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苏省仪征市新城中学 朱嘉旭
行走在十二圩龙江巷的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一般,须臾间便能感受到她的历史之厚重、底蕴之独特。坐落在十二圩的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内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座有形的‘红色’建筑,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遗产,激励人们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我认为她是一位见证者,见证了十二圩的繁华今昔;也像一份情感的寄托,承载着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奋斗精神。
十二圩,曾有“江北小上海”和“江上盐都”的美誉。当年,入夜之时,华灯初上,镇上灯红酒绿,餐厅、茶馆里宾客络绎不绝。十二圩是清末中国最大的食盐中转运销之地,是近现代文明在北沿江地区最早落地开花的区域,仪征乃至扬州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悄然生长。为什么中共党组织要建立在这不起眼的小镇呢?最初,十二圩是个占地只有两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在经历无数风雨磨难后,鼎盛时期人口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发达。数万劳工在这里谋生,发展党组织的土壤肥沃而坚韧,十二圩盐工支部应运而生。
从1926 年到1949 年,二十余载,这支红色力量从无到有,从艰难起步到大步迈进。正如毛主席所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力量点燃了广大劳工、知识分子与爱国人士的反帝反封建热情,这颗红色的种子也深深地扎根在了每个有新思想的人的心中。
驻足于纪念馆内,我思绪万千。在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十二圩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江上青、魏然、朱瑞云等一样的有志之士。二十余载光辉岁月,他们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留下了矢志不渝的革命足迹。解放战争期间,因十二圩地势险要,国民党军队在这里驻扎了一团之兵力,修筑起看似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号称“铁打的十二圩”。但在1949 年,经过四天四夜艰苦卓绝的奋战,解放军第三十四军于4 月21 日攻克十二圩,并由此胜利渡过长江。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是他们扛起了仪征革命斗争的鲜红旗帜。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和对广大人民的赤子之心。
一部浩瀚的革命史,就是一本生动的红色教科书。大河汤汤,涛声沥沥,岁月带不走的是知古鉴今的真理。风雨洗礼,日月朗照,永远闪烁的是盐一样的纯净品质。
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是百年红色历史的浓缩,凝固着先辈的精气神,应和着时代的正气歌,令人睹物触情、感慨万千。追忆过往,是为了从岁月深处汲取奋进的力量。逐梦未来,是为了承担起新时代的少年担当。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做新时代的有志青年,我们向着光明的未来而不懈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