(28)A:你们娃子有好高?

B:(眼睛看向或指向桌子)么儿,跟桌子差不多高。

(29)A:你买到好些鸡蛋?

B:(眼睛看向或指向鸡蛋)么儿,斗镇些!

说话人此时伴随的态势语言还可以是向对方展示某动作或物品,例如:

(30)A:这衣裳是咋穿底?

B:(做出示范动作,眼睛看向发出该动作的部位)么儿!(看,像这样!)

(四)指时间

“么儿(唠)”可以用来指示具体或抽象的时间,可以是某个时间点,也可是时间段,此时后面常常会跟含有时间词语的小句。例如:

(31)A:(刚睡醒)我睡好长时间唠?

B:(眼睛看向或指向室外)么儿,天黑唠!

(32)A:几点唠?

B:(眼睛看向或指向挂钟)么儿,快12点唠!

(33)A:你这手机用几年唠?

B:(眼睛看向或指向手机)前年个儿买底,正在儿还能用,么儿!(从前年用到现在!)

当“么儿(唠)”单独使用,或指示其他范畴时,往往也带有时间意义,它所指的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或已经存在的事物,这就使得它在同一个句子中带有多种语用功能,这是由它的现场直指性决定的。除此之外,“么儿(唠)”作为答语虽然是用来回答针对于各范畴所提的问题的,但说话人在回答时需要借助态势(肢体或面部动作、表情朝某个方向或某物所处位置)语言来传达信息,因此它在指其他范畴时,依旧带有指空间的功能。也就是说,“么儿(唠)”作为指示叹词所带有的事件意义和空间意义始终伴随在使用过程中。

(五)篇章标记

由前文我们可以看出,指示叹词的基本作用是将听话人的注意力引导到某个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上。陆镜光[3]曾指出,听话人在交际过程中由不注意到注意,由看不见至看见,这之中有个变化的过程,而指示叹词的出现恰好对这一转变起到了标记的作用。在会话中,当说话人需要从一个话题进入下一个话题时,可以使用指示叹词将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目标话题上。上下两个话题之间可能毫无关系,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指示叹词的出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上一个话题得以结束、新话题得以开始,表明了它和同一篇章中其他话语之间的关系。“么儿(唠)”作为话语标记通常处于话轮的开头,也可以处于话轮中间,其前后的句子可以表达主观态度或不同程度的情感色彩。例如:

(34)你去叫老师给你补个课撒!么儿唠,你们班几个补课底都考过唠,你也试呵儿!

(35)A:晚上吃多唠,我们出去转一呵儿吧!

B:么儿,天气预报说等呵儿要下雨唠,明儿底天晴唠再撒!

(36)A:正在儿买个面包咋恁贵唻,随便买两个都得大几十块!

B:么儿唠,你自己到屋里做说不到还不止镇多钱,外头用底那原料你都找不到是哪儿来底!

例句(34)的“么儿唠”处于话轮的中间,用于标记“几个补课的人都考过了”这一话题的开始,是对前面的“找老师补课”的建议进行的具体解释说明,带有积极的感情色彩;例句(35)的“么儿”位于话题开头,用于标记说话人将要使话题转至天气预报的内容;例句(36)的“么儿唠”则用来标记说话人对上一话题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的新思考和见解,并带有责备的语气。

总的来说,指示叹词作为前后语段的连接成分,可以用于指示前后语段之间的关系,还具有提醒听话人转移注意力、表达说话人情感态度的话语标记功能。

(六)证言和移情

在襄阳方言中,说话人可以先提出某个主观判断,然后用指示叹词“么儿(唠)”来引出某些客观事实作为判断依据,以证明前面提出的观点。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前面或后面存在相关句子的语境,或在复句中,分句间可以是因果、递进或并列关系,此时“么儿(唠)”通常位于句中或句子的末端,所引出的客观依据可以是陈述句,也可以是反问句。例如:

(37)今儿底好冷啊,么儿,外头都下雪唠!

(38)他今儿底洗衣裳叫水泼唠一地!么儿,镇在儿现在都还没干!

(39)我今儿底今天斗没开车,么儿唠,这不是嚜?

(40)我说唠要给你买手机底,买底最新款,么儿!

例句(37)中,说话人用“么儿唠”引出“下雪了”这一事实是为了向对方证明“天冷”而进行的解释说明,“地没干”是为了证明“泼水”;例(39)则是通过指示车所处的位置向对方证明自己没开车这一事实;例(40)则是通过向对方展示或传递“手机”而向对方证明自己实现了诺言。

指示叹词作为指示语具有传递言外情感的功能。说话人可以通过使用指示叹词将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所指对象上,向对方表达用意,以达到其交际目的。能够缩短对话双方的心理距离,达到情感趋同。在言语交际中,指示叹词的移情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说服力和设身处地理解对方心态和意图上。例如:

(41)A:这虾子怪新鲜底。

B:(将虾展示并递给对方)么儿,活蹦乱跳底还!

(42)A:豆浆机坏唠,用唠七八年唠,还修不修唻?

