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我们先后协助省审计厅完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专项审计等多项任务,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贡献测绘力量。”说起服务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河南省测绘院负责人说。
近年来,河南省测绘院充分发挥数据和技术优势,积极探索自然资源审计内容、方法和步骤,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探索“巧路子”
2017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印发,标志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项全新的、经常性的审计制度正式建立。
“当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还是个新鲜事物,审什么?怎么审?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河南省测绘院负责人说。为此,该院技术人员借鉴外省经验,学习国家审计要点,明确审计内容、方法和步骤,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为解决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取证、评价难问题,该院工作人员结合部门的优势,收集领导干部任职前后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成果等专题数据,再结合土地、矿产、森林、水利等专题数据,运用GIS技术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印证,提取遥感影像发现的疑点和问题。为确保数据准确,技术人员还深入问题现场进行核准取证,获取详细的证据材料,为审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打出“组合拳”
在三门峡市审计期间,技术人员在小秦岭、伏牛山等崇山峻岭中穿梭,对问题矿山企业、无证开采地域进行现场勘察,将所涉及矿山企业违法越界开采范围等在历史地图上分析标注,实地核实勘测取证,计算违法开采量、毁林面积,明确责任界定。
准确的数据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拿着卷尺、测距轮、RTK等工具进行测量,通过与施工图纸对比,仔细测量挡土墙的高度、宽度,水渠的深度、径宽,核实建设方所报工程量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随后又沿着崎岖的山路,查看山坡绿化情况,核实新栽种苗木的数量、直径、高度及成活率。通过现场认真细致逐项勘察核实疑问图斑,确认生态环境修复效果如何,生态屏障功能是否提升。
通过“收集数据、统一坐标、叠加对比分析、互相印证、图上查疑、现场核实取证”一套“组合拳”,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大量客观证据。
练就“真功夫”
为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实施了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旨在精准揭示问题,深刻剖析症结,提出高质量建议。
2022年9月,技术人员来到洛阳市,配合省审计厅完成洛阳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技术人员运用测绘地理信息、无人机等技术强化资源环境数据的可视化与模型化,借助遥感卫星,形成高分辨率的影像资料,进一步对变化区域进行判定,从而确定问题图斑。
问题图版确定后,技术人员迅速开展现场取证,运用GNSS和卫星遥感技术,确定违法图斑的区域和面积,并通过现场咨询,掌握了大量证据。为提质增效,审计组引入大数据技术,借助北斗卫星导航定位、遥感等技术科学分析突出问题,深入剖析风险隐患。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其中的黄河流域部分干支流地区围垦侵占河道妨碍行洪安全问题,被納入主题教育整改整治事项,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单位:河南省测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