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洪 明|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指出,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1]。因而,教师要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为落实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同时,《高中课标》建议在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补充论说文等文本,并整合课程内容的六要素,通过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意义,学习语言,发展思维,运用策略,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2]。
论说文以对某一问题或观点进行评价为主要目的,通过说理论证的方式说服受众接受或摒弃由争议性问题引发的某一观点,或通过讨论、辨析多方观点确立某一立场或主张[3],是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而集中的反映,对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包括论点(thesis)、论据(argument)和重申(restatement)三个部分[4]。在论点部分,作者一般陈述与议题相关的背景信息,并表明论点;在论据部分,作者围绕论点展开论证,提出支持论点的理由(即分论点),并对这些理由作基于证据的阐述,以触发受众的理性认同,让他们相信论点正确可靠;在重申部分,作者一般将论点作为结论再次强调和重申,有时还可能提出论点或论证对受众在认识和行动上的启示[5]。然而,目前的论说文研读常常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观点研读碎片化,未能结合论说文各部分的功能分析观点表达的内容和方法;二是语言策略挖掘浅层化,忽略了对用于表达观点和说服读者接受观点的语言策略的挖掘;三是主题探究片面化,基于个人经验探究语篇主题意义,导致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偏离文章本意。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是语篇层面的语言系统。它整体而非孤立地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以及作者阐明价值并联盟读者的各种手段[6],能够引导读者识别作者用于说服读者接受自己观点的评价资源[7]。因而,笔者认为,运用评价理论开展论说文研读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论说文研读存在的问题。
评价理论包含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级差(graduation)三个方面的资源[8]。态度资源是指表达情感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分为积极或消极的情感、评判、鉴赏。介入资源是指对语篇中态度和意见来源的描述。级差资源是指作者态度强度的提升或降低:态度强度的提升表明作者最大限度地认同所提及的价值立场,态度强度的降低则表明作者只是部分认同所提及的价值立场[9]。综上所述,基于评价理论开展论说文研读可以充分挖掘作者的态度、作者表达态度的方式、作者表达态度的原因,这契合《高中课标》指出的从What、How、Why三个维度进行语篇研读的理念。
下面以外研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二Unit 4 Stage and screen中的Developing Ideas板块阅读语篇“Good Book,Bad Movie?”为例,探讨基于评价理论的论说文研读策略。“Good Book,Bad Movie?”基于“好书拍成烂电影”这一现象,传递“不同艺术形式各有特点,应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优秀艺术作品”这一主题意义。它包含五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是论点部分,作者引出话题,明确自己的论点;第三、四自然段是论据部分,作者通过提供客观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第五自然段是重申部分,作者向读者提出建议。
“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语篇,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语篇形式,把握不同语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使用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10]。观点是论说文的灵魂、统帅,贯穿论说文全文。在论说文中,作者常常借助态度资源来表明论点。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态度资源(如happy、sad 等情感资源,kind、cruel等评判资源,interesting、boring等鉴赏资源)来推断语篇论点,厘清论证结构,加深学生对论说文结构特征的理解,为学生深入探究语篇主题意义做好准备。
在论点部分,教师从态度资源切入研读,就可以从“All too often, great words end up being turned into cinematic‘turkeys’.”的态度资源“cinematic‘turkeys’”中发现作者对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持负面的评价(作者的论点所在)。
在论据部分,教师以态度资源为抓手便可发现“can lose”“disappoint”等态度资源,进而意识到语篇从情节和角色的完整性、观众满意度两个方面来论证对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的负面评价,旨在进一步说服读者。
在重申部分,教师从态度资源入手,就会发现语篇通过“judge a movie in its own right”“not against its original source”等态度资源来对读者的行为提出建议。
至此,教师就可以在明确作者观点——对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持负面的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如图1所示的论证结构。
图1 论证结构
表明立场是论说文的为文之道。教师在研读论说文时应深入挖掘论说文表达价值立场的方式,即挖掘作者如何通过语言策略来调节观点的强度和可信度,探究主题意义。在论说文中,作者常常借助投射(引述或转述)、情态和让步等介入资源,与其他的观点进行互动,对语篇中的各种价值立场进行表态,并通过描述态度和观点的来源、强烈程度来向受众表明立场,争取与受众“结盟”。因而,教师可以依托表示态度强度变化的级差资源和表示对态度来源进行描述的介入资源开展论说文研读,以挖掘其中的语言策略,明确作者的价值立场,探究主题意义。
就级差资源而言,教师若以级差资源为抓手开展语篇研读,就会发现语篇在论点部分通过“only resulted in”“never been praised”“have anyone questioning”等来提升态度强度,在论据部分通过“to some extent”“in part”“can lose”等来降低态度强度,在重申部分通过“we should/should not”“many people”“gradual plot development”等来提升态度强度(如图2所示)。
图2 级差趋势图
就介入资源而言,其一般包括引述或转述他人观点的动词(如she says、he claims、according to等)、表明作者反对某个意见的连词(如but、although、however),以及表明作者同意某个意见的语言(如of course、surely、indeed)。教师从介入资源入手,就能发现如表1所示的介入资源。
表1 介入资源
由表1 可知:在论点部分,语篇借助“but”来表达对“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这一观点的反对,并引入自己的观点;在论据部分,语篇通过引述“fans of the books”“the audience”“many people”等对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的消极态度,减少论述分论点时的主观介入,使所提供的论据更具说服力;在重申部分,语篇通过引用莎士比亚的名句“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衬托不同艺术形式各有特点,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优秀艺术作品。
至此,教师就可以发现文章论点和重申部分的态度强度提升表明作者最大限度地认同所提及的价值立场,论据部分的态度强度降低则是策略性地表达对其他意见的接纳[11],并将态度源头归属于作者以外的声音,使语篇的论据显得更加客观、公正,更具说服力,传递“不同艺术形式各有特点,应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优秀艺术作品”这一主题意义。
在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态度和意图等后,教师可以从较深层次的主题讨论和扩展活动出发,如基于主题分析论证观点,批判评价文字背后传递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对主题新的认知和态度[12]。在论说文研读中,教师可以综合评价资源,尝试站在不同角度审视语篇观点,进而设计基于主题的观点分析活动等,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主题新的认知和态度,升华主题意义。
教师可以综合评价资源,形成如表2所示的正反评价清单,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所持观点的影响因素,重新审视语篇观点,形成自己对主题新的认知和态度,升华主题意义。
表2 正反评价清单
运用评价理论开展高中英语论说文研读,能够通过分析态度、介入、级差资源深入挖掘论说文的观点、论证结构、价值立场等,进而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开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