B:(眼睛看向或指向豆浆机底部)么儿唠,底座都拃(裂)开唠,还用得成吧?

例(41)通过将“活蹦乱跳”的虾拿到顾客面前展示,表示对“虾很新鲜”的赞同,并企图让对方购买;例(42)则是向对方表明自己理解对方所正在考虑修不修老旧的豆浆机,并通过提醒对方所指豆浆机已有裂痕,暗示不需要修理,相当于给出了委婉建议。在使用指示叹词时,可以结合态势语言缩短双方视觉上的距离,从而达到缩短心理距离的目的。

四、汉语方言中的指示叹词

(一)指示叹词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布

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汉语方言中都存在一两个叹词,它们除了具备叹词本身的特征,还具有一定的指示功能,如吴方言的“喏”、长沙话的“喋”、广州话的“呢”和“嗱”[3];黄冈方言的“绝”[tφiɛ31]和“啵儿”[pr14][9];兰银官话的“嗟[ia31]”[10];还有邵阳话的“嗯”“嚟”和“喃”[11]等。

表1 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用法举例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官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等各大方言区都存在指示叹词,大部分有一到两个,并且很多都有近指和远指的区别,有些方言中只有一个指示叹词,大都不区分远近指(如山东莱西、江苏苏州),而有些方言中只有一个指示叹词,但可以通过声调来区分远近指(如云南潞西、湖南长沙),甚至有些方言还存在第三指(如湖南株洲、河南滑县和湖南邵阳等)。

从语法功能来看,我们比较了以上所有方言片区的指示叹词,总的来说它们都具有现场直指功能,并且大都具有相对抽象的非现场用法,只有黄冈方言所在的江淮官话黄孝片没有非现场用法,仅存在现场直指用法。从语用功能来看,多数方言中的指示叹词还不同程度地具有信息提取、篇章标记、证言和移情功能(如河南滑县和湖南邵阳),而襄阳方言在语用上不具有信息提取功能。

(二)指示叹词的“方—方”比较

襄阳方言指示叹词和其他方言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只能独用,不与其他成分构成句法结构,使用过程需要伴随眼神、肢体或面部动作,将对方的注意力引导至所指对象,有提醒和引导功能,并且在不同语境下带有不同的情感意义。虽然指示叹词没有语义内涵,但各方言的指示叹词在数量和用法上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我们分别选取江淮官话区、中原官话区和湘语区的一个方言点进行对比分析。

1.黄冈(江淮官话黄孝片)刘晓然[9]曾指出,黄冈市马庙镇方言中有两个指示叹词“绝[iɛ31]”和“啵儿[pr14]”,它们的功能很单一,只能用于答问,指示人或物的具体位置,两者可以相互替换,相当于回答“在那儿”或“在这儿”。可以表示近指和远指,但多表示中指。指示的人或物必须是对话双方目之所及的,通常是离发话人有一段距离但不是太远,在与别的指示代词对举时它们又明确地充当中指代词,这就说明“绝”和“啵儿”只具有现场直指功能。例如[9]:

(43)A:红山跟倒驮背山在哪下儿?(红山和驮背山在哪儿?)

B:绝/啵儿!红山。那前头才是驮背山。(你看!那是红山。那前面才是驮背山。)

(44)A:月亮在哪下儿?

B:绝/啵儿(在那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黄冈方言的“绝”和“啵儿”没有非现场用法,并且只能用于应答语中,可以区分远指和近指,也有不区分远近的用法,这一点区别于襄阳方言的“么儿(唠)”。“么儿(唠)”具有抽象的非现场用法,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区分远近指,在与远指代词对举时用于近指,与近指代词对举时用于远指,并且在指示距离的标准上更加宽泛。所指对象与说话人间的距离可以无限趋近于零,也可以是对话双方看不见的抽象的空间。在数量上,襄阳方言和黄冈方言同样存在两个指示叹词,但“么儿唠”是“么儿”的变体,而汪化云[12]则从语音角度分析,认为黄冈方言的“绝”和“啵儿”以及同样属于黄冈市的团风县方言的“播[po35]”“绝播[iɛ31po35]”“[io35]”当来自“这不+噢”的合音,这种音变形式是固化语法化成果的手段。并且“么儿(唠)”除了能用于应答之外,还可以用于非应答语中,用于提醒或转移话题。

2.邵阳(湘语娄邵片)蒋协众[11]指出,湖南邵阳话中有三个指示叹词“嗯[ŋ]”“嚟[li]”和“喃[lan]”,它们在指示距离上有远近之分,其中“嗯[ŋ]”为近指叹词,“嚟[li]”为远指叹词,“喃[lan]”为中性指示叹词。其中“喃[lan]”的用法最灵活,使用频率最高,可以和“嗯[ŋ]”“嚟[li]”互换。可与近指叹词“嗯[ŋ]”对举使用,表示远指,可与远指叹词“嚟”对举使用,表示近指,单独使用,一般不强调距离意义,但以近指为常,可与近指、远指叹词一起使用,表示中指。例如[11]:

(45)嚟,那就是我读书个当。(你看,那就是我上学的地方。)

(46)嗯!我欠起你个钱还把你着,嗯!(我欠你的钱先还给你吧,给。)

(47)喃!先拿箇滴碗洗咖!再把那滴衣衫晒倒!嚟!(给,先把这些衣服洗了!再把那些衣服晒好!)

