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对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引领作用。基于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基本要求与实践驱动分析,文章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并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探讨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价值,为高校加强高层次语言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非主流语言;人才培养;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H0-05;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3)05-0041-06
收稿日期:2022-09-13
基金项目:2021年度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建设创新机制研究(SK2021B006);2022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传统专业改造提升项目:朝鲜语专业改造提升项目(2022zygzts042);安徽外国语学院2022年度科研团队:中国语言文化对韩国的影响研究(awkytd202203)
作者简介:刘丽泽(1990-),女,安徽宣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韩国文化、韩国语教育。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Realistic Value of Enhancing Non-mainstream Language Tal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Background
LIU Lize
(School of Asian Languages,Anhu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efei 231201,China)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enhancing cultural confidence of non- mainstream language talent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basic requirements and practice-driven analysis of boos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mong non-mainstream language tal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boos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mong non-mainstream languag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and probes into the practical value of enhanc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mong non-mainstream language talents in promoting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evels, 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language talents and enhanc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non-mainstream language;talents cultivation;cultural confidence
“一带一路”旨在通过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语言互通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的前提和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官方语言近60种,大部分属非通用语种,还有许多区域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世界通用语言人才培养,更要加强非主流语言【根据教育部关于非通用语的界定,结合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的规定,参考有关学者关于非主流语言的论述,本文将非主流语言概念定义为除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以外的国际非通用语言和除汉语普通话以外的国内区域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人才培养,尤其是要不断增强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为“一带一路”建设铺好语言服务之路。
一、“一带一路”倡议引领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以下简称为倡议)具有无与伦比的强大生命力,自2013年提出以来,其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成果不断涌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引领非主流语言增强人才文化自信的强大动力。
(一)倡议的提出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期间,相继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路)倡议,之后这两大倡议被正式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2014年,“一带一路”定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受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的愿景与行动》,界定了“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等。2017年5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又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全面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理念和实质。近10年来,“一带一路”吸引力不断增强,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5月底,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共有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到“一带一路”大家庭中,签署200余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可以说,倡议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以下简称“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根本利益,是推动国际合作、互利共赢,着力打造国际社会治理新模式的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更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创新。
(二)倡议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
“一带一路”倡议的逻辑起点源于文化自信。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根本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和强大生命力,善于同其他文化交流以发展、完善自身。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包含了自强的力量、兼容的气度和通达的智慧,适用于世界各民族,所以能够被世界各民族接受。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博采众长、包容大度,能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完善自我。再次,中华民族具有谦虚、好学的美德。谦虚、好学使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日益智慧和强大。最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而正是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将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强大文化基因(或元素),这些文化基因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进化在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是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薪火相传的优良品质。这些文化基因,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结出累累硕果。[2]如今倡议的提出与实践,其实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相结合的精彩绽放。
(三)倡议开辟了国际人文交融、文明互鉴的新境界
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五通”,实现发展战略对接、经济政策协调、区域合作共赢,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新机制和国际合作新平台。倡议符合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及地区打開了一扇资源互补、开放包容、绿色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机遇之门。同时,倡议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举措和重要路径,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生活智能化的历史潮流。倡议提出以来,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国际组织积极响应,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多次将倡议纳入相关决议,并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成现实。时至今日,倡议硕果累累。
(四)倡议对非主流语言增强人才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更是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踔厉奋进、不断成功的关键。蓬勃发展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需要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投身其中,更呼唤越来越多的非主流语言人才加入进来,奉献心智和才华,为倡议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贡献力量。首先,“一带一路”建设亟需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其中非主流语言人才不可或缺。其次,“一带一路”建设在人才队伍整体素能上有更高更严的质量要求。提高人才规格,铸魂赋能是主要方面,根本途径就是增强人才文化自信。最后,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倡议为引领,将丝路精神、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先进文化等纳入人才文化自信特别是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范畴,全面增强其文化自信。可以说,倡议引领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
二、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基本要求与实践驱动
(一)理论依据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文化自信,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4]314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4]349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文化自信纳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可见,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导向,是“四个自信”中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根本上推动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文化自信的建立使理论自信更富有引导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力、制度自信更有保障性。[5]这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各类人才包括非主流语言人才培养必须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源头。
(二)基本要求
文化自信源于历史积淀,焕发于新时代召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6]文化自信的本质要求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立足本来,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优秀文化及其价值有着强烈认同感与自豪感,体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的自信,以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二是把握未来,对中华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信心,从发展实践中把握文化繁荣兴盛的光明前景,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憧憬,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自信;三是兼容外来,在交流互鉴中对自身文化做到去粗取精和古为今用;对外来文化合理扬弃,实现洋为中用。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历史自信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增强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必须把握以上层面基本要求。
(三)实践驱动
