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陈姣
2018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1]”在新时代、新师范、新使命的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数据素养的培养提升成为教育实践变革的时代诉求。目前业界关于教师数据素养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刘婷等[2]从优化数据素养教学体系、整合数据素养课程等方面提出了师范生数据素养培育策略。梅海莲等[3]借鉴美国经验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力方面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据素养教育路径。杨现民等[4]通过对我国10 个省份的调研提出了从政策保障、标准引领、试点先行、项目推进几个方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教育。伍海波[5]从重视数据文化素养提升、构建数据素养课程体系、创设数据素养培育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提升策略。虽然业界对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已进行一定的关注与重视,但相关研究仍然偏少,且不够深入,尚未构建起完善的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研究体系。本研究通过对教育部直属的6 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进行网络调研,总结了师范类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一)调查对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类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阵地,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教育部直属的6 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南大学图书馆,对其数据素养教育现状展开详细调查和研究。
(二)调查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网络调查法,以CNKI数据库、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为数据来源,对教育部直属的6 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现状展开详细调查。
(三)调查结果。所调查的6 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均对师生的数据素养培育引起了一定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几所高校图书馆在数据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将数据素养教育内容嵌入到信息素养教育中、数据素养教育以线上培训为主要教育方式、数据素养教育以本科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等主要特征。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6 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6 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均有提供数据素养教育相关服务,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上各有千秋,存在共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教育内容上,主要以培养受众的数据获取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保存能力为主要内容。在教育形式上,主要以通识教育类选修课、专题讲座、线上培训、微课程为主要开展形式。在教育对象上,主要以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内容设置略有差异。
(二)主要特征。1.将数据素养教育内容嵌入到信息素养教育中。以信息素养教育为基础,将数据素养教育嵌入其中是几所高校数据素养教育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设置了信息素养教育专栏,涵盖微课程、系列讲座、预约专场讲座、公共选修课教学、专家讲座、知识产权培训平台等教育内容。其中与数据素养教育紧密相关的内容有三大块:一是微课程和系列讲座类,主要有文献管理软件使用、资源查找与利用、学术搜索引擎使用等内容;二是预约专场讲座类,设置了涵盖数据获取与合理利用、数据可视化入门、文献可视化构建知识图谱、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软件入门等内容的数据素养专场讲座;三是公共选修课教学类,设置了针对本科生的“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信息素质综合训练”公选课、针对研究生的“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管理”“理科学术信息检索与管理”公选课。其他几所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开展情况也大致类似。2.数据素养教育以线上培训为主要教育方式。根据调查,6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主要以线上培训的方式展开,线下教育则主要依托学分课程和专场讲座来进行。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小图微课、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在线学习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MOOC 和新媒体栏目、西南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线上系列培训等,均涵盖了丰富的数据素养教育资源,涉及数据库检索、工具软件使用、学术规范、数据科学、数据挖掘、数据素养等内容。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新媒体栏目呈现出较大亮点,该栏目的设置旨在方便读者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信息素养能力,其将信息素养课解构成若干知识点并录制成微视频,从2015年至今已发布了37期,每期一个知识点、方便读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其中涵盖了数据库检索中常用到的运算、借助科研工具发掘前沿热点等数据素养教育内容。3.数据素养教育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要教育对象。6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均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有些高校的网络学习资源还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就课程体系设置而言,教育对象主要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如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86 年开始为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公共选修课,2013 年起开始为研究生开设信息素养学分课;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设置了“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本科生公选课,授课对象是本校大二到大四的本科生,还设置了“信息素质综合训练”本科生小学期课程,设置了面向研究生的“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管理”“理科学术信息检索与管理”研究方法类公选课;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设置了“一小时讲座”本科生公共选修课,还设置了面向研究生的“文献调研的策略与方法”公共选修课。
(一)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的特性尚未凸显。根据调查可以发现,6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数据素养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大同小异,尚未凸显出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大部分师范类高校未将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列入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教育差异不明显。无论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还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调研的策略与方法”课程,都是面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泛在化数据素养教育,未根据相关教育数据资源建设、教育数据获取标准、教育数据管理、教育数据应用与共享等方面的要求针对师范生开展专门的数据素养教育。
(二)教育教学理论对数据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导不够。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高校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理应将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理念嵌入数据素养教育中,用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数据素养教育实践。但据调查发现,几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在数据素养教育内容上,较少涉及教育教学知识,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指导,受众对于教育数据转化为教育数据素养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数据文化浸润与数据技术支持的渗透融合性不够。师范类院校作为现代师范教育的摇篮,作为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主阵地,在数据素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比其他高校体现出更明显的数据文化浸润特性,凸显出更强的教书育人的文化氛围。据调查发现,6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时,数据文化浸润与数据技术支持的渗透融合性还远远不够,数据获取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据保存能力等数据技术支持类培训内容较多,数据伦理、数据文化等内容较少,尚未形成数据文化浸润的教育氛围。
(一)制定个性化的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培育机制。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高校图书馆作为国内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的领头羊方阵,应在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的培育机制上体现出差异性和优势性。应根据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洞悉师范类人才数据素养需求,根据教师数据使用素养发展的主要特征严密制定差异化的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培育方案,积极探寻多样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数据素养教育形式,深入挖掘以培养教育数据意识、培育教育数据能力、树立教育数据伦理等为教育内容的数据素养教育体系。以教育数据使用能力、教育数据态度、教育数据使用信念水平作为师范生数据素养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建立有针对性的数据素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开发符合本校人才培育目标和区域人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的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培育机制。
(二)开发嵌入教育教学理论的数据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在数据素养教育内容体系的开发上,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受教育群体独特性的需求,开发嵌入教育教学理论的数据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可以建立数据素养教育联盟,依托联盟的优势教育团队在数据素养教育课程和讲座培训中嵌入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数据素养教育实践。此外,还可以专门搭建基于嵌入式教育学科知识学习的数据素养教育平台,将教育类文献资源整合到平台上实现统一检索和利用。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借助CALIS 学科导航等文献资源导航媒介,采用情境化嵌入的方式为教育对象推送数据素养知识,创建了融入教育对象学科领域的数据素养教育平台[6]。
(三)培育数据文化浸润的数据素养教育文化氛围。据相关学者调查研究表明,数据文化的浸润将对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产生正向影响。数据文化作为学校环境中特有的价值观、信仰体系、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对于培育师范生数据素养具有重要意义[7]。培育良好的数据文化浸润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将数据文化理念根植到师范生的思想理念和行动特质中,从而影响其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规范。因此,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在数据素养教育过程中,应塑造学校数据文化,创造浓厚的数据文化氛围,培育师范生使用数据的循证实践特质。例如,图书馆可以联合院部教师、职能部门、业界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构建数据素养教育联盟,合作开发集数据文化涵养与数据支持利用于一体的数据素养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数据素养教育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群体的数据思维和数据行为。
本文通过调研我国教育部直属的6 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现状,总结提炼了师范类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开展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制定个性化的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培育机制、开发嵌入教育教学理论的数据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培育数据文化浸润的数据素养教育文化氛围等发展路径,以期为师范类高校图书馆搭建科学化、特色化、可持续、高质量的数据素养教育体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