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鸭形玻璃注

2023-11-03 02:41李想
百科知识 2023年20期
关键词:蜻蜓时期玻璃

李想

名称:鸭形玻璃注

尺寸: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

重量:70克

材质:钠钙玻璃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北燕柱国—冯素弗

1965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西官营子村发现了两座石椁墓。经发掘考证,这是一处同茔异穴的夫妻合葬墓。两座墓中的随葬品丰富,出土陶器、铜器、漆器、玉器、铁器、兵甲工具、印章等各类器物共计470余件(套)。其中,1号墓出土的“范阳公章”“辽西公章”“车骑大将军章”“大司马章”四枚印章为确定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历史上能同时兼任这些官职且葬在北票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冯素弗。根据史书记载,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的弟弟,是北燕立国时的重要政治人物。

北燕所处的十六国时期,时局动荡,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断更替,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台之势。冯跋和冯素弗兄弟俩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父亲本是西燕慕容永麾下的一位将领,慕容永倒台后,冯家搬至昌黎龙城长谷(今北票市西官营镇)。在后燕慕容熙统治时期,以冯素弗为侍御郎、小帐下督。后冯素弗与冯跋一起发动政变,推翻了慕容熙的统治,拥立慕容云为帝,仍采用“燕”这一国号,史称北燕。慕容云即位不久,便被宠臣杀害。冯跋率众平定事乱,被众臣推举为天王,改元“太平”,以冯素弗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

在任期间,冯素弗谦虚恭慎,非礼不动,志于靖乱,扫清凶桀,为北燕朝局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冯跋的器重。可惜冯素弗年纪轻轻便离开人世,他的病故让冯跋悲痛不已。《资治通鉴》中記载:“义熙十一年(415年),燕辽西公素弗卒。燕王跋,比葬,七临之。‘古者大臣卒,郡三临其丧,比必寐翻及也。”冯跋七临其丧,放声痛哭,希望能唤醒这位肱股之臣,协助自己治理国家。为了不让鸟兽惊扰弟弟,冯跋还下令放火烧山,将山上的一草一木烧得干干净净;接着又在山上盖上炒熟的焦土,如此一来,土地毫无养分,这便是冯素弗墓所在地—将军山千百年来寸草不生的原因。

在逝世1500多年后,曾经叱咤风云的冯素弗因为墓葬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冯素弗墓是辽宁省已发现的最早的具有明确纪年的慕容鲜卑时期的贵族墓葬,不仅随葬品丰富,而且墓葬极具时代特征。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之一。冯素弗夫妇墓内的装饰和随葬品,无一不体现着“交融”的时代特点。夫妻二人的棺椁内皆有彩画,题材包括天象图及墓主人居家、出行图,还有羽人、云气等彩绘,这是中原地区皇室功勋使用画棺的传统,墓中出土的龟钮印也是汉族官职的体现。2号墓中的殉犬等葬俗,则形象地反映了鲜卑的特色。

西域珍品—鸭形玻璃注

在冯素弗墓众多精美的随葬品中,五件玻璃器格外引人注目。如今,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一种材料,几乎随处可见。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透明的钠钙玻璃可是身价不菲的稀罕物,一克玻璃的价格要远远高于一克黄金,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用得起。冯素弗墓一次出土五件玻璃器,足见他的社会地位之高。

冯素弗墓中出土的五件玻璃器均为精品,尤其是造型特殊别致的鸭形玻璃注,更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正如其名,这件玻璃器整体呈鸭形,器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模拟双足,腹底粘贴有一块平整的饼状圆形玻璃。鸭形玻璃注的重心在器物的前部,只有腹部充水过半时,玻璃注的后半部分加重,才能放得稳,其构造与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欹器”一致。

经检测,冯素弗墓中随葬的玻璃器采用了顶底铁杆技术,无模吹制成型,口沿内卷成环状。相较于同时期国内其他地区出土的玻璃器,冯素弗墓中的玻璃器内部的气泡和杂质更少,透明度更好,熔制水平也更高。尤其是鸭形玻璃注,将玻璃条、玻璃丝盘卷成不同的形状粘贴在容器表面作为装饰,工艺更为复杂。这种技术属于热装饰工艺,器物制作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在高温炉前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工匠还有被烫伤的风险,这就要求工匠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然而,这种工艺当时并不被中国工匠所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内流通的绝大多数玻璃器都是舶来品,这也是玻璃器价格昂贵的最重要的原因。

