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丰蔚,边 青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西安 710109)
照明设计作为一项兼具趣味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设计,通过灯光元素的点缀,能活跃场景,也能实现功能、效果、意境的有机融合。做好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的照明设计,既能提升当地居民的居住幸福感,也能增加乡村文化遗产的人文气息,提升其经济价值,有利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下,乡村地区的夜间照明需求也不断提升,并且,国家亮化工程持续推进,极大促进了乡村照明设计工作的开展。在乡村文化遗产中进行景观照明设计,能满足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基本需求,这也是乡村照明设计的基本功能。在乡村文化遗产中,大多是乡村地区的公共空间,在这些空间进行景观照明,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当地村民的夜间文化生活需求,也能在公共空间做好亮化设计,为当地村民的休闲娱乐提供场所支持。例如,在一些广场做好亮化和绿化工程,便利于人们进行夜间活动,有利于提升当地居民对夜间乡村生活的满意度[2]。
现阶段,乡村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与进步,乡村旅游不断兴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在乡村文化遗产景观中开展照明设计,不仅能满足当地村民的功能性需要,发挥照明设计的美学作用和艺术功能,也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对于和谐舒适的乡村夜间生活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当地村民的夜间幸福感[3]。开展乡村文化遗产照明设计,对于提升乡村的魅力值,增强乡村夜间经济的发展潜力,延长游客在乡村文化遗产参观旅游中的游览时间,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在乡村文化遗产景观建设中一些乡村建设过于粗放,一味追求亮化,在照明灯具的选择上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在景观设计方面,只是简单的灯光堆砌,一味强调灯光亮度和灯具的花哨度,采用泛光照明,不仅难以凸显乡村文化遗产的美感,还为环境造成了光污染[4]。基于此,开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景观照明设计,以人为本,结合绿色环保的照明设计需要,营造健康舒适安全的夜间环境,在合理利用灯光元素的基础上,增加乡村文化遗产的艺术感,使乡村文化遗产给人以新鲜感和探索欲。通过照明设计述说乡村的历史文化,加强乡村夜景的美学价值,也能使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在城市逐步推进智慧型城市、智能型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开展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照明设计,能更好地契合当前夜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保障乡村夜间旅游,发展夜经济。同时,还能实现对乡村文化遗产的装饰性照明,突显乡村的美丽,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照明设计根据绿色照明的理念和要求,结合乡村特色,有重点、有条理地进行设计。在绿色照明原则指导下,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能耗,结合建筑物朝向,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情况下,开展照明设计。结合太阳能照明设备,使其在白天吸收优质太阳能资源,进而在夜间释放电能进行照明供电,也可以将供电设施与清洁能源结合,突出景观照明设计的绿色节能优势。推广太阳能发电,减少长距离输电带来的损耗和污染。在景观照明设计中合理把握建筑物之间的间隙,防止接收不到光照,使建筑物尽可能多地吸收日光照射,提升景观照明的绿色协调性。
由于乡村地区大多位置较为偏远,地广人稀,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开展景观照明设计,需要以安全舒适为前提,保障人们的夜间出行安全,进一步增强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在参观和游览乡村文化遗产时的舒适感和安全感。通过优质的灯光照明,在夜间给予游客和村民安全感,增加人们夜晚出行活动时间。但需要注意,在设置景观照明时,不可过度使用灯具,尤其要避免造成夜间光污染和资源浪费。
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有着自身的特色,在景观照明设计方面,也要考虑乡村当地的环境特色、建筑物特色、景观特色,要结合这些特点进行设计。为提升乡村文化遗产的舒适度和温馨感,可以多采用暖光。在乡村文化遗产景观设计中,如果采用的灯光设计较为华丽或繁杂,会降低乡村地区的田园气息,降低人文底蕴。在满足基本照明需要的前提下,进一步突出乡村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并通过照明亮化彰显其价值,使其成为地域标志性的景点。
