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历程、目标任务与实施案例

2023-11-06 13:53袁军堂殷增斌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袁军堂,殷增斌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社会环境非常复杂,各种价值多元碰撞、各类矛盾相互交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端用户不断增加、自媒体发展迅猛、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使得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大幅增加,仅仅依靠思政课远远不够,价值引领也明显不足,因此当下迫切需要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各个学科优势,彰显各门课程的特色,实现全体教师、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重要性

1.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此次会议为起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同时,全国高校拉开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序幕。

2. 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2021年11月24日,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会在北京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专题报告中指出:“高校教师的80%以上是专业教师,高校课程的80%以上是专业课程,高校学生学习时间80%以上用于专业学习,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老师”。“四个80%”是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员育人的现实依据,专业课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力军”,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的“主战场”,专业课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要紧紧抓住“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深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让所有教师、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努力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历程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领域频繁出现的“热词”。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1]

实际上,高校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的要求在2004年《意见》中已提出,只是当时没用“课程思政”这个词。但当时各高校对《意见》的贯彻落实重点放在思政课教师身上,关于专业课教师如何落实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则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全员育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战略安排。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程,发挥好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但这不是唯一渠道,其他课程也要发挥好课程育人的功能。这些论述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指南。

上海高校探索实施“课程思政”起始于2014年,当时出台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并选择一批试点学校,开设“大国系列”相关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上海高校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参考意义。

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论述准确定位了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

2017年6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片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会议认为,上海的“课程思政”改革敢为人先、谋划超前,路径清晰、层次分明,领导重视、建章立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全国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3]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4]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还提出了“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的“四个一批”建设目标。[5]

2020年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6](以下简称《纲要》),全面部署课程思政建设。《纲要》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由此,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2020年12月,教育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调研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交流研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落实情况,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课程思政体现了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条件。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

2021年5月,教育部为了深入实施《纲要》,经组织推荐、专家遴选、会议评议和网络公示等,公布了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

2021年6月,教育部在井冈山大学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系统总结《纲要》实施一年来的进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启动建设系列课程思政资源库。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钟登华要求,各地各校要以建党百年为契机,以更加务实的态度,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切实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10月2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给2018—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教指委近期要组织开展的三项工作,一是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数字化转化,二是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相应任课教师培训,三是细化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2023年5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下发了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的通知,在上届按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课程分组的基础上,首次设立课程思政组赛道,并制定了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以上梳理,“课程思政”理念从提出、试点探索、实践到全面实施经历了十多年,并取得了阶段成果。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扎实推进、久久为功,才能实现全员、全程、全课程“三全育人”的目标。

二、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教育部202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1. 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课程思政是指思政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都应该毫无例外地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结合,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同行、育才与育人并重,真正形成育人合力,构建科学的强有力的育人机制。课程思政建设总体目标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 课程思政建设任务

专业课要统筹兼顾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的任务,把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思政课程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单打独斗的局面,改变专业课程游离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外的局面。

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不是对思政课程的简单补充,不是“课程”+“思政”,也不是课程的思政化,而是让显性的思政内容在其他课程中得到深入的感知与隐性的贯彻,是对思政课程的进一步深化。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要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其引领性和创新性。

纲要还给出了不同学科门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侧重点。如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3. 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思政理念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为本、以德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强化课程思政这一基本理念,让“立德树人”成为每位任课教师的岗位责任和神圣使命,时刻牢记“育人”本质,把握学生的真正需求,充分挖掘提炼所教授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在育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形成协同效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浸染,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

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步骤包括:

(1)确定课程思政目标。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所讲授的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进一步完善课程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

(2)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确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利用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挖掘与课程相关的学科专业前沿、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人物事迹和大国工匠故事、典型案例等课程思政元素。

(3)选择课程思政载体。为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载体,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把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

(4)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在挖掘了合适的课程思政元素并选择了恰当的教育载体之后,教师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科学设计和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

(5)评价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课程思政效果很难定量评价,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的问题。可以通过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考核,并结合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来进行课程思政效果的测量和评价,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持续改进。

三、“武器装备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武器装备概论”是南京理工大学一门具有国防特色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标是普及武器装备知识、提高国防素质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科技报国、献身国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程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公众中的武器装备发烧友和军事迷。

该课程全面介绍陆、海、空、天立体空间各种作战模式下的武器装备,包括陆、海、空、火箭军主战武器装备、无人作战平台、新概念武器,以及太空战、信息战的基本概念和武器的发展趋势等。在相关教学单元中分别融入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两弹一星”精神,黄旭华院士“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的“核潜艇精神”等内容。

1. 在第一教学单元介绍中国武装力量构成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融入了新时代党的强军目标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武器从冷兵器、热兵器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课程第一教学单元是“武器装备概述及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中,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关于国防建设的相关内容和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强军目标引入课堂。如2020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审时度势、准确判断,提出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2022年10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提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7]当代大学生生逢新时代,将全程参与和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实现过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观看国庆阅兵视频,了解近年来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建设强大国防、保障国家安全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大学期间,学生要打好基础,不负韶华,砥砺奋进,为将来研发一流的武器装备,实现强军目标做贡献。

