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连花
(湘南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信息化教学,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颁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提出“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优化行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中提出要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更新了教育理念,变革了教育模式,有利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音乐教育领域面对结构性变革的重要举措。高校成人音乐教育由于其学科的特殊属性,教师需满足不同课型的音乐信息化教学能力,改革音乐教学理念、模式、方法、手段和评价,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推动理论,在科研与教学中提高信息化应用技能,促进高师成人音乐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
高师成人音乐教育的对象基本为在职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与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文艺工作者,以提高音乐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或为考核、职称与岗位晋升等获取培训证书为目的,由于其教育背景、文化层次、学习资源与年龄结构的不同,在音乐专业基础、文化素养和思维认知方面均存在差异。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一种综合性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协作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和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1],包括学科教学法知识、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管理、评价及反思能力[2]。文中的音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音乐技能与素养、应用与实践、意识与态度、探究与发展四个版块,分为音乐教学资源开发、信息技术运用、教学创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教学实施、思维认知、教学研究、学习与发展等能力。
图1 音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战略部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师生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受到信息化教学理论的掌握、技术应用水平与信息化技术使用频率的影响,分别起到驱动力、刺激物与提示物作用[3]。网络速度和教学平台功能的稳定性、线上技术服务支持以及学习空间环境及终端设备等技术支持指标直接影响学生成效和满意度,学生在线学习成效和满意度的提高更强调课程资源的支持和课程设计的质量[4]。教师信息化教学受教师对技术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教师对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影响,自我效能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影响教师的持续的信息化教学意向[5],个人是否使用新技术受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使用的态度三个因素影响[6],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由技术特点、教师特点、服务支持三种因素决定[7]。高校成人音乐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因素包含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
图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
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学平台、技术服务支持与引导、教学与学习空间环境、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时效性、教学督导与评价机制等。教师层面包括教师角色认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培训、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技术迁移能力、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思维转换等因素影响。学生层面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力、课堂参与度、学习互动性、学习成效和学习满意度等。当前成人音乐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教学时空的解构,课堂仪式感消解,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动性不足,受传统课堂束缚教师角色固化,缺乏教学激情;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脱节,音乐教学资源缺乏层次性;教师信息化技术使用不当,缺乏技术迁移能力,对教学平台体验感不佳,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单一等。
“教师能动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个体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个状态,而非是不可琢磨的潜能或与生俱来的特质[8]。“能动性”的概念一种倾向关注个人层面的能动性,将能动性视为一种个人能力,另一种则认为能动性是一种关系互构[9]。教师能动性是一种能够激励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行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能力。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具有“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与运用者”等多重角色,管理层需给予教师外部权力空间,为其“赋权”和“增能”,教师应强化信息化教学意识,意识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结果,激发内在动机能有效提高教师在知识共享中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幸福感,为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
信息化技术改变了音乐教育环境、教学空间与教育关系,让音乐教学有了更广阔的开放性,教学空间是为满足学生需求而建构的,成人音乐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关键不在所用的技术而是教师要运用技术服务学生素养提升。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持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和多元立体的空间选择,以问题引导、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知识迁移为途径,在新颖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内容、巧妙的教学设计、美观的教学呈现、优良的教学效果、精细的教学过程和紧凑的教学环节精炼的教学语言中导向学习者的素养达成。
音乐教学内容中应凸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充分利用地方音乐资源,以音乐形式作为潜移默化的育人载体,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凝聚民族力量。高师成人音乐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基础音乐教育教师,培养目标应贴近学校、学生和时代需要,学生也是知识的传播者、音乐教育的研究者,其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基础音乐教学。因此高师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新音乐教育理念,了解教育政策前言思想和音乐学科前言知识。认真学习《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明确艺术课程指导思想、任务、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要求与课程实施相关内容,及时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发展新动态,实现高校与基础教育的紧密衔接,明确育人目标,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学科融合,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教育部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如何根据不同音乐课程调整教学内容、贯通多样态教学资源、融汇多元化媒介、实现教学资源互联互通和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音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落地的根本。成人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和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重构、统整优化和合理配置,借鉴的课程资源应避免随意罗列与复制,教学设计应反映学科前沿、体现艺术教育新理念、渗透思政教育与突出创新性,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和兴趣性的教学原则,创建共享教育资源。
近些年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钉钉直播、腾讯课堂、腾讯会议、抖音等网络平台不断涌现,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有录播、直播、直播+互动、录播+互动、录播+直播、录播+直播+互动,学习通+智慧课堂+直播客户端+泛雅等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中应运而生。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应因地制宜的培育。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属性和线上教学对时空的割裂,在线教学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教学,融合共生、相互助力、协同互促是高师成人音乐教育中将线上线下教学两者优势发挥最大化的可行路径。学校应优化教学平台,加强平台技术功能引导与培训,给与教师外部环境支持,教师应根据音乐理论课与实践课等不同课型选择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平台,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创建高度参与和个性化的学生学习体验空间,调动师生互动频率。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教育理念;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探究为教学目标;以慕课、学习通、智慧课堂与其他互动软件为教学载体,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音视频、案例示范、问题研讨、实践探究、互动交流、随堂测试和习题考试等,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协同下推动高师成人音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促进音乐教学质量提升。
图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需求促进动力,动力促进成长,信息技术为音乐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和深化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音乐学科中有声乐、器乐、理论、钢琴等不同教研室课程,由于其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又涉及到一定教学设备与空间,以研修学习和科研促进音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突围信息化教学困境是高师成人音乐教育的燃眉之急。科学研究是音乐教育的活水源头,能够反哺教学实践,主持或团队参与音乐信息化教学科研课题申报与研究,能够有效将前沿学术成果应用于音乐教学,有效弥补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的断层,促进音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