人类社会首先发现和使用的是天然玻璃,如火山喷发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的黑曜石就是一种天然玻璃。从现有的考古成果来看,玻璃的发源地应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古埃及或两河流域。公元前1550—前1500年,在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都出现了玻璃器皿。公元前4世纪,古埃及人又发明了玻璃模铸、镌刻和镀金工艺,制作的玻璃器愈发精美。公元前1世纪,叙利亚人创造了吹制工艺,简化了玻璃的生产工艺,降低了玻璃的生产成本,以前价格昂贵的玻璃器在地中海周边国家变得越来越常见。其后,强大的罗马帝国掌握了先进的玻璃制作工艺,成为玻璃制作的中心。冯素弗墓中的几件玻璃器,与同时期罗马帝国的玻璃的制作工艺非常相似,通过电子探针检测,这几件玻璃器的材质均为普通的钠钙玻璃,可以归类到罗马玻璃中。考古专家则推测,鸭形玻璃注很有可能来自罗马帝国东北行省。

东方“玻璃”—蜻蜓眼

中国最早的“玻璃”大约出现在西周时期,比古埃及地区晚了1000多年。那时中国生产的“玻璃”,与冯素弗墓中出土的玻璃器有着天壤之别,是一种通透性很差的玻璃,一般称为琉璃。按照现在的工艺,我们把琉璃称为铅钡玻璃,先秦至两汉时期流行的蜻蜓眼就是这类玻璃的典型代表。

蜻蜓眼,其实是古代一类装饰物的俗称。工匠们在圆形器物表面镶嵌多层同心圆,成品形似蜻蜓的眼睛,故称“蜻蜓眼”。据说,这种工艺发源于西亚地区或印度,当地人认为眼睛有辟邪功能,就将形似眼睛的饰物佩戴在身上。这种色彩缤纷、灿烂夺目的玻璃珠传入中国后,深受上层贵族的喜爱。

如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蜻蜓眼是我国古籍中常提及的隋侯珠。隋侯珠的得名源于一个传说。相传,隋侯见到一条大蛇身子断了,便用药把蛇身敷住,最后救活了蛇。为报答恩情,蛇就从江中衔了一枚大珠子给隋侯,这枚珠子就被称为“隋侯之珠”。至于隋国为何国,如今还存在争议,暂不延伸讨论。《庄子·让王》中记载:“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这里用“隋珠弹雀”来比喻大材小用。春秋战国时期,策士们纵横捭阖时,往往要列举六种“中国宝物”,其中之一就是隋侯珠。《韩非子》中将隋侯珠与和氏璧相提并论:“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

如今流传于世的蜻蜓眼,大多直径不足2厘米,母体多为绿色、蓝色或者黄色,均为半透明;其上的纹饰比较简单,多为几何图案,完全与同时期具有复杂纹饰的青铜器、玉器不同。

虽然是舶来品,但是蜻蜓眼的巅峰制作技术却出现在中国。最早贸易到我国的蜻蜓眼大多造型简单、颜色单一,母体上的同心圆层数较少。到了战国时期,国内的工匠渐渐掌握了蜻蜓眼的制作工艺,在模仿的基础上开始了创新。首先,在制作原料上以铅钡作为助熔剂,而非西方常用的钠钾;其次,造型更为多样,制作出管状圆柱体珠形、正方体珠形等异形蜻蜓眼。中国不仅有玻璃胎体珠,还发明出陶胎体珠。此外,中国工匠还创造出离心圆多层眼形蜻蜓眼和多星纹复眼蜻蜓眼。

由于玻璃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古人还以之作为仿制玉器的材料。中国特有的铅钡玻璃具有一定的浑浊度,外观像玉又比玉光洁,加工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常用来仿制上等的玉器。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些先秦时期墓葬中,就能发现玻璃璧、玻璃剑饰等玻璃丧葬用品。

玻璃东行—丝路贸易

学者们对中国古代出土的玻璃器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古代玻璃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成分可以断定为钠钙玻璃且工艺技法具有异域特征的进口玻璃器,如冯素弗墓中的鸭形玻璃注;一种是纯粹的国产玻璃,包括钾钙玻璃和铅钡玻璃,如蜻蜓眼、玻璃璧、玻璃剑饰等;还有一种是运用外来制造技术和当地原料制成的钠钙玻璃。那么,中国工匠到底什么时候习得钠钙玻璃制作技艺的呢?《魏书·西域传》中记载,北魏世祖时期,发源于西域地区的玻璃吹制制造工艺传播至我国内地,而地处西部的新疆地区则更早掌握了这一技艺。

不论是玻璃制作技艺,还是产自罗马的玻璃器,它们能传入中国,都离不开一条重要的文化商贸传播渠道—丝绸之路。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在丝绸之路沿线发现了不同时期的玻璃器。可以说,玻璃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交换物。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国古代进口的玻璃艺术品产自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等地,这些玻璃器的化学成分比较一致,都为钠钙玻璃。

作为罗马玻璃中的佼佼者,鸭形玻璃注跨越千山万水,从遥远的西方来到中国,成为贵族竞相争夺的稀世珍宝。如今,虽然无法复原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归属北燕貴族冯素弗的,但是它的存在却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描绘出一幅驼铃悠悠的古老丝路画卷。

【责任编辑】王 凯

猜你喜欢
蜻蜓时期玻璃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蜻蜓
蜻蜓点水
我不是玻璃熊
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