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共生”的途径是人与自然“共赢”

2023-11-06 10:47夏光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共生人类

夏光

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全面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以分为“人与自然和谐”和“人与自然共生”两个方面,目前我们对前者强调得比较多,对后者有必要深化认识。

善待自然、善用自然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主要是指人类作为有意识和主动的一方,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即善待自然,这是人类的责任。人与自然共生,主要是指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要以可持续的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取生命能量,即善用自然,这是人类的权利。二者协调推进、相得益彰,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正解。

2021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出台了两份重要的文件,一是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对经济系统进行绿色化改造的部署,本质是“经济要环保”;二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这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部署,本质是“环保变经济”。把两者结合和统一起来,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类生存依赖空气、水、食物等自然要素,无论发展到多么高级的阶段,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这就对人与自然关系提出了一个双重要求,人类要从自然界不断获取生存资源,自然界要能够为人类持续提供生存资源。显而易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人类与自然界要共同增值、共同生长。

以“共赢”促“共生”

生态系统产生并为人类提供有效的物品和服务,例如,清新的空气和水、安全的农林牧业产品、宜居的地质气候条件、稳定的生态系统功能、优美的景观环境等。这些功能和效用,有的由大自然天然提供,有的要经由人类劳动和转化产生。

按照人与自然共同增值、共同生长的要求,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珍惜和克制,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不滥用生态服务功能,保持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二是补偿和修复,对于难以避免的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和影响,要承担相关损失和成本,及时投入资金和力量进行生态修复和再生,恢复元气。“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越是善待自然,自然越是丰厚地回报人类。

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就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人与自然共赢之道。一是经济导向,即开发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使生態系统因有利益产出而得到持续的经营和管护;二是生态优先,即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使生态系统因生物多样性丰富而具有持续的生产力;三是政策创新,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生态开发产业因有利可图而成为市场活跃因素;四是多方协同,即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和长效机制,使生态产业和生态产品形成稳定的生产体系。

“四色齐绘”的遵义实践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贵州省遵义市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地处深山的遵义市长期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而发展艰难,但近十多年来转变发展思路,抓住生态优势做文章,“四色齐绘”出新招,呈现快速发展之势。

一是打造生态加持、红色为魂的文旅康养产业。围绕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苟坝会议等红色旅游资源,将生态要素与红色旅游充分融合,构建了“一核、三线、多点”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被评为全国“十佳红色旅游目的地”。

二是升级水质优良、白色为先的传统优势白酒产业。大力推进“小散乱污”企业清理退出,对拆除复垦、退出转产、兼并整合三类企业分别制定奖补政策,清理退出白酒企业600多家。

三是推进转型升级、绿色为核的现代农业和能源产业。开展农业重点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持续加大“遵义红茶”“遵义辣椒”“黔北麻羊”等品牌支持力度,着力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实现。

四是发展资源优势、金色为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数控机床、食品精加工装备等产业,大力发展铝箔、铝线(管)、高强度铝合金、汽车轻量化材料等系列产品。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共生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人类第一杀手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红色旅游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