2. 在讲解新中国武器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中,融入了“两弹一星”精神

在新中国武器装备发展历程的教学单元中,通过讲解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同学们了解、关注并积极投入国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使命感、责任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其中,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即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通过讲解新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学生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过程、背景。中国开始“两弹一星”项目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独立制造,在此薄弱基础上起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几年就完成了“两弹一星”项目,创造了世界上研制时间最短的跨越式发展奇迹,奠定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大国地位。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两弹一星”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3. 在海战武器装备单元,融入了黄旭华院士“用热血书写忠诚,用生命践行使命”的核潜艇精神

第六教学单元是“海战武器装备”,其中讲到了中国核潜艇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人民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壮大中,涌现出一批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模范人物。让大学生记住以隐姓埋名三十载的“中国核潜艇之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为代表老一辈科技人员为海军装备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学习老一辈科学家默默奉献的爱国情怀。

黄旭华院士,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主持完成了第一代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研制,分别获1985年和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88年完成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顺道探视老母,95岁的母亲与儿子对视却无语凝噎,30年后再相见,62岁的黄旭华也已双鬓染上白发。面对亲人,面对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默默无闻,寂然无名。自古忠孝不能双全,黄老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4. 在空战武器装备单元,融入了航空报国的时代先锋歼-20总师杨伟院士的先进事迹

第七教学单元“空战武器装备”,通过讲解人民空军的诞生和发展壮大历程以及空战武器装备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大学生以我国航空工业中青年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杨伟院士为榜样,学习他作风严谨、充满朝气、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和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培养大学生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歼-20、歼-16、歼-10C是我军空军现役的先进战斗机,号称“三剑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时代航空报国的先进典型杨伟院士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杨伟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器设计与飞行控制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担任歼-20等7型战斗机总设计师,曾获得第十二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风云人物奖”。他22岁研究生毕业,怀着航空报国的强烈愿望,勇于创新,在航空高科技研究和国家重大型号研制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杨伟院士是我国航空工业第一线中青年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统揽全局,身先士卒,既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拼命三郎”,又是一名的出色指挥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新时代大学生的楷模。

四、“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机械工程导论”是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教育课程。课程目标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部分组成。知识目标是“了解机械工程的起源、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新时代机械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涉及的知识领域等”;能力目标是“熟练运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机械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成就,做好个人职业规划,与自己所学和机械制造业发展相联系”;素质目标是“了解、热爱机械工程专业,明确新时代奋斗目标,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增强建设制造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设计中,把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目标有机融为一体,实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1.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紧扣课程目标,以学生关注的专业学习、未来职业规划等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回答机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等问题

针对机械工程大一新生对专业的认知需求组织教学内容,系统全面解答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的疑惑和困惑,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认识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机械始于工具,工具即是简单的机械。机械所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机械是实现某些工作任务的机具或装备,也是机构和机器的总称。机械是现代社会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五大要素(即人、资金、能量、材料、机械)之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行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靠强大的制造业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业所提供的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2. 课程内容融入机械工程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发挥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发挥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机械工程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提升学习兴趣。机械工程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汽车、高铁、飞机、舰船及动力机械、发电与输变电装置、农业机械化、食品加工装备、空调与制冷装备、集成电路(精密、超精密加工装备与技术)、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石油天然气开采、纺织机械、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现代医疗装备、载人航天、武器装备等,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医疗健康、国家安全。

机械工程专业面向制造强国战略,为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领域。现代机械工程服务的五大领域是:能量转换机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交通运输、办公设备、医疗器械、空调环保设备等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洗衣机、冰箱、健身运动器械等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各种机械化武器装备。以新时代制造强国战略对机械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出发点,在课程内容中有机融入智能机械产品设计、智能制造、3D打印、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智能服务与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最新发展方向的介绍,提升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

3. 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成就,增强自信心;客观分析面临的挑战,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建设制造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

我国从2010年起连续13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近30%。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近40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道路,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包括:(1)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2)规模居全球首位,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和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产业基础强大。(3)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4)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5)自主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国家有关部门2019年统计,我国有12类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包括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设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钢铁、石化、建材、工程机械等。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有15类产业与世界制造强国差距大或巨大,包括飞机、航空机载设备及系统、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航空发动机、现代农业装备等。

差距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还没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高端芯片等对外依存度很高,同时还面临卡脖子问题。(2)产品质量问题突出。2022年国家监视抽查制造业产品质量不合格率达7.7%,产品在中高端市场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不高。(3)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制造业的总体效率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目前中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大约为美国的1/5、日本的1/3、德国的1/3。(4)绿色发展势在必行。目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5)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中国制造业总体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产业链面临“断链”“短链”“弱链”问题,战略性高端产业还不强大,产业集群不强。

在建设制造强国的道路上,应引导机械类专业学生既要充满自信又要勇敢面对挑战。在上述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的产业,继续保持和扩大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让大学生认识到差距,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弘扬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努力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高质量的装备,增强建设制造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要发挥制度优势,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核心路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育人的重要抓手和必然要求。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高度重视,全校“一盘棋”,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育人效果。要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以切实提高育人效果为准则,切记“硬融入”“表面化”“牵强附会”,也不要设定每门课要融入多少个思政元素的定量指标要求。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共用。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要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活动。高校要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平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活动,并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等。如果把课程思政元素比作盐,课程内容比作汤,课程思政的理想境界是“如盐入汤”,让所有任课教师都成为会放盐的“好厨师”,做出学生爱喝的、有营养的“汤”,在“润物无声”中实现育人目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一体化育人格局。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