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鲜鲜
1980年代,一本名为The Of cal Preppy Handbook 的小册子风靡一时。这本书出自时尚专栏作家Lisa Birnbach之手,原本是介绍美国大学预科生生活:高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也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未来的精英们有太多的潜规则需要学习;关于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预科生”,从吃穿用度到社交行为事无巨细:应该如何住宿舍,如何运动,如何规范行为举止,如何谈恋爱,以及最受关注的—如何穿着?书中从整体风格到具体选什么配饰、生活方式的单品、每天怎么穿一一道来。信息丰富的同时故作老派和矫情,令人忍俊不禁,与其说是一本关于预科生身份与生活方式的实用指南,不如说是对于中产阶级及以上精英阶层的高明嘲讽。但也正是这本书被当作预科生时装风格的时尚圣经,将预科生时尚风格更加鲜明地展现于人前。
从常春藤风格说起……
探索预科生时装风格的起源,很容易就会追溯到常春藤风格—甚至可以这么说,前者就是后者随着时代发展的一个分支,二者之间的界限至今也相当模糊。正如直白的命名所暗示的那样,常春藤风格即进入藤校后应当遵循的着装法则,而最初主要指的是男装。当一个男孩即将成年,并且考虑去读大学,那么就该开始准备接下来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要穿的基本衣物了。
在1950年代之前,Ralph Lauren、Giorgio Armani、Thom Browne等诸位设计师都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很多商店靠着为那些拥有成为东部商界精英(Eastern EstablishmentElites)之壮志的年轻人提供着装而名声大噪,并被人们称为校园商店(campus shop)。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并至今依然声名赫赫的就包括J. Press和Brooks Brothers。这些商店最初都出现在一流名校的所在地:哈佛、普林斯顿、耶鲁,以及其他常春藤名校。到了1950年代初,它们开始扩张到更远的地方:基本上每个城市或是大学城,都有一个校园商店供应常春藤风格的服装。
二战后,大量中产阶级年轻人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感谢这些校园商店,为他们提供既实穿又好打理的衣服。走进这样一家校园商店,在木质墙板、皮质高背扶手椅和格纹地毯所营造出的老派大学俱乐部的氛围中,苏格兰毛衣和英国雨衣、秋天穿的杂色哈里斯粗花呢夹克和春天穿的灰白条纹泡泡纱外套琳琅满目,一整面墙的黄铜货架上堆放着斜纹真丝领带,大叠大叠的纯色或条纹牛津布衬衫让人挑花了眼。
但是正如《格调》一书所提到的,上层人士能够察觉“一件牛津布衬衫中的丁点涤纶成分”,因为那是可悲的中产阶级标志。来自特定阶层的着装风格,天然具有排他性。常春藤风格的基本款衣物,在裁剪和质量方面也自有微妙之处,让它们变得不那么寻常。比方说,一件真正的常春藤风格运动夹克一定会在翻领处(有时候是衣领边缘、口袋翻盖或是接缝处)走一条四分之一英寸的针脚,以此彰显运动风格。就是类似的小细节,看起来不起眼,很容易被外行人忽略,但对于懂行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区分开这个群体真正的成员和只是穿上这些衣服的局外人。
毋庸多说,这一切都不应该是崭新的、锃亮的、仿佛刚大采购回来的。富裕意味着质量,而质量意味着耐用:无论是卡其裤、粗花呢外套、毛衣还是皮鞋,最好都稍微磨损一点、弄皱一点。最妙的是岁月带来的使用痕迹,及其营造出的漫不经心之风度。这就是人们心中“老钱”的感觉。
一切都关乎场景!
从1960年中期到1980年左右,常春藤风格逐渐消退。越战、爱之夏、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以及随之而来的嬉皮士运动,让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时装风格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就是在这个时期,预科生风格悄然兴起:1967年,Ralph Lauren成功将这一风格的服装带入大众视野。这位曾穿着Brooks Brothers的名校生,对于常春藤风格有卓越的认知和品位。他深受这些常春藤风格品牌的影响,并把自己的男装系列设计成一种具有盎格鲁血统的美国风格,其中充满了明亮的粉彩、粗花呢、灰色法兰绒和老派领带等元素。时间再来到1980年,Tommy Hilfiger、Calvin Klein和Lacoste将这一风格继续发扬光大。有趣的是,Tommy Hilfiger后来跟The Offical Preppy Handbook 一书的作者Lisa Birnbach合作推出了一条服装支线,名为PrepWorld,其造型特辑也以手册的排版作为蓝本。
同样以名校的身份与生活方式为背景,仅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常春藤风格与预科生时装风格的区别:后者是即将直升藤校的私立高中预科生,比起藤校的优等生来说更加无忧无虑,更具有少年气,甚至稍显叛逆与玩世不恭。但即便如此,预科生时装风格依然是一种精英身份的象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运动元素同样如此,正如The Of?cal Preppy Handbook中所写:运动主义是预科生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运动能显示出绅士们对简单、健康的娱乐活动的追求,同样也展现力量与领导力。
这里所说的运动当然并不是足球或篮球这些起源于劳工阶层的运动:在南方,这些运动往往是航海运动主题,因此红白蓝的航海色调、帆船鞋与缆绳毛衣最为常见。北方式的预科生风格更低调、柔和与低饱和度,一切都关乎马术或乡村生活,比如马靴与马裤的元素。而春夏季节的预科生风格着装精髓,则只有一条:穿得好像你要去打高尔夫球一样。这些典型的单品都高度场景化,暗示着穿着者的生活方式、教育背景与家庭背景,以及故作清高的小做作。
风格的精髓同样存在于细节之中。比如预科生风格的重要单品便士乐福鞋,很多年轻学生真的会在脚背饰带上的菱形切口里塞入用来打电话或搭车的一便士硬币,因为把硬币放在衣服口袋里太不优雅。又比如另一标志性单品Polo衫,这种经典翻领针织衫的纽扣设计,是为了让人们在骑马的时候固定衣领以免打到脸。时装的材质当然是基本要求,The Of?cal Preppy Handbook夸奖过肯尼迪总统的女儿卡罗琳·肯尼迪—“严格地讲,她在衣饰、举止方面比她母亲更有预科生风范”—因为“在哈佛广场的4年当中,任何非自然類纤维都未能贴近过她的身体”。
预科生风格以各种形态出现在影视剧作品中,而这也展现出时代思潮与流行文化的变迁。从1970年电影《爱情故事》里的哈佛小情侣,到1995年电影《独领风骚》中就读于比弗利山庄贵族学校的Cher,从著名的《死亡诗社》里升学率一流的威尔顿预备学院,到2000年美剧《吉尔莫女孩》中的常春藤风格发源地新英格兰,1999年电影《危险性游戏》展现了预科学校文化中颓废和亚文化的一面——而21世纪的人气美剧《绯闻女孩》也是。当人们在疑惑于以紧身白衬衫和百褶裙打造的性感校园女孩形象的Britney Spears,或是同样热辣、性感、团妹的女团造型,是不是能被称为新时代的预科生风格时,不妨再回想《绯闻女孩》:虽然男女主角团毫无疑问是预科生风格以及常春藤风格的典型人群,但剧中最为预科生风格的一幕没有之一就是:Serena和Blair坐在学校台阶上吃午餐,背后印着名校校徽的旗帜成为最不显眼但同样重要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