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啸波
今年是浙江高考语文回归全国卷的第一年。如今尘埃落定,且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解读、怎样写作。
【试题解读】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颇有出乎意料又入乎情理之趣。题目初看简单,细看暗藏机关,有一些没有明确设限却也不失为“不言而喻”的柔性要求。
此题可拆解出三层解读:
第一层,它需要一个故事。考生可以自由联想,也可以亲自讲述,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文献中的、现实中的,只要是故事均可,而且其来源也几乎没有限制。
第二层,这个故事要“好”。好故事定义宽泛,俯拾皆是,但要能“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可用于“更好地表达和沟通”。换言之,故事要有人文关怀,要有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批判,要感动人、启发人、影响人,对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动有较大塑造力。
第三层,这个故事要“有力量”。题中明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这就有了更具体的要求:身为当代中国人,考生听了、想了或讲了古今中外的“好的故事”,不仅改变了自己命运,更能影响社会风气,展现中华民族的形象与风采。
这三层解读,是审题必须跨越的三个台阶,同时也是作文立意的三个等级。题目开放度极高,隐含的限制也极强;入门似乎很容易,但登堂入室很不易。看似处处不限,实则处处有限。
想故事、讲故事是容易的,让人感动、改变自己也是容易的,但要塑造“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却不容易;故事里刻画人物是容易的,但故事外刻画一个民族的群像却不容易。考场上限于时间,未必能够写到民族形象这一层(当然,也可能写到,但只是肤浅潦草),到不了或写不好这一层,就不能“一览众山小”,就会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
与前几年的命题特点相比,此题统一了“向内求索”与“向外拓展”的分歧,消弭了“小情调、小感慨”“大情怀、大悲悯”的纷争,平衡了“一己悲欢”与“国计民生”的天平。
今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作文题命制,淡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但延续了对生命价值、社会生活的深度观察与思考。内容主旨上,它由浅入深,逐级而上;审题要求上,它由表及里,从易到难;而隐含着的终极目标是:能借“好的故事”对个体的塑造改变,进而去刻画展现一个民族伟大的群体形象。这就需要考生有追求人生价值的制高点,需要考生有走出“小我”拥抱“大我”的大胸襟,需要考生有融“万家忧乐、世界风云”与“自我倾诉、信笔闲谈”之间的大手笔。这很符合新课标提升高阶思维品质的要求。
真切的语境、健康的审美、自由的空间,它以亲切的面目出现,又用柔性的话语召唤,让莘莘学子在这祥和宁静的氛围中去奋笔疾书。这些都是今年这道作文试题所携带的光环。看似不限却又设限,处处设限却又宽松自然,妙就妙在它就始终摇曳在“限与不限”之间。
动笔之前,要先确定文体。试题中的“请写一篇文章”,并未明确要求写议论文,这就是说,叙述性或抒情性的文章亦可;而“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一句也值得细品:如果说“思考”二字,是论述性文体的写作指向,那么“联想”二字,却又是非论述性文体的写作指向。
“叙述、抒情”构思开放,寫法不胜枚举,在此不作赘述。总之,只要围绕题目“好故事、有力量、影响人、塑形象”的核心主旨写即可。
【立意示范】
下面重点说一说论述文的立意。
立意之前,要先审题。脱离审题的立意,是无的放矢。概括地说,审题是把作文题主旨提炼成一个问题,而立意则是对这个问题作出的明确回答。
此题的核心要点,大致可以这样提炼:
只要围绕上文的核心问题去阐述、引用、举例、论证,就是紧扣作文主旨的立意,而考场上未必要表述得如此全面缜密,实战中可能更精练一点。
如审题可能这样——
1. “你曾被什么好故事感动并改变?”
2. “好故事是怎样感动人、改变人的?”
立意则可能这样——
1. “我曾经被好的故事感动改变,最终成就了现在的我。”
2. “好故事如此感人,最终他们成为了美好的人。”
更具体的立意是,选用一个什么故事,阐明一个相应的道理。
如“昭君出塞”告诉我们,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可以彼此表达善意,充分沟通诉求,更坦诚、更温柔,相亲相爱,和睦共处,而永远不要彼此仇杀。“苏武牧羊”告诉我们,承担国家大事应该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无论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国家的尊严、个人的信仰、民族的气节不能丢。好故事的力量是,男儿膝下有黄金,崇高灵魂不堕落。
定下文体后方可开始行文,行文要先安排论述文结构,下面选择比较典型的两种来谈一谈。
【写作指津】
第一种是“引—析—联—结”推进式结构,这种结构按照认知规律组织行文。
“引”是引用作文题目中的材料,由此亮出自己的观点;“析”是做简要分析,界定基本概念;“联”是联系典型事例,在文献或现实中找可靠真实依据;“结”是在此基础上的结论和总结。
行文顺序大致如下:
好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好的故事能够动心启智?
那些故事在哪里发生?而且改变了什么?
为什么能够改变个人命运,展现民族群像?
我们中学生受到什么启迪?
好故事有力量!
第二种是“总—分—总”平行式结构。这种结构简单明快,一般用于一望而知无须追根溯源的观点阐述。“好故事会影响人”这个道理很浅显,所以也很适合采用这种类似重章复唱的平行式结构。
例如议论文《故事的力量》,就采用了“总—分—总”平行式结构,行文很出彩。其行文顺序如下:
好的故事不局限于文字。
好的故事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堂吉诃德》《老人与海》给人的启迪。
好的故事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伟大人物的人生故事使我振作。
好的故事展现民族的形象。“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体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
然而故事的力量并非矢量,它没有方向。
故事的力量极为巨大。
总而言之,论述文重在说理,其行文需要严格遵循逻辑顺序。两种结构各有所长,不分轩轾。需要提醒的是,“好的故事”需要拥有丰富的素材储备。
【素材储备】
“好的故事”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每个人有不同的命运和际遇,主人公就有不同的想法与活法;人类有多少种生活的方式,“好的故事”就有多少种活着的样子。每个人调动积累,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文献的、现实的,幸福的、痛苦的,他人的、自己的,江湖的、庙堂的,道听途说来的、自己亲身经历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只要动人启智,都是好素材,都是“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可以写英雄,“好的故事”也可以写凡人;“好的故事”可以写王侯将相,“好的故事”也可以写升斗小民;“好的故事”可以写忧伤悲剧让人灵魂得以净化,“好的故事”也可以写快乐喜剧让人觉得人间温暖灯火可亲。“好的故事”可以写当代真事,这有利于激发听故事者的斗志,如新时代的人们勤劳、勇敢、创新、致富;“好的故事”也可以虚构,因为相对于实例而言,逻辑真实更有意义,如精卫去填海、女娲能补天、刑天舞干戚。
“好的故事”最好出自中国,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我们有辉煌,我们也有耻辱。“好的故事”也可以出自外国,因为每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都值得尊重,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丑小鸭催人奋发,海的女儿让人纯洁,而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脚站大地才力大无穷、才是战无不胜的英雄,那么,给我们什么启迪?孕育高山大川,如土地一般深沉厚重的是人民群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教人真善美的道理,全世界都是相通的。
领悟精微奥秘的题意,遵循合理自洽的逻辑,选择典型新颖的素材,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才能文脉贯通,条理清晰,大气磅礴,行云流水,才能出言即妙语,落笔成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