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策略探究

2023-11-06 09:38:58辛欣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25期
关键词:新课标学科核心

辛欣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江苏扬州 225009)

2016 年9 月,国家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落实深化课程改革,在“育人为本”“终身发展”等理念下,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并要求超越知识本位。教育部在2020 年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新的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业质量要求,这些举措都意味着职业教育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引领新时代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1 领悟新课标的要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1.1 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名称是在2008年确定的,当时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并把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重要衡量指标。新课标不仅与时俱进地把课程名称改为信息技术,也把课程的培养目标关注度从“熟悉、使用计算机基本操作”变为“接触信息技术,建立学科核心素养”[1],在“五育并举”指导思想下,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1.2 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新课标一个亮点的就是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核心素养主要指自身修养、终生发展和社会适应关键能力,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要求,而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学习形成更具体的能力、品格、价值观。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关键是要突破“理解知识”的固有围栏,首先要由“理解掌握”过渡到“能力迁移”,迁移主要强调的是过程与方法,需要用学科思维的方式,提升至“创新”,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目标。

1.3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新课标中,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2]。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计算思维,因为其是解决问题方法最根本的要求,也是进行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的基础,需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程案例,使学生逐步培养信息意识,承担信息社会责任的能力。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既相互渗透、又辩证统一,都充分体现出紧跟信息化、大数据步伐的时代意义,有利于把中职学生培养成真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3]。

2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2.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依据

在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整体教学设计是以“工作过程导向”为策略,其主要依据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信息意识”首先要从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案例设计中要以实践为向导,对接社会生活实践,对接专业领域,利用“计算思维”引领基础与专业对接,培养“数字化学习和创新意识”。同时,新课标也在课程内容设置分为必修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拓展模块也要求结合所学专业并以项目综合实训的方式实施教学[4]。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兼顾“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大课堂”和思政元素的融入与贯穿,弱化一个个孤立的知识或技能点的单独讲授,而围绕解决实际问题为整体思路进行教学实践。下面笔者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大数据和会计专业中职一年级开设的信息课程中“电子表格”内容为例做详细阐述。

2.2 教材整合和教学整体设计

1)教程二次开发,导入真实岗位需求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目前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该书共有五个模块,其中模块三为“电子表格”。该模块分为三个子项目,分别是“制作通讯录”“工资管理与统计”“销售数据管理与分析”。虽然教程也采用了项目化教学,但缺乏整体设计,且内容和专业关联度不高。依据教学目标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特色,并以我校特色社团——创业联盟为主题,选取销售数据为素材,与实际运营情况挂钩,将其整合为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六个子任务。四个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相互交融,实现职业能力螺旋式上升,如图1所示。

图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设计

2)分析学情与提升空间,确立教学目标

在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中职一年级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时,不难发现,他们善于感性思维,关注热点事件,在认知能力上具备一定的悟性思维,特别是在自治自动和团队合作方面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依据新课标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找准教学重点和难点。

3)融入思政元素,培养核心素养

以创业联盟工作任务为载体,在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如从辩证的多维角度去分析数据,找出之间存在的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强调团队重要性,促使学生之间甘于奉献、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实际数据,增强明辨是非意识,形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创新工匠精神;授课用例体现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2.3 教学实施过程

整体教学在“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大课堂”理念指导下,分为四个阶段,即:“资源准备→自主学习→互动生成→实践运用”。其中互动生成阶段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教学策略,分为六个环节,即:“情景导入→任务分析→探索新知→任务实践→展示评价→提升迁移”,如图2所示。

图2 四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

1)资源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制作微课视频、任务单、前测题目,研发多维评价表,并利用泛雅教学平台发布。

2)自主学习阶段

学生接受任务单后,借助微课视频进行自学。并通过前测题目完成情况,发现不足,及时补缺巩固,并能带着问题进课堂,前延后伸,实现有效学习。

3)互动生成阶段

以项目四的任务六“透视切片,数据联动”为例,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情景导入:该环节注重学习环境与工作岗位融合,专业基本与企业需求融合。以“创业联盟的一天”情景剧导入。学生扮演创业联盟社团的经理、销售员、售后服务人员等角色,并邀请社团老师客串指导,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感受企业氛围。

任务分析:该环节注重教学目标与职业需求融合,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教师引导学生对情景剧中提出的销售数据后期处理任务进行分析,学生“学思考”“学表达”,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并强调该任务中教学重点为“值字段设置”,让学生在操作时重视该操作步骤,掌握选项要点。

探索新知:老师在这个阶段要避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要成为知识的伴随者。采用“问中学”,让学生把在自主学习阶段的问题提出来,让小组内其他同学进行头脑思维风暴,再把结论进行交流,由同学或老师进行点评。采用“探中学”,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可以不断尝试的功能特点,让学生把问题进行试错,来突破“立体交互”这个教学难点。

任务实践: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课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均衡分组,确定能力强的同学为组长,通过组长领航,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带动组内全体成员一起学习进步。组长和组员的身份也会根据评价动态置换,创设争先创优的氛围。

展示评价:为了验证教学目标达成度,小组推荐学生上台展示技能与成果,师生利用课前准备阶段制作的评价表对知识、技能等掌握情况进行多维评价,让小组之间进行“赛中学”,自治自动,也让教师为后期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因材施教提供教学依据。

提升迁移:让学生不断在“悟”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的提升迁移,老师根据销售市场不景气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对商品流量等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前期学习的Word 模块中调查报告的模板,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4)实践运用环节

实践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知行合一”。教师将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发送至学校创业联盟社团,请社团老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并让部分学生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中,让他们不断“学体验”“学应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教师也利用泛雅教学平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总结规律,做到发展性评价。

3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与反思

3.1 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在新课标要求下,课改的教学设计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设计合理、过程流畅、特色鲜明。通过课程整合,将知识点融入教学案例中,并利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达成了项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平台教学过程性数据统计分析图,可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高,同时,学生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次通过率也达到85%以上。

3.2 核心素养显著提升

在“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大课堂”理念下,采用“四阶段六环节”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时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并采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时,选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真实创业联盟社团为素材,重视核心素养的提升,将立德树人、企业文化、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融入大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调查问卷,平台大数据分析,结合学生各项竞赛、考证、考级等指标,对比往年教学效果,学生在核心素养上较往年显著提升,如图3 所示,有效实现“任务驱动、素养贯穿、思政融入”三线并进。

3.3 评价手段仍需优化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特别是在中职学生入学成绩差异较大的客观情况下,更需要尊重个别差异的存在,捕捉身上的灵性,培养自信心。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所以教师要重视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目标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还可以引入企业领导评价,利用教学平台大数据自动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内容也要从关注对知识内容、技能的掌握,转化到对特长的发挥,潜能的挖掘,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为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是以“做中学”作为整体教学策略,即以专业发展为导向,设计岗位教学情境,进行模块化整体教学。这种策略将专业发展作为导向,通过设计岗位教学情境和模块化整体教学的方式来实施。在这种教学策略下,学生通过实践和实际操作来学习信息技术。他们将面临模拟的真实岗位情境,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整个教学过程是模块化的,不同的模块涵盖了不同的主题或技能。每个模块都会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或项目,以逐步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通过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学生可以逐步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并建立起全面的知识结构。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意识,利用计算思维达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养成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逐步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系[5-8],培养符合新课标提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的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新课标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学科新书导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