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甘蓝种子主要依赖进口,所以甘蓝也俗称为“洋白菜”。
为了让中国人的菜篮子装满中国自己的蔬菜,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倾注毕生心血,让“洋白菜”变身“中国种”,让这种原本只能在夏季吃到的菜变成了每个季节都可以上市。
2023年4月底,河南王屋山下,1600多亩甘蓝即将进入种子成熟期。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甘蓝繁种基地,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甘蓝,每三棵中就有一棵在这里繁育。
王屋山,是神话故事中愚公要搬走的大山;洋白菜,也是方智远要征服的一座大山。1964年,方智远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农科院,主要研究引进国外的蔬菜种子。但3年后的一场种子事故彻底改变了方智遠的研究方向——从引进别人的种子转向了培育自己的种子。方智远回忆道:“1967年的时候,南方种的甘蓝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但是那一年,质量有点问题,我们去看的时候,满地的甘蓝都开了花,老百姓叫苦连天,损失很大。”——甘蓝是先结球后开花,我们平时吃的是甘蓝球,一旦开花,甘蓝就无法食用,只能烂到地里。
甘蓝是我国除萝卜、白菜外,产量位居第三的十字花科蔬菜。北方人爱吃的手撕包菜、南方人常做的泡菜、方便面里的蔬菜包,原料都是甘蓝。中国人的餐桌,不能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方智远当时就下定决心,研究中国人自己的甘蓝种子。
把不同品种的甘蓝进行杂交,剔除不良基因后才能培养出最适合中国的种子。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要有种子资源。方智远和同事们一起四处“化缘”,到全国各地的农科院、研究所甚至农民的菜地里寻找不同的甘蓝品种。
方智远40多岁的时候就戴上了老花镜。一棵甘蓝有近400朵花,方智远给甘蓝花人工授粉,要用医用眼科镊子小心地拨开每个花蕾,一朵一朵地授粉。因长年在试验田里劳作,捏着花蕊的手掌心一直向上,太阳晒不到手背,方智远的两只手也一只白、一只黑。
1973年,方智远团队终于培育出了第一个甘蓝杂交品种“京丰一号”,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自己的甘蓝品种。在这场科研持久战中,方智远首次破围成功,搬掉了压在头上的“洋种子”大山。
“京丰一号”一二月份播种,六月份收获。因为种子价格便宜、产量高,在大江南北被迅速推广开来。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甘蓝的大面积种植,大大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
方智远团队再接再厉,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先后培育出30多个甘蓝品种,上市期覆盖全年,甘蓝成了中国真正的四季菜。
1995年,因为在蔬菜育种方面的杰出贡献,方智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但他依然一年四季行走在田间地头。他办公室的衣架上,常年挂着一顶草帽、一件雨衣,是他准备随时下地用的。因为患病不能久站,妻子还给他准备了一个板凳。
河南济源,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地。20多年前,方智远正是看中了这里被大山阻隔的地形,才将甘蓝制种基地放在这里。研究甘蓝半个多世纪,方智远像一位当代愚公,紧盯甘蓝育种这一件事,牢牢守护好中国人的“菜篮子”。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那些不畏劳苦、不畏艰险的人,才可能攀登到顶峰。”
摘编自“BioArt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