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楠 胡学锋
春华秋实,果香上戈。近日,记者跟随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团走进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金果小镇,红彤彤的苹果随着微风在枝头跳跃,漫山遍野一派喜人的丰收画卷。
短短几年时间,庙洼村从一个“躲”在山区里的小村落,变成山野田园成趣的旅游网红地,苹果实现溢价率20%,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庙洼村的蝶变是洛宁县自然资源局立足部门职责,通过盘活闲置用地、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保障用地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答好乡村振兴这一时代考题,洛阳市委结合“五星”支部创建,独辟蹊径,把乡里中心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抓手,打造集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托育、文化体育、卫生健康、便民商务、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圈。
对土地资源紧缺的洛宁县来说,如何保障乡里中心建设项目用地是摆在当地自然资源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洛宁县自然资源局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通过加强农村土地整治,积极深挖资源潜力,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作用,大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针对项目实施,该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由县城投公司依法依规、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引入社会投资方,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合作开发模式实施项目。
为摸清用地资源底数,洛宁县自然资源局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增减挂钩”资源摸排登记台账,组建工作组深入村、组开展资源摸排调查,优先选取“空心村”、散乱废弃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切实为项目实施作好准备。
自实施“增减挂钩”以来,洛宁县累计获批23个项目批次,实施面积1.2万亩,有力保障了乡村建设用地指标需求,激活了土地要素,赋能乡村振兴,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洛宁县的乡里中心,通过村史馆、乡贤馆、文化长廊、非遗传承区、红色文化遗产,筑起新时代留得住乡愁、勾得起回忆的精神家园。
“乡村留住了乡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才能更好地提升乡村产业和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洛宁县委书记王淑霞说,洛宁县的乡里中心有颜值、有内涵。
“到月底,第一批庙洼苹果就可以采摘了,我们正在做主播培训,为即将到来的销售季做准备。”在庙洼村乡里中心,返乡创业青年廉洛君在自己的直播间里对记者说。
2022年9月,在乡里中心建设过程中,庙洼村老村部摇身变为上戈苹果网络营销中心带货直播间,吸引张卢宁、廉洛君等青年返乡创业。苹果成熟时,庙洼村又邀请省、市网络带货主播到田间地头直播,销售苹果11万斤,这种新的营销模式让上戈蘋果火速“出圈”。庙洼村抢抓时机,积极与洛宁县自然资源局沟通协调,申请仓储建设用地,建设了京东物流产地仓,解决苹果销售运输过程中的问题。
苹果的“出圈”,将产业链进一步延长。洛宁县自然资源局加快推进上戈镇金果小镇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稳步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腾退、转让机制,出台配套制度,指导各乡(镇)依法有序开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工作,有效整合农村分散资源,打造高标准旅游民宿——“苹果来了”,村集体每年可获得项目资产运营5%的收益实现群众增收、产业增效。2022年,苹果节期间,实现营业收入50万元,吸引游客餐饮住宿1000多人次。
为更好发展苹果产业,洛宁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陕西海升公司、洛阳众森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现代化苹果企业,为保障项目落地,洛宁县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成立项目用地保障服务专班,从项目选址到用地报批再到规划审批,安排专人对接,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实施全链条跟踪服务等,为项目在最短时间内顺利开工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包装效率,我们引进了全自动智能分选线,每小时可完成10吨苹果的分拣及包装……”在洛宁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分拣包装车间,生产负责人袁向阳指着背后的生产线向采访团介绍。一颗颗色泽诱人的苹果随着分选线的有序运转被分成40余种规格,随后被贴上标签完成装箱,进入冷库贮藏等待销售。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部门职责,聚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洛宁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红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