襄阳方言的“么儿(唠)”的用法与“喃”有相同之处,独用时也不强调距离意义,一般认为是近指,可以和近指、远指代词对举使用,也可以与近指、远指代词一起使用,表示中指。总的来说,“么儿(唠)”通常表示近指或中指,在某些语境中可以临时充当远指,其距离意义需要通过语境判断。

需要强调的是,“么儿(唠)”在语用上并不存在信息提取的功能。例如:

(48)喃!那时期渠屋里唔是成分隔起吗?所以就冇讨到婆娘。(你想想看,那时候不是他家里成分不好吗?所以就没娶上媳妇儿。)[11]

(49)A:老太太哪年走底?

B:斗是我们上大学那一年。

* B:么儿,斗是我们上大学那一年。

所谓信息提取功能,是指说话人用指示叹词提醒对方回忆起双方的共同经历,或共同掌握的信息,以引起对方共鸣。例(48)中,说话人使用指示叹词“喃”提醒对方回忆起之前他家里成分不好的经历,从而引出没娶上媳妇儿的原因,此时“喃”代替的句子相当于“你想”或“你想想看”。而在此语境下,襄阳方言并不能使用指示叹词来完成该功能,而是更倾向于使用指示代词来对某具体事物作出明确指示。如例句(49)中,说话人直接使用“那”来指出老太太去世的具体时间从而提取该时间信息,不需要再添加一个指示叹词“么儿”来重复该功能,否则“么儿”在句子中就会显得多余。

3.河南滑县(中原官话郑开片)滑县方言中有三个指示叹词“□[tei34]”“呗[pei52]”“□[niau52]”,它们不仅在指示距离上区分远近指,而且在指示方式、所指对象的类型和语用功能上都存在一定差别。其中“□[niau52]”的用法最丰富,既有用法,也有非现场用法,还可以用于提取信息和篇章提示,所指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功能上更接近襄阳方言的“么儿(唠)”。而“□[tei34]”只能用于现场的实物传递,“呗[pei52]”和“□[tei34]”只能用于近指,“□[niau52]”既有近指用法又有远指用法,还可以不区分远近指。例如[13]:

(50)A:我嘞眼镜找不着了!

B:呗[pei52]!在这儿勒!阵(这么)近都瞧不着(看不见)。

(51)A:老板,要一袋瓜子

(52)A:□[niau52]!我说是走这条路吧,你还非说不是!

B:就是!使着(幸好)走这条路了。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三个指示叹词分别具有不同的代句功能。“□[tei34]”代替的句子为“给你!”;“呗[pei52]”代替的句子相当于“在这儿!”;“□[niau52]”代替的句子则为“你看!”,同时也可以代替“给你!”和“在这儿!”。由于“□[niau52]”在语用上具有信息提取和篇章标记功能,它不仅可以用于答问,很多时候还可以用于话题开头。作为叹词,在情感色彩的表达上,“呗[pei52]”的感叹语气最强,“[niau52]”次之,“□[tei34]”则不带情感色彩。在代句功能上,“么儿(唠)”在不同语境下分别可以代替“在这儿!”“给你!”和“你看!”,句子的情感色彩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也就是说,以上例句中的指示叹词都可以替换为襄阳方言的“么儿(唠)”。例如:

(50a)A:我眼镜找不着了!

B:么儿唠!在这儿!镇这么近都看不到。

(51a)A:老板儿,要一袋瓜子儿!

B:么儿!

(52a)A:么儿!我说是走这条路吧,你还非说不是!

B:斗是!亏得(幸好)走这条路唠。

总的看来,襄阳方言的“么儿(唠)”并不像滑县方言指示叹词那样分工明确,但除了信息提取功能外,也几乎涵盖了“□[tei34]”“呗[pei52]”“□[niau52]”其他所有的功能和用法。

叹词是语言中表义、表情、表态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襄阳方言中的两个指示叹词的用法进行了详细描写,并将其与其他地区汉语方言中的指示叹词进行了对比。襄阳方的指示叹词“么儿[mr35](唠)”为中性指示叹词,具有多功能性。它们只能独立充当指示词,在语法成分上与前后的内容不相关联,但在语义上有一定联系。它们有现场直指用法、传递和抽象用法,语用功能方面,除了具有指示属性,它们还有篇章标记、证言和移情的功能。和其他方言中的指示叹词相比,“么儿(唠)”在语义和语用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看来,汉语方言中的指示叹词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或意义相对固定。关于襄阳方言指示叹词的来源,我们无法证明其是否与指示代词有关,它们到底属于原生叹词还是来源于其他词类的次生叹词,还有待探讨。

猜你喜欢
所指襄阳例句
襄阳市第七中学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遗忘者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