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涛
推动和平与发展
1.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时政播报环节,同学们展示了如下素材:
素材共同適用的主题是()
A. 经济全球化 B. 政治多极化
C. 文化多样性 D. 和平与发展
2. 随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全球化运动,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加大了对战争毁伤的约束,另一方面,全球化利益争夺带来战争新的生长空间和生长方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发生根本逆转,时代主题已发生根本性变化;②局部战争虽然不断,但和平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永恒的追求;③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④当今世界,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为大趋势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下列古语不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A. 国虽大,好战必亡
B.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C. 亲人善邻,国之宝也
D.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 当今世界经济正因疫情、通胀、地缘冲突等因素拖累,下行风险加剧。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两年来贫困人口增加了7000万。材料说明()
A. 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B. 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C. 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D. 世界各国携手扶贫就能彻底消除贫困
5.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是联合国在全球开展粮食援助活动的机构。它的宗旨是帮助受援国实现粮食自给,消灭饥饿和贫困。它每年向2000万学龄儿童提供餐食,开展“食品换资产”“食品换培训”项目,采取各项措施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这说明()
A. 国际组织积极探索消除贫困的途径
B. 只有消除贫困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C. 贫困是制约人类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D. 发展中国家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6.材料一:2023年6月第一周,“乌普萨拉冲突数据项目”公布了2022年版暴力冲突数据。国家是涉事方的武装冲突从2021年的54起增加到2022年的55起,但这些武装冲突中的死亡人数差不多翻了一番。2021年有12万人死于武装冲突,这个数字在2022年达到23.8万。
材料二:2023年6月26日,第17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在广西北海开幕。本次论坛以“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减贫与乡村发展”为主题,旨在继续深化中国—东盟在社会发展与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携手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努力。
(1)导致材料一中暴力冲突的原因有哪些?暴力冲突会带来哪些危害?
(2)为什么要深化在社会发展与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
(3)综合两则材料,请你概括共同反映的主题。
谋求互利共赢
1. 2023年6月27日至29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办。与会人员认为,面对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船上,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行动起来。这是因为()
①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合作共赢;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拒绝国际竞争;③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对漫画《共克时艰》理解正确的是()
①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②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担责任,共同面对;③全球性问题制约人类的发展和生存;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紧密联系的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周年之际,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危机解决方案。这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哪一方面的内容()
A.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D.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4.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材料表明()
①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合作共赢;②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③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④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破解当今时代难题的钥匙。下列主张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是()
①与时俱进,创新发展;②不追求一枝独秀,不搞你输我赢;③以文明优越感超越文明的冲突;④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以仁爱、和谐、中庸等作为核心价值,以博大包容的胸怀吸纳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对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实现的智慧和方案——世界各国一道共商、共建、共享,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理念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世界各国一道共商、共建、共享,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你说明其现实依据以及要求。
(2)作为中学生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见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