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子玉
“你们在坦桑尼亚响应国家政策与国际形势,成功树立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展现了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近日,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会见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贵明时表示。
多年来,河南省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不断拓展“走出去”发展路径,在坦桑尼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创业之路,建设境外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全产业链,一步一个脚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河南实践”,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展现“地质担当”。
迈出国门勘探
2006年,原河南省地質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以下简称地矿二院)进军坦桑尼亚打井和供水市场,了解到坦桑尼亚矿产资源丰富,对外资投资矿业有优惠政策。2007年,地矿二院委派技术专家前往考察,开启在坦桑尼亚的创业之旅。
考察组在坦桑尼亚野外干了3个多月,时值当地雨季,每天都要下两三场大雨,行进途中道路被洪水冲断、山洪拦路、车辆深陷泥潭和侧滑下路等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蚊虫肆虐,考察组成员还感染了非洲的恶性疟疾,高烧至40度,为了不耽误行程,只能在连续输24小时的奎宁后直接出院。由于奎宁的副作用很大,出院的同志连路都走不成,需要人抬着才能上车。
最终,考察组在坦桑尼亚选出了8个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并在坦桑尼亚地矿部实施矿权登记,其中,4个矿权地得到了坦桑尼亚地矿部的批准,并在达累斯萨拉姆登记注册了河南亚非地质工程(坦桑尼亚)有限公司。
稳步发展前行
矿权拿到后,2007年下半年,地矿二院成立办事处,成功为坦桑尼亚MWAMOLA金矿预查、坦桑尼亚NGAYA地区KITALAMA金矿预查项目申请到中央财政2007年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和省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支持。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地矿二院在坦桑尼亚购置3块土地,在濒临维多利亚湖的一块土地上,规划建设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该园区被商务部纳入2018年合作区统计范围。2019年,园区又被列入河南省重点培育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河南省目前唯一“资源综合利用”园区。
截至目前,园区已有6家中资企业入驻,累计投入1.05亿美元,实现传统地勘单位由“技术服务者”向“产业引领者”的华丽转型。
在对外合作方面,地矿二院注重与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建立良好的关系,邀请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经济商务代表处参赞等使馆领导到院姆万扎综合管理基地检查指导工作。
2019年,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将河南地矿指定为坦桑尼亚姆万扎省党建工作的牵头单位,全面负责该区域中资企业的党建工作,增强了河南地矿的国际影响力。
服务“一带一路”
2022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河南省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提出境外工作五年规划: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加速推进现有矿产资源开发,持续打造国际化、规模化矿业开发基地;建立自主可控的矿产品物流贸易体系,培育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境外发展核心竞争力。
2022年7月,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坦桑尼亚最大的ML448-ML535金矿开发项目完成基础建设,选矿厂安装调试、尾矿库建设、蓄水池均已投入使用。项目主要完成地采工程井下巷道掘进1938米,竖井掘进450米,采出矿石12238万吨;选厂试车以来,生产第一批黄金18.45千克,收入706.11万
元;第二批黄金重量29.34千克,预估收入1124.71万元。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部了解到当地居民旱季吃水难问题,派专人在各居民点建造水井,安置脚踩取水器,每天前来取水达数百人次。
诸如此类的民生工程,项目部做的还有很多,获得了当地民众和政府的高度评价。这不但有利于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彰显了国家的大国担当,助力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落实落地。
“我们将继续深度融合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把‘走出去工作
走得更远、更广、更稳。”谈及下一步工作,河南省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刘加灿表示。(作者单位:河南省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