现阶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不少乡村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在景观设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对此,在景观照明设计方面,既要对乡村文化资源做好保护与开发,也要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做到美观舒适,在灯具的排列方式、类型选择、角度、高度等方面加以妥善设计。在房屋建筑中,可以利用光的明暗关系进行改造,使景观照明做到行走有光,远看有色,突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在乡村文化遗产的景观照明设计中存在的一大突出问题是盲目照抄照搬城市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这种照抄照搬虽然在短期内见效快,但是长期下来将导致乡村自身的特色缺失,不利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破坏了乡村的特色文明,不利于乡村文明的长期发展。在灯光照明中LED技术日益成熟,城市景观照明设计也大多采用彩光或者散光,这与城市繁华的夜景规划相吻合,也与当前城市灯光秀文旅活动日益增多密切相关。如果乡村文化景观照明设计也照抄照搬城市的灯光色彩设计思路,结合夸张绚烂的灯光来凸显夜间景观的视觉张力,不仅与乡村的文化气质不相契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景观设计的单一性、同质性,难以使观赏者对文化景观有长远的观光兴趣,会使乡村文化景观背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被逐渐破坏,不利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持续性,也难以提升景观设计的吸引力,对此,需要相关的照明设计人员做好调整,突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大量的乡村照明设计方案中可以发现,设计者在设计深度和专业素养方面与城市照明中的景观设计存在较大差距,受限于乡村地区落后的经济条件,在文化景观照明设计中还存在有走明线的行为。这种状况下照明的安全性,均匀性和功能性都难以保证。在乡村文旅照明发达的区域,又大多以彩灯的形式来激活乡村内部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当地乡村文化遗产的特色场所营造绚烂多彩的灯光设计。这也使其照明设计缺乏地域特点,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僵局,难以彰显当地乡村独特的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
从照明标准来看,景观照明设计涉及工科专业。在工科类内容中重点就技术层面的灯光照明亮度进行考虑,而设计领域则重点关注景观照明中的氛围营造。在实际的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照明设计中,往往缺乏统筹思考,常常从单一维度进行考虑,缺乏环境整体系统的协调配合。当前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照明设计正成为一大热点,也吸引更多的优秀设计师凭借其对乡村文化的向往和情怀展开照明设计,但在景观照明设计中却忽视了乡村自身的独特逻辑,将乡村文化遗产的景观照明设计变成对城市逻辑的简单复制,将其打造为以灯光秀为主题的夜间照明。虽然这种照明形式为乡村带来了视觉上的活力,使其在夜间有更为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快速提升了乡村的经济效益,但却存在过度亮化、光污染等问题,破坏和影响了当地乡村的作息习惯和生态系统。对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来说,在景观照明设计方面,更要从人文角度和文脉延续的角度进行探讨,要突破单一的功能性价值,上升到创造性的实践高度。
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下进行的景观照明设计,要结合乡村文化遗产的特点,突出场所意识。在乡村文化遗产景观设计时,要提高场所意识,否则会导致观光者难以对景观照明设计产生共鸣,难以体会到其设计背后的精神内核。而有效的场所意识,不仅能增强场景氛围,也能给予观光者以愉悦的体验,有利于增强人对场景的情节记忆。在乡村文化遗产视角下开展的景观照明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充分把握当地乡村的特殊性,结合环境与事物之间的彼此关联,提升场所意识,逐步开展照明设计。
在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照明设计中,基于夜间照明的设计,营造整体的夜间形象,结合乡村文化遗产的需求,塑造乡村独特的氛围和气质,使景观照明设计成为烘托乡村文化遗产的全新名片,彰显乡村的文化底蕴。具体而言,需要从景观小品设计、导视系统设计、绿化照明设计及休息设施设计几方面展开,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景观设计要求
在乡村文化景观的照明设计中,需要从选择的器具造型出发,基于乡村元素就地取材。例如,结合鱼灯、荷灯等具有乡村气息的元素和造型,在使用场景上可以选取乡村传统节庆下的篝火及景观欣赏中常见的月光。围绕夜间光景进行景观照明设计,结合乡村地区特色的本真生活,突显乡村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在景观照明设计中,将景观建筑物件彼此连接起来,从而增强游客的归属感,使游客在夜游乡村时更加轻松、愉悦、享受。
乡村文化遗产的景观照明设计与乡村文脉相结合,提取其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做好延伸和设计。基于当地特点,对照明设施的外观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简洁明了。对于一些具有独特意义和内涵的文化元素,可以将其直接提取,运用于景观照明设计中。例如,在延安某村落的照明设计中,其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是红色文化,在照明中可以结合红色文化对其进行具象化,做好元素提取和整合,设计出能展现当地文化特色的照明外观。同时,在色彩上也要与当地的文化气质相协调,在材质的选择上,要考虑不同材质所给予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联想,例如,在红色文化元素的选择上,尽量避开金属材质、陶瓷材质的内容。
通过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照明设计的分析,设计者要结合使用价值、人文价值、环保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探讨更多结构、材料的可能性;结合乡村地区特色的文脉气质,提升光的舒适度,增强光的表现力,进一步展现乡村文化独特的文雅之美;结合科技手段,做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