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是推进文化自信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擘画绘制我国努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蓝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表明我们党在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的认识。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文化自信体现为国家意志的必然结果。可以说,文化强国是历史的启示,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祈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充分凸显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是引导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人才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增强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融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三、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非主流语言人才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必须充分认识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从国际上看,首先,沿线国家与地区涉及的官方语言、非官方语言种类繁多,决定了非主流语言人才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大部分沿线国家与地区都使用单一的的官方语言,基本上是其主要民族语言;少数国家或地区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官方语言,如菲律宾官方语言是他加禄语和英语,但普通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他加禄语。基于历史以及其他原因,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官方语言大多都是通用语言以外的非通用语言,可以说使用非通用语言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主要特点。因此,学好非通用语言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打通“语言关”。其次,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国情也要求必须增强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沿线国家与地区大多属于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综合国力普遍不强;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宗教势力影响不容小觑;少数国家或地区政治不稳定,政策变化大,有的甚至政权更迭频繁;地理分布广而分散,领土、宗教和种族冲突频发,地缘政治敏感脆弱,外交政策易受美西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影响。因而,坚定“四个自信”以及历史自信是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政治要求。最后,一些国家与我国政治互信度有待提高,对“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合作还存在疑虑,有抵触心理。客观上讲,沿线国家与地区因语言、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殊性,在特定范围、特定时期也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挑战。所以,语言人才“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8],增强斗争精神必须要成为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国内来看,增强区域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人才文化自信也具有必要性。首先,“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单行道,而是双向交流互通的阳光大道,是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不仅有沿海发达地区与沿边少数民族地区,更有广大内陆地区,因此区域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人才培养及其文化自信也与“一带一路”建设密不可分且息息相关。其次,区域方言及其地方文化、少数民族语言及其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因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区域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必须在少数民族地区抓好“双语”教育,推进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性发展。同时,还应加大区域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创造性地做好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旅融合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312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增强对外宣传的话语权,切实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才能参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因此,新时期,為更好地推进倡议落地落实,必须要增强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弘扬丝路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更多非主流语言人才,以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四、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价值
随着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了更大话语权。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中国要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全面深入了解沿线国家与地区,传播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文化、中国特色,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五通”。而非主流语言人才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一)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倡议从提出到推广,在推动沿线国家与地区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和共同繁荣方面虽已取得较大成效,但不可否认,超乎想象的阻力和障碍仍然存在。美西方的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少数国家对中华文化的掠夺,一直在干扰和阻碍倡议的落实与推广。近年来,部分国家主流媒体将“中国威胁论”挂上头条,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歪曲式、失实性的报道与解读,恶意干扰沿线国家与地区人民对倡议的正确认知。为消除干扰、增进信任,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化魅力,这样非主流语言人才培养特别是增强其文化自信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增强文化自信,真正了解中华文化、中国文明且善于宣传推介中华文化和中国文明的非主流语言人才,必将在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构建、增强国际话语权、让世界真正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打消沿线国家与地区民众的顾虑和误解、营造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有助于推进人文交流与文化融合
人文交流与文化融合需要共同语言,通过语言交流与文化沟通能够增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的理解和信任,消除误解或矛盾。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之窗,如今的“一带一路”倡议则是打开世界文化交流及文明互鉴的新模式。不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从来都不是中华文化的独奏,而是中国牵手世界共同协奏的华美乐章。在古丝绸之路上,丝绸、瓷器和茶叶等是中国的形象大使,“四大发明”是中华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促进了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如今高速铁路、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被誉为新的中国“四大发明”,给世界各国,特别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西方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了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非主流语言人才理所当然肩负推进人文交流与文化融合历史重任。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必然有助于我们有“温度”地不断拓展同沿线国家与地区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中国文明的独特气魄;有助于我们在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融互鉴中彰显文化自信,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民族文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共享“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和人文交流成果。
(三)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和友好往来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语出《左传·隐公六年》,意思是亲近仁者、与邻邦友好,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依循的宝贵理念与文化格局,是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也是今日中国一以贯之的处世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此语指出我们要睦邻友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泛爱众而亲仁”理念在新时代的升华与弘扬。民相亲方能国相近。沿线国家与地区只有民心相通,才能取得合作共赢,实现美美与共。民心相通首要在于语言互通,因此必须增强贯穿“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的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一方面,加强非主流语言人才建设,实现语言互通,有助于增进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彼此尊重和包容,进而实现民心相通,消除部分沿线国家与地区民众对中华文化、中国文明的疑虑和误解,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加强非主流语言人才建设,尤其是增强其文化自信,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自信带动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将各国或地区的时事新闻、民风民俗、诗词歌赋、古籍古典、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翻译成不同语言版本,能够有效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相互了解和充分认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差异,进而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实现文明互鉴、友好往来。因此,我们要着力推动中华古籍创新性转化,坚持将中国优秀古籍、经典图书以绘本形式翻译成多种语言向海外推广,在内容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风貌,在版本上符合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友好往来,进而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非主流语言人才发挥着巨大作用。
(四)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
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地位愈加突出,作为朝阳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然伴随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而非主流语言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坚力量,更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因而增强非主流语言人才文化自信必然有助于不断深化文化产业领域的改革开放,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需求,进而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
增强文化自信,不仅有助于非主流语言人才确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文化产业理念,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中国传统文化业态的升级改造,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打造新型文化业态,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的信息技术、资本资源和文创产品等要素自由流动,助力我国同沿线国家与地区文化产业实体合作,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商品)出口,顺应数字产业化大势,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在丝路电商发展中大展宏图。例如,红色旅游是我国特有的优秀文化资源,近年来,非主流语言人才结合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文化需求,将红色旅游文化产品推广至不同国家与地区,既是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也有利于带动红色资源所在地的投资建设,促进高端服务业、文旅文创产业、绿色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同沿线国家与地区民众的互联互通水平,增进政治互信。
五、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適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全球话语能力。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加强非通用语建设,不仅是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高校在进行高层次语言人才培养时,不仅要大力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文化鉴赏能力、国际理解能力、思辨创新能力,更要深化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学习与传承,提高非通用语言人才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广及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沿线国家与地区实现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黄仁伟.直面新变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EB/OL].http://www.rmhb.com.cn/zt/ydyl/202209/t20220920_800307164.html.2022-9-20/2023-3-20.
[2] 王京生.文化自信与“一带一路”建设[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1-09/27/content_5639549.htm.2019-12-5/2022-12-20.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刘婷.坚定文化自信与云南文化创新的路径选择[EB/OL].http://www.sky.yn.gov.cn/xsyj/zgsd/05948870610128920791.2017-10-19/2023-6-20.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2.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
[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
[责任编辑:吴晓红]