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兵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一部叫《爱国者》的战争电影呢?如果看过的话,你可能会对影片里双方军队“排队开枪”的打法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交战的双方会把部队带到一个宽阔的平原上,让士兵们排成长长的横排,然后在军官的指挥下,一起开枪对射?带着疑问,在文中寻找答案吧。
这种看起来有点儿傻的战术可不是电影导演虚构的,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可为什么要使用这种奇怪的战术呢?如果让士兵分散开前进,不是更难被对方击中吗?说起这个原因,就不得不先谈谈17、18世纪欧洲的武器状况了。
当时的欧洲一片混乱,各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而且交战各方投入的兵力都不少,大量年轻人被征召入伍,投入战斗。但战争又不是游戏,一个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合格的士兵呢?火枪的批量使用解决了这个问题:据说当时如果要把一个新兵训练成弓箭手的话,要用好几年的时间,而训练一名火枪手只需要半年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敌军穿着盔甲的话,火枪手的作用要比弓箭手大很多。因此,为了能尽快投入战斗,当时大量的新兵被训练成了火枪手。
枪筒里这一圈一圈的螺纹就是来复线。来复线是19世纪才发明的,直到今天,无论是机枪、步枪还是手枪,基本都有来复线,所以都可以叫作来复枪。而以前生产的没有来复线的枪支则被叫作滑膛枪。
那时候的火枪远没有现在的枪这么容易操作,火枪手并不是一学会扣扳机就能参加战斗的,因为当时的火枪都是滑膛枪,枪筒的内侧是没有一圈一圈的来复线的。可不要小瞧这些螺纹,它们不仅可以让子弹旋转着飞出枪筒,让杀伤力更大、射程更远,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射击的准确度。
滑膛枪的枪管里则没有这些螺纹,仅仅是简单的圆筒构造,打出去的子弹也不会旋转,甚至子弹的形状和来复枪的也不一样。
除了子弹的形状不同外,滑膛枪装子弹的过程也非常复杂,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一名火枪手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熟练装弹,完成射击动作。
装弹的时候士兵首先要把枪立起来,枪管朝上,把一定量的火药倒入枪管,然后把球形子弹也塞进枪管里。球形子弹的直径一般只比枪管的内径小一点点,子弹放进去之后是不会轻易滚出来的。然后士兵要用一根通条往枪管里捅,把子弹和火药牢牢地压实在枪管深处。
装好子弹后士兵就可以开枪了吗?别急,光枪筒里有火药可没法发射。士兵还要把枪放平,在枪管末端的外侧,有一个和枪管连着的金属小锅,名字叫火药池。士兵要在火药池里面倒入少量的火药,扣动扳机,这时与扳机相连的燧(suì)石(火石)猛然下落,通过撞击产生火星,点燃火药池里的火药,进而点燃枪管里的火药。枪管里的火药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把球形子弹从枪管里顶出去,打向敌军。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是打不中的,只能凭运气。
怎么样,在当时的战斗中,开一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吧?其实还有更复杂的情况,因为上文里的装弹方法只涵盖了滑膛枪的一种类型——燧发枪。在燧发枪发明以前,士兵们使用的是更加落后、装填更复杂,还容易伤到自己的火绳枪。和燧发枪不同的是,火绳枪要用一根点着火的绳子来代替火石,点着火药池的火药。要知道,当时的士兵为了作战,身上可背了不少的火药哇,一旦这根点着火的绳子不小心碰到身上的火药……简直不敢想下去了!
由于滑膛枪的技术限制,不但装弹复杂,命中率也是低得不行,所以,在当时,如果将使用滑膛枪的士兵分散部署,让他们各自瞄准射击的话,可能谁也不会打中敌人。为了保证射击的命中率,指挥官不得不要求士兵们站成密集的横排,听取统一的口令,大家一起开枪。这样同时几十发甚至上百发子弹一起打过去,只要方向一致,总会有子弹击中敌军士兵的。
而且,利用这个方法,滑膛枪装弹复杂、发射速度慢的问题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当时使用滑膛枪的士兵一般情况下一分钟只能打三四枪,即使是经过长年训练的老兵,最多也只能达到一分钟开五六枪的水平。所以在这种“排队开枪”的战术中,士兵们往往会站成前后三排,轮流进行装弹或射击,这就在解决命中率的基础上提高了效率,保证无论何时,总有一排士兵在对敌军开火。
当时一般交战双方会商量好一个地点——多半是平原,把军队聚到一起来,用互相射击的方式迅速分出胜负,避免在互相打不中的情况下,把战斗时间拖得很长。这种战斗就像两个人在约定的地点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谁也不躲,看谁受不了求饶认输一样。
所以在17、18世纪的欧洲,士兵采用“排队开枪”的奇怪战术不是因为笨,而是和当时的武器技术限制有关。看完这么一大篇介绍,不如再把电影《爱国者》的相关场面翻出来看一下吧,相信这次很多细节你都看得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