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真
黄河流域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孕育了璀璨卓越的黄河文化,留下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传统艺术宝库增添了无尽的光彩。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如何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命题。
鉴于此,本文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促进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良好保护的同时实现广泛传播。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位于黄河流域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世世代代传承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10类:一是民间文学,包括盘古神话、梁祝传说、河西宝卷、万荣笑话、藏族婚宴十八说等;二是传统音乐,包括河曲民歌、蒙古族呼麦、西安鼓乐、中州大鼓、聊斋俚曲等;三是传统舞蹈,包括睢县麒麟舞、高跷走兽、藏族螭鼓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傩舞、安塞腰鼓、胶州秧歌等;四是传统戏剧,包括豫剧、晋剧、秦腔、曲子戏、山东梆子等;五是曲艺,包括河洛大鼓、青海平弦、陕北说书、翼城琴书、山东快书等;六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包括如少林功夫、太极拳、聊城杂技、螳螂拳、东北庄杂技、赛马会、形意拳、蒙古族搏克等;七是传统美术,包括朱仙镇木版年画、藏族唐卡、土族盘绣、山西民居砖雕、凤翔泥塑等;八是传统技艺,包括唐三彩烧制技艺、琉璃烧制技艺、鲁锦织造技艺、架花烟火爆竹制作技藝、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艺、阳城生铁冶铸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西凤酒酿造技艺、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等;九是传统医药,包括摸骨正脊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藏医药、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等;十是民俗,包括民间社火,太昊伏羲祭典,祭孔大典,渔民开洋、谢洋节,土族纳顿节,撒拉族婚礼,鄂温克驯鹿习俗,药王山庙会,藏族服饰等。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为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黄河流域9省(区),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资金和传承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投入经费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2022年,黄河流域9省(区)GDP总量达到30.7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同比增速达7.0%,是全国GDP增速的2.3倍。然而,黄河流域不同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级地方的财政状况参差不齐,专门用于保护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费比较少,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多为政府财政,导致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政策机制不完善,缺乏具体规划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黄河流域部分省(区)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了省级规划。然而,国家层面的规划只是在大方向上提出了建议、缺乏细则,黄河流域大部分省(区)还没有出台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造成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指导和依据。
人才队伍薄弱,传承方式落后
黄河流域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项目都存在于偏远乡村,其传承人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是无心也无力,而且不熟悉新媒体平台,难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出去,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队伍日渐式微。与此同时,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通过师徒间的口头相传,单一且落后,致使很多年轻人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感兴趣,进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断代的情形,阻碍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品牌意识薄弱,产业发展滞后
目前,黄河流域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落在乡镇,由寥寥无几的中老年传承人进行展示和传播,由于这些传承人的品牌传播意识比较淡薄,制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往往由小型作坊制作及售卖,产品的制作工艺水平相对落后,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创新的设计,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和审美。因此,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鲜少受到关注,市场覆盖面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提高经费利用水平,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高度依赖资金,而政府财政是其项目经费的主要来源。所以,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的财政支持作用。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单纯地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其他资金来源渠道,只有得到政府财政与社会资金的双向支持,才能推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
一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经费利用水平。在保护与传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黄河流域9省(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理念;另一方面要积极履行财政支持职能,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制订严谨科学的经费分配及使用计划,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得到合理的利用,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此方面,山东省政府做得比较到位,自国家提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以来,山东省政府坚持把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作为财政资金保障的优先选项,在系统保护、科学保护上下功夫、求实效。在2022年,山东省省级财政下达资金6.64亿元,加大对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统筹安排资金2000万元,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提高黄河流域周边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力度,宣传并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收徒事项,打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良好氛围,给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稳步开展夯实了基础。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发动并利用社会力量能够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强大支持。所以,为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经费不足的现状,有必要借助社会力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费总额。首先,可以由政府或者社会公益组织成立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推广等,吸引公众捐赠及企业赞助。其次,推广和销售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将销售所得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最后,鼓励人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进行创业活动,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形成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明确保护细则,完善相关制度
清晰完善的政策可以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稳步推进指明方向,细致明确的计划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所以,黄河流域9省(区)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既要制定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订细致、科学的实施计划,促进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以国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为导向,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黄河流域9省(区)政府应在遵循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坚持国家战略方针与地方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责任主体及其权利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厘清各相关部门需要承担的责任及履行的职能,避免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或权责不清的情形。比如,甘肃省政府于2023年制定并实施《兰州市黄河文化保护办法》,明确了各个单位或部门的职责,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细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黄河流域9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需要各省(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清晰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具体来讲,黄河流域9省(区)应根据自身情况明确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范围,编制详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包括项目名称、传承地点、传承人等内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以甘肃省为例,该省明确指出,在未来发展中,要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大对兰州黄河大水车、羊皮筏子、兰州太平鼓、兰州刻葫芦、高高跷等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并明确了各个项目的具体保护计划及措施。
加强传承队伍建设,创新传承方式
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可以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稳步推进提供保障,丰富多样的传承方式可以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人才与方法完美结合,才能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及广泛传播,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所以,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传承方式。
一是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首先,黄河流域9省(区)要始终坚持贯彻人才强省(区)战略,重视当地的人才培养工作,优化人才培育机制,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且能够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人才。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要与高校紧密合作。针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立相关的专业、课程、科研项目等,培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业人才。最后,黄河流域9省(区)要积极引进经验丰富、高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出台相应的保障机制留住人才,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是借助先进技术,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首先,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库,录入黄河流域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在线上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和展示作品等直观地展示给大众,使大众通过手机应用、网站或社交媒体等平台随时随地了解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体验馆或博物馆,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互动活动和体验项目,吸引大众积极参与,增进大众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最后,还可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庙会、工艺展览等大型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艺术家进行展示和表演,吸引大众参与,推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交流。
打造品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品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形象,代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内涵。加强品牌建设不仅能够扩大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其商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对保护与传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挖掘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质,打造独一无二的品牌。首先,可以加强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与分析,挖掘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涵及核心特质,在此基础上确定品牌的目标和定位。其次,迎合国家文化复兴的战略契机,制定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长远发展战略及具体发展策略,做好品牌命名、标识设计、品牌故事打造等一系列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媒体宣传和推广品牌,将品牌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二是坚持“非物质文化遺产+”融合开发模式,推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势头迅猛,衍生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开发模式,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借鉴。黄河流域9省(区)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挖掘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着眼于地域资源优势,以生态为先,以创新为动力,重点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打